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煤樣測定是近年來我國大多研究實踐中關注的主要內容。從相關研究與實踐中可發現,煤樣中碳氫測定可采取的方法多見于三節爐法、電量-重量法等,兩種方法應用下都可得到一定的精密度與準確度。本次研究將對煤中碳氫測量中電量重量法、三節爐法的應用效果做對比分析,并提出兩種方法實際應用的相關建議。
關鍵詞:三節爐法;電量-重量法;碳氫測定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7.22.063
0 前言
作為煤有機質重要構成,碳、氫的測定可幫助判斷煤的性質與變質程度。盡管近年來電廠煤化驗中關于碳氫測定有較多方法,但不同方法應用下有各自的利弊,如電量-重量法應用下穩定性高、操作簡單,而三節爐法也有其優勢,如試劑節約、可回收等,實際進行煤中碳氫測定,選擇哪種方式成為電廠煤化驗中需考慮的內容。因此,本文對碳氫測定中三節爐法、電量-重量法的應用比較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 煤中碳氫元素測定意義
煤的有機質中,以可燃成分碳氫為主,燃燒中有大量熱能釋放,成為煤發熱的熱量來源。從碳氫元素測定的意義看,主要表現為:第一,煤變質程度受碳含量影響明顯,碳含量測定結果可用于煤煤化程度的表征。而在氫含量方面,煤變質程度嚴重下,氫含量并無明顯降低,所以所表現的規律特征不明顯,需注意的是,假若處于無煙煤階段,氫含量在甲烷減少下會呈規律性的增多,此時可利用氫含量進行無煙煤的劃分。第二,煤的性質可利用碳、氫含量表征,如無煙煤、無粘結性貧煤,一般表現為氫含量低、碳含量高的特點,再如結焦性較好的煤,氫含量一般為5%以上、碳含量可達84%-88%。第三,發熱量計算可結合氫的含量與碳的含量,如電廠中涉及的鍋爐與其他設備,包括鍋爐燃燒熱平衡、設備理論燃燒溫度等,都需借助碳氫含量的測定結果實現[1]。第四,碳氫元素測定在電廠環保中有積極意義,以火電廠燃煤發電為例,燃燒中釋放的大量物質極易造成空氣環境污染問題,可在燃煤前做碳氫成分的測定,以測定結果作為煤質量的評估指標,對提高電廠環保效益可發揮重要作用。由此可見,煤種碳氫元素測定中,測定結果可用于煤化程度表征、煤性質表征、發熱量計算等方面,而這些結果亦可作為電廠環保控制的主要依據。
2 煤中碳氫元素測定中電量-重量法與三節爐法測定流程分析
本次研究中主要選取GB/T476-2008《煤中碳和氫的測定方法》為依據,分析兩種測定方法三節爐法、電量-重量法的具體操作流程。首先,從電量-重量法測定流程看,所選取待測煤樣為破碎機破碎后的煤樣,于空氣環境中干燥1h后測定。其中電量重量法應用下,所選取測定裝置包括玻璃凈化管、石英玻璃管、石英燃燒管、U形管等,具體測定步驟:(1)檢查裝置氣密性,避免有漏氣情況發生;(2)與電解池電源連接,氧氣通入后保持80mL/min流量;(3)將磨口塞旋鈕打開,控制氧流量,涂膜后10min將U型管取下,磨口塞關閉,做稱重記數,重復此操作;(4)爐溫滿足系統要求溫度后,進行空白樣試驗,該試驗測定需反復幾次進行,若兩次測定結果保持在0.05mg以內誤差,其平均值可計為氫空白值;(5)稱取適量煤樣于燃燒瓷舟中,放入爐中開展測量工作。
另外,三節爐法測定流程方面,整個氣路系統在構成上以三節爐、氣體干燥塔、氧氣流量計、壓力表、硫酸氣泡計以及吸水U型管等為主,試驗操作中首先做設備氣密性檢查,并注意避免U型管間有漏氣情況,試驗操作中要求保持100mL/min-129mL/min氧氣流量,最后生成的水蒸氣與二氧化碳氣體是吸收系統載體,可使測定結果準確性得以保證。
3 煤中碳氫元素測定中電量重量法與三節爐法應用建議
從上述煤中碳氫元素測定中電量-重量法與三節爐法測定流程看,盡管流程操作均較為清晰,但實踐中兩種方法的應用都有各自相關注意事項,如氧氣凈化系統的設置、碳氫測定系統應用要求等,確保測定結果的準確性。
3.1 電量重量法應用建議
關于電量重量法,其應用下存在的影響因素較多,具體表現為:(1)實驗室內測定中,由于空氣溫濕度不恒定,可能導致氫值計算中有空白值偏離情況;(2)藥品影響,如煤樣燃燒下,藥品催化活性較差或吸收作用未發揮,便會影響測定結果;(3)煤樣顆粒度影響問題,如偏小的粒度易導致爆燃現象發生,而偏大的粒度將致使煤樣燃燒不完全,影響測定結果。針對這些影響因素,要求電量重量法應用下采取相應的措施,如測定空白樣,將儀器中的空氣、瓷舟與藥劑誤差排除,減少試驗中氫值測定結果受到的影響。再如藥品影響方面,需嚴格按照試驗規定進行藥品的選取,試驗后及時更換藥品。且需注意控制好相關測定儀器設備,如U形管有良好的氣密性,瓷舟預先在1000℃下灼燒至恒重后放入干燥器備用。另外,可考慮進行煤樣的制備,制備時使其粒度控制為0.2mm較為適宜。
3.2 三節爐法應用建議
三節爐法用于碳氫含量測定中,首先需考慮氧氣凈化系統的設置,過濾去除其中的二氧化碳與水分,避免最終測定結果偏高。其次,碳氫測定系統應用要求,如乳膠管的選擇,應以細口徑為主,燃燒管可選擇石英管或致密剛玉管。再次,自行制備粒狀鉻酸鉛,且處理橡皮塞、橡皮帽等問題。其中鉻酸鉛的制備可按照試驗相關規定實現,而橡皮塞、橡皮帽需置于105℃-110℃環境下烘烤至恒重后使用。此外,三節爐法應用下,也有其他注意事項,如燃燒管填充物、凈化試劑等定期更換,這樣可使三節爐法用于碳氫含量測定中結果更為精確[2]。
4 結論
碳氫含量測定是當前電廠煤樣測定中越來越重視的問題。本次研究中主要對三節爐法、電量-重量法兩種方法應用做對比分析,同時提出兩種方法應用下的注意事項,如藥品影響問題、試驗設備影響問題等,要求電廠煤化驗中有效處理這些影響因素,以此使測定結果更加準確。
參考文獻:
[1]孫思,劉嘉.基于三節爐法測定煤中碳氫元素含量分析[J].山西化工,2016(03):35-36+39.
[2]李慧,焦發存.電量-重量法和三節爐法測定煤中碳氫的比較[J]. 煤質技術,2013(04):35-37.
作者簡介:孟秀麗(1984-),女,山東棗莊人,研究生,中級工程師,研究方向:電廠化學、水質、煤質化驗分析。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