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集斌+張登宇
摘 要:本文對一起因線路PT盆式絕緣子發生接地而引起的線路掉閘故障進行了分析與處理,提出了在盆式絕緣子的安裝、交接過程中應加強把關驗收,確保絕緣子質量過關,同時在安全管理方面上也提出了應制定這類事故的應急預案,以達到盡快恢復送電、避免此類故障停電時間長的重要作用。
關鍵詞:線路PT;盆式絕緣子;接地;措施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7.22.197
0 前言
絕緣電阻是電氣設備和電氣線路最基本的絕緣指標,是一項常用的試驗方法,試驗接線簡單,測試方法便捷,讀數直觀,通過此方法能發現許多絕緣缺陷。
1 故障基本簡述
1.1 運行情況
該站主要采用了并列運行方式,其分為北母與南母,前者包括的線路有1#主變(201)、高右線(229)、牛右線(227)等,后者包括的線路有2#主變(202)、京右Ⅰ線(226)、玉向Ⅱ線(222)等1號、2號主變高、中壓側和低壓側分別為并列和解列運行。
1.2 故障情況
10月18日,玉向I回線A相接地,雙重化配置光差保護動作,發生掉閘現象,在重合之后,依然無效。
(1)向陽堡站。252斷路器A相產生異常現象,RCS931光差和PRS753光差保護動作發生掉閘現象,在重新合閘操作之后,依然無效,故障發生的距離大約38km,保護測距大約為44.7km。
(2)右玉站。221斷路器A相產生異常現象,PRS753光差和RCS931光差保護動作,發生掉閘現象,在重新合閘操作之后,依然無效。
(3)右玉站。18日19:20,再對252斷路器進行試送操作,依然無效。
2 現場故障的檢查和處理
(1)18日,在對輸電工區的線路進行檢查時,并沒有發覺線路出現明顯的異常現象。
(2)19日,在試驗檢、修工、保護工區對右玉變電站I線的221間隔設備進行檢查時,對其線路中的隔離開關導電回路、線路PT絕緣電阻進行反復檢測(絕緣電阻值為0MΩ)。在測量B相導電回路中絕緣電阻時,阻值顯示為10000MΩ,這將意味著A相線路中存在異常現象。
(3)20日,回收線路隔離開關氣室內發現SF6氣體的殘留,在打開線路蓋板之后,里面的盆式絕緣子十字套筒邊側呈現出清楚的放電痕跡。21日,由專業技術人員對線路以及氣室進行拆卸和檢查。
PT盆式絕緣子十字套筒氣室側表面有放電痕跡(見附圖),長190mm,寬24mm,表面布滿有機物粉末,觸頭表面燒傷嚴重,鍍銀表面發生放電。
氧化反應的主要表面為黑色氧化銀現象的產生;在盆式絕緣子十字套筒氣室中發現諸多有機粉末的存在;十字套筒側氣室中發現大量的有機物,其導電桿長度大約為1070mm,觸頭處具有明顯的氧化痕跡,在其表面呈現出大量的黑色氧化銀,導電桿身局部區域呈現出輕微氧化的現象。
(4)處理方式。拆卸出線聯通氣室,并全部做密封處理;待合格線路PT及出線氣室套管全部到位后,更換合格線路PT盆式絕緣子,出線套管氣室。
(5)送電。10月24-26日,聯系廠家更換220kV右玉變電站221間隔線路PT和221-線0地刀,并試驗合格后,220kV玉向I線于10月26日17:01送電,目前運行正常。
3 原因初步分析
221間隔A相線路PT盆式絕緣子絕緣強度不合格,或有裂紋、表面粗糙、不光滑現象,導致沿有裂紋、毛刺表面放電,發生接地。 目前,原220kV右玉變電站221間隔線路PT和221-線0地刀已拆卸返廠,做進一步故障原因鑒定。
4 防范措施
(1)制訂220kV右玉站單電源運行(220kV玉向II回線單回線供電)期間,為了有效防止全站停電現象的發生,應積極制定應急預案,并通知相關重要用戶做好供電可靠性下降的相關應急措施。
(2)廠家應與新型信息技術相融合,提升盆式絕緣子制造工藝,在產品出廠之前應對其進行嚴格檢查,從而產品的質量符合規定標準。
(3)在安裝過程中,應使絕緣拉桿、盆式絕緣子等始終保持干燥、清潔的狀態,避免發生磕碰、劃傷等不良現象,按照產品生產的相關要求,對其暴露在空氣中的時間進行嚴格有效的控制。
(4)在試驗交接的過程中,在交流耐壓試驗的同時進行局放檢測。有條件進行沖擊耐壓試驗。(72.5~363kVGIS的交流耐壓值應為出廠值的100%)
5 經驗總結
(1)制造方也應加強工藝管理,確保盆式絕緣子符合技術規范要求。(2)做好送電前的交接驗收工作,保證絕緣拉桿、盆式絕緣子、支持絕緣件等表明清潔、無異常癥狀。
參考文獻:
[1]變電運行及設備管理技術問答[M].中國電力出版社,2006(06).
[2]輸變電設備狀態檢修試驗規程[M].中國電力出版社,2008(01).
[3]常用電氣設備故障診斷[M].中國電力出版社,2008(0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