摘 要:文章分析了某電廠因汽輪機高中壓缸軸封漏汽量大,潤滑油中水分超標,而多次造成高精濾油機跳機事故,并根據現場實際情況,提出管路改造方案,降低了潤滑油中的水分,同時避免了高精濾油機跳機事故再次發生。
關鍵詞:汽輪機;潤滑油;濾油機;跳機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7.22.016
1 潤滑油凈化系統及故障簡介
為了保證主機潤滑油油質合格,在主油箱下方設置離心力濾油機和高精濾油機,如圖1所示。圖2為高精濾油機結構圖。離心濾油機利用兩種不相容液體的比重差,將兩種液體分離,同時也除去液相中的固體粒子。利用濾芯的毛細作用吸附潤滑油中的顆粒和雜質,以保證潤滑油脂的潔凈度。在離心力濾油機和高精濾油機相互配合的作用下,除去了潤滑油中的水分和其他雜質,使得潤滑油油質合格,保障汽輪機安全穩定運行。
某電廠因汽輪機高中壓缸軸封漏汽量大,使主機潤滑油中水分超標,主機潤滑油離心濾油機已不能完全使油中的水分脫出,同時采用外置真空濾油機進行脫水。同時發現,每半月能從高精濾油機濾芯底部放油口放出少量的水。
2016年1月至8月期間,高精濾油機發生6次跳機事故,每次檢修人員檢查發現泵體溫度較平時稍高,濾芯前后差壓高,進而對泵體和電機進行檢查,未發現問題,更換濾油機濾芯后重新啟動,高精濾油機工作正常。
2016年09月07日,高精濾油機再一次發生跳機事故,檢修人員檢查中發現高精濾油機噪聲增加,泵體和溢流閥溫度升高,高精濾油機管路出、入口溫度及濾芯溫度接近于室溫,相比于正常運行期間溫度變化顯著,其溫度變化如表1所示。
2 原因分析及處理
2.1 原因分析
處于事故狀態的高精濾油機泵體和溢流閥溫度分別為58.2℃,65.2℃,其余主要溫度測試點均為室溫,分析造成高精濾油機跳機的原因可能為高精濾油機濾芯堵塞或者溢流閥損壞,致使潤滑油濾油循環中斷,只在泵與溢流閥的回路內進行循環,導致泵體和溢流閥溫度升高。
為確定高精濾油機跳機的主要原因,首先解體檢查溢流閥,發現溢流閥并無損壞;其次解體檢查濾芯,濾芯亦無破損現象,但在檢修過程中從濾芯中排出水量約為30dm3。由此斷定,造成高精濾油機跳機的原因為濾芯內水分含量大,進而引起濾芯差壓高,溢流閥動作,當濾芯差壓達到規定值時,高精濾油機跳機。
繼續分析濾芯中水分含量大的原因,在基建期離心濾油機入口管路安裝高于高精濾油機管路入口,因潤滑油中水分高于比重高于潤滑油,在重力作用下沉積在油管底部,進而進入高精濾油機,而高精濾油機沒有脫水功能,水分的積聚只能積存在高精濾油機濾芯內,經長時間運行,濾芯內的水分過多,造成高精濾油機濾芯差壓高,導致跳機的發生。
此次檢修還發現,在高精濾油機與主油箱連接處的豎直油管底部存在循環死區,豎直油管下方銹蝕嚴重,說明在管路底部存在大量的水分,如圖3所示,說明該處的潤滑油未參與循環。并且,油管底部放出的水量約10dm3,進一步說明管路該位置,存在循環死區。
2.2 處理方法
針對上述分析,在機組檢修期間,將離心濾油機入口改在高精濾油機入口下方,減少潤滑油中水分在高精濾油機中的無效循環,管路改造前后效果如圖4所示。改造后,高精濾油機運行平穩,潤滑油油質合格。
另外,對主機油箱取樣管路檢查發現取樣口在油箱底部有積油,取樣口在死區內,潤滑油不能正常循環。針對此問題,將取樣管路移至豎直油管處。此處潤滑油能循環流動且比原來位置更低,取樣結果更為準確。
3 結論
因汽輪機軸封漏汽等因素導致主機潤滑油中含水,在潤滑油系統中設置離心力濾油機和高精濾油機的目的為保證潤滑油質合格,其管路布置合理與否,決定著離心力濾油機的脫水效果與高精濾油機濾芯差壓。因此,需要設計及施工人員在安裝初期對管路進行合理布置,防止高精濾油機入口管路低于離心濾油機入口管路,造成油管底部存在死滯區,進而發生高精濾油機頻繁跳機事故。
參考文獻:
[1]王兵,辛明玲,麻德香.系列精密濾油機及其濾材簡介[J].現代化農業,1996(06):33-34.
[2] 張雅麗,杜自力.汽輪機潤滑油水分超標的原因分析及處理[J]. 熱力發電,2006,35(09):55-56.
[3]劉志光.提高汽輪機潤滑油處理系統濾油機的性能研究[J].科技視界2017(02):245.
作者簡介:楊雪峰(1990-),男,蒙古族,本科。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