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錫娜
【摘要】目的 本文就中西醫結合治療肺炎支原體肺炎的效果進行研究。方法 選取我院在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肺炎支原體肺炎患者78例,按照抽簽法分為實驗組與參照組,各39例。參照組予以常規西藥治療,實驗組在常規西藥基礎上予以麻杏石甘湯加減治療,對比不同療法下兩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及不良反應。結果 實驗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參照組,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應用中西醫結合療法治療肺炎支原體肺炎,可獲得理想的效果,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廣。
【關鍵詞】肺炎支原體肺炎;中西醫結合治療;治療總有效率;不良反應
【中圖分類號】R725.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7.14..02
肺炎是常見的呼吸系統疾病,其中肺炎支原體肺炎具有較高的占比,患者發病后是以刺激性咳嗽、咯痰以及呼吸困難等為主要表現;如病情得不到解及時、有效的控制,反復發作后可引發心肌炎等嚴重病癥,對患者的身體健康及生活質量均有嚴重影響。為提高肺炎支原體肺炎的治療效果,對近一年的部分患者施以中西醫結合療法,治療效果已獲得了患者及家屬的高度認可。
1 資料及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在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肺炎支原體肺炎患者78例,入院后均經X線胸片檢查,實驗室指標檢測結果為MP-IgM陽性。其中男37例,女41例;年齡22~52歲,中位年齡為(39.6±4.1)歲;病程在3~7 d。按照抽簽法分為實驗組與參照組,各39例。兩組患者的資料數據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參照組患者采用常規西藥治療,取500 mg阿奇霉素注射液與250 ml生理鹽水混合,靜脈滴注給藥,1日1次,連續滴注3 d;第4 d開始改為口服給藥,0.5 g/次,1日1次,共7 d。
實驗組患者予以中西醫結合治療,西醫用藥與參照組相同,同時予以麻杏石甘湯加減治療,取生石膏50 g,杏仁15 g,生麻黃10 g,甘草10 g,魚腥草、瓜萎各15 g,貝母3 g,黃芪6 g。每日一劑,以水煎汁,分2~3次服用,共服用2周。
1.3 療效判定標準[1]
經治療,患者咳嗽、發熱等癥狀消失,X線檢查結果顯示肺部炎性病灶被吸收,實驗室指標恢復正常,則為顯效;經治療,患者咳嗽、發熱等癥狀有明顯減輕,X線檢查結果顯示肺部炎性病灶有大部分被吸收,實驗室指標有明顯改善,則為有效;患者癥狀、體征及實驗室檢查指標均未見明顯變化,甚至加重,則為治療無效。治療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
1.4 統計學方法
將研究數據輸入統計學軟件SPSS 19.0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數(n)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實驗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參照組,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見表1。
3 討 論
肺炎支原體肺炎主要是因肺炎支原體感染所引起,對于該類患者的治療是以清除肺炎支原體、控制感染為主。肺炎支原體是一種介于細菌與病毒之間的微生物,感染后可對人體淋巴細胞產生刺激作用而生成IgM抗體、IgG抗體,致使細胞膜抗原結構出現變化而發生免疫反應[2]。我院主張為該類患者采取中西醫結合治療,其中阿奇霉素屬于大環內酯類藥物,可對病原菌的DNA、RNA合成進行干擾,進而發揮抗感染效果。中醫將肺炎支原體肺炎歸屬于“咳嗽”等范疇,主要是因風熱風寒入侵而導致壅滯肺絡,治療當以清熱平喘、宣肺化痰為主。麻杏石甘湯中的石膏具有瀉肺生津之效;麻黃具有宣肺解表、平喘之效;杏仁有止咳化痰之效,還可助麻黃瀉肺熱、助石膏下行,發揮平喘、止咳的作用[3];甘草可起到調和緩中的作用;諸藥合用,共奏清肺平喘、化痰止咳之效。此次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參照組(P<0.05),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這足以說明阿奇霉素聯合麻杏石甘湯治療肺炎支原體肺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綜上所述,應用中西醫結合療法治療肺炎支原體肺炎具有顯著效果,且不良反應少,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劉道穎.肺炎支原體肺炎出現肺外表現的危險因素分析[J].中國當代醫藥,2016,23(36):88-90.
[2] 張德梅.理肺化痰湯與西藥用于小兒肺炎支原體肺炎治療中的臨床研究[J].心理醫生,2016,22(28):58-59.
[3] 詹紅艷.中西醫結合治療小兒肺炎支原體肺炎的臨床效果觀察[J].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2015,25(1):42-4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