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舜+薛繼斌
摘 要:電力系統的復雜性由電能需求和現有技術水平來決定?,F代社會電子設備的種類眾多,在其用電需求加持下,電力系統的運程部件和維護部件越發復雜,而在常規更新換代模式下,智能化管理的普及又逐漸占領了系統區域。電力系統維護的社會進程眾多,為了實現在平穩狀態下完成升級,便需要在現有基礎上提升電力調控的運行效率,用優異的管理手段和監控維護系統的長效穩定。
關鍵詞:電力調控;運行效率;路徑探析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7.22.133
0 引言
電力調控系統的施行目的是為了維護電能輸送以及電能施用的長效安全。其作用重點分配項在于可快速而準確的圈定故障點,改善了傳統的由人員主力,依靠經驗判定的常規手段。而是由一系列的監控管理手段實現分析圈定,可有效減少因缺少進程依據而產生的判定誤差。科技社會不斷升華,電力系統也為了能與社會發展追平而不斷向智能化發展,因此為了穩定形勢變動的效率性,研究其效率提升手段具備確定價值。
1 電力調控系統安全運行的重要性剖析
電力系統的運程囊括多個環節,從運程角度考慮可分為發電環節、運送環節、配電環節、變電環節和使用環節這五個階段。這些階段即屬于獨立運程,同時也需要必要的手段將其串聯融合,在保證銜接順暢且安全的基礎上方可實現高效率的系統運行。但就當前的電能輸送復雜程度來說,若要在每個區域所有的環節中都實現細節監管明顯難度過大,于是就逐漸導致電力調控可預見或可及時控制的范圍越發縮小,相應的防護技能也逐漸弱化。此種弱化形態不屬于正常范圍內,且一旦分節控制區徹底失效,便會帶動其他電網區域,造成無法估量的用電影響。因此必須加深現有電力調控系統的運行效率,保證電力系統的穩定性。
2 電力調控系統的現狀及不足
幾乎所有的系統施行保障都以構建定向管理模式為先,而后細化規章制度,設定標準運程手段,最后用監管手段和責任關聯制度實現強效管制。但以電力調控系統而言,因涉及到的管理層面和技術層面眾多,使得許多管制內容都無法達到精細化,又或者在調控該進程中存在方法或施行秩序的誤差,因此為了強化電力調控系統的效用,必須對其功能及釋放能度作出正向調整。
2.1 電力調控的管理體系尚待健全
該系統具備現代化管理模式的雛形,但明顯缺乏對應的管理體系。管理體系在系統運程中起到規范行為結構和秩序的作用,尤其調控系統從信息搜集和整理公示層面都十分復雜,包含多項監控內容,同時這些細化的監控設備又分布甚廣,因此一旦缺乏詳細的管制結構,就有可能會在監控或信息傳送途中產生交叉事件或信息缺失,最終造成無可挽回的錯誤性局面。故若要維系調控系統的安全性能,就要詳細了解系統運程的各個環節,逐步協調系統進程。
2.2 專業化電力調控能力還有待提升
就目前的電力調控系統技術水平來說,現代化技術雖已初步加入,但其利用能效完全不明顯。調控系統的調度功能包含多個進程,例如發電方監控系統、控電器件調控系統、電能分配系統和限電系統等。其系統內容和基礎能度十分可觀,因此拖慢調控能力的只是不熟悉現代化管理技術和操作手段的負責人等。這些負責人的思想往往還停留在傳統技術和傳統操作理念上,缺少正確的技術升級渠道,使得系統在錯誤的操作環境下,難以發揮能效。
3 電力調控系統的科學優化措施
為了配合電能用戶日益增長的用電需求,電力管理單位必須要在現有基礎上升級系統,減少現行的體系和手段對系統能用度帶來的負面影響。要從運程順序上劃分,優化點要率先落在系統掌控上,而后按照信息來源將管控力度細分到每個各站,充分利用智能技術的革新功能,優化電控信息的搜集和傳送渠道,保證信息內容本真,進而提升監控質量。
3.1 針對電力調度運行系統的優化
(1)實現對電力調度系統目標的優化。若要提升系統運行效果,首先就要確認系統所針對的管理和監控目標。電力調控系統運程眾多,因此為了保證管制環節能夠層層下達不留盲區,需要技術人員規范詳細的監控網絡,針對每個監控點線進行優化,同時也要更新軟件功能,將往期監控內容保存以供調用。
(2)把握電力調度系統的相關原則。首先,除了核心技術內容外,系統必須要處在公開模式下,只有信息公開課隨時調用和查看動態,才能做到實時監控。同時內容開放也可減少各站之間信息共同的限制性,加深信號之間的關聯反應。
其次,在升級系統時,不能只注重對大型系統的維護和升級,對于一些小型系統也要及時清理,在保證其效用性的同時加寬系統拓展能度,為綜合性系統升級維護預備可用空間。
(3)電力調度的自動化和智能化。電力調度的自動化和智能化主要從兩個關鍵部位進行優化,即主站系統和變電站點優化、主干網的網絡拓撲優化。 其中在對主站系統及變電站優化的過程中,要注重其內部構成、功能及各項技術指標,更好地實現對信息數據的分析和傳輸。在對主干網的網絡拓撲優化過程中, 要在網絡中心的節點上布設重要系數,在與其他系統鏈接的條件下,構建換裝拓撲網絡,以實現數據信息的優化與共享。
3.2 針對電力監控運行系統的優化
(1)實現 IPLC 監控。監控的使用目標就在于穩定二字。而PLC系統剛好屬于可按固定數據配置而施行算法的系統。因此在監控內容中加以PLC技術,可有效減少區域間運程錯誤率,提升監控的數據傳送及結算效果。
(2)推行實時同步的電力數據監控及分析。為了全面實現電力監控系統的自動化和智能化水平,需要保證在無人操作狀態下的實時同步監控, 要重點對監控系統的電話報警系統進行優化, 確保應急情況下的信號連通與傳送,并根據不同的預警信號判定電力故障的類型,實施針對性的故障處置,從而保障電力整體系統的安全穩定。
4 結語
綜上文對提升運行效率的途徑探析我們可將其總結,若要有針對性的優化提升,首先就要明確調控運程及其具體內容,如此才能在管理體系和人為模式上探尋升級途徑,而后針對調控細化內容逐步梳理系統流程,按階段性的原則,以點線優化的手段,增強階段控制,最終達成優化系統能度,繼而提升電力調控綜合系統的運程效率。
參考文獻:
[1]劉麗娜,姚玉剛,王霖等.如何提升電力調控運行效率[J].工程技術:全文版,2017(01):00161.
[2]方黎穎,白彥龍,劉軍鋒.如何提升電力調控運行效率[J].工程技術:文摘版,2016(07):0019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