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高等院校招生規模的不斷擴大,學生的教育質量問題引起了全社會的廣泛關注,提高高校教學質量已成為高校生存和發展的生命線。計算機公共基礎課關系到學生能否較系統地了解計算機的基本知識和常用的計算機操作技術、能夠提高學生獲取新知識能力、培養計算機文化素質,以適應未來工作的需要。傳統的計算機公共基礎課程教學方式已不能適應新時代、新技術的要求,針對目前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edx是三大MOOOC平臺之一,并且是開源的,搭建基于edX的MOOC的教學平臺,重新構建以“計算思維”為導向的教學內容體系設計,設計新的教學模式,促進計算機公共基礎課程教學良性發展。
關鍵詞:edX;計算機公共基礎;MOOC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7.22.203
1 計算機公共基礎課程教學現狀及存在問題
高等院校計算機公共基礎課的教學質量直接影響到人才培養的質量,最終將直接影響到高校的生存與發展。傳統的計算機公共基礎教學方式已不能適應時代發展的需求,存在著諸多問題:
(1)計算機公共基礎課程,是需要在掌握理論的前提下,能夠進行相關的上機實踐操作才可以完成課程的學習。對于計算機公共基礎課程,很多學生反應學習過程中,通過教師在課堂上的一次演示或講解,無法完全掌握,最終導致學生在學習計算機公共基礎課程的過程中感覺比較困難。
(2)最近幾年隨著辦學規模的不斷擴大,很多高等院校在校學生人數都擴大了將近一倍,但承擔計算機基礎公共課的教師人數基本沒有變化,師生比很低,教學資源不足,教師在嚴重超負荷的狀態下工作。
(3)計算機公共基礎課程每年都會有重修的人,對于未能通過考試的學生,當前我國高校普遍采用的是跟班重修的形式,理論上講,學生可以在一年之后跟班重新學習,但是第二學年,學生還要有很多其他專業課程的學習,多數會與跟班重修的時間沖突。另外,重修的學生來自不同的院系、不同的專業,如果單獨開設重修班,一是很難找出共同沒有課程且與其它課程不沖突的學習時間,二是現有的師生比已經非常低,教師資源嚴重匱乏,保證現有教學已經非常困難了。無論從學生角度還是從教師角度,該方案都無法實施,最終使得重修制,在計算機公共基礎課教學中只能流于形式。這樣的結果使得重修學生沒有了繼續學習的機會,又要在第二年參加重修考試,使得重修過關率很低,由于計算機公共基礎是必修課,最終的結果導致每年有很多學生因為沒有通過該課程考試,而無法順利畢業。
目前國內一些高校開始通過建設MOOC平臺的方式來解決以上問題。國內也上線了一些MOOC平臺,例如:智慧樹網、果殼網MOOC學院、Coursera官方中文社區、學堂在線、Coursera豆瓣交流平臺小組等。國內許多知名高校,也已經開始加入MOOC平臺,目前高校建設MOOC平臺大體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基于公有云的方式建立(所有資源放在云端服務器,需要通過Internet訪問,這樣的建設費用依據課程收費,大概每門課程10萬元左右) 。另外一種是基于私有云的方式建立(所有資源放在學校內的服務器,通過校園網即可訪問,收費大概在每個學校百萬左右),不論哪種方式,對于經費有限的高校來說都無法實現。一方面, 基于私有云的方式一二百萬的建設費用無法承受;另一方面,以公有云的方式建立雖然價格相對便宜也無法順利實施,主要原因是目前很多學學生訪問Internet,大部分學校需要按流量計費,Internet中MOOC平臺中的課程資源主要是視頻形式,數據流量較大,學生使用需要負擔較大,會直接影響到最終使用效果。
高校計算機公共基礎課程,由于經費緊張也面臨著同樣的問題。
本文研究,試著通過建立基于edX免費技術的MOOC平臺,解決高校計算機公共基礎課程教學改革中出現的問題,為其他經費不足的學校建立MOOC平臺提供參考和借鑒。
2 MOOC平臺建設意義
2.1 提高學生學習積極主動性
通過線上MOOC平臺的學習與線下課堂教學輔導相結合的方式,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不僅可以倡導自主學習 學生利用優質的網絡學習資源進行自主學習,而且可以促進學生要積極思考、參與討論,更加有利于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和團結協作能力。
2.2 實現碎片化學習,減輕重修生的學習負擔
MOOC課程組織形式的碎片化,決定了重修的學生能夠隨時隨地進行學習,學習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由于MOOC課程以短視頻的形式教學,重修的學生可以不用浪費大量的時間學習重修課程,而且還能保證知識點的完整性和對知識徹底的理解,減輕重修生的學習負擔。
2.3 減少教師的重復勞動
減少教師的重復勞動,轉變教師的教學觀念, 由傳統講授者的角色轉變為教學的設計者、指導者、監督者、管理和評價者,使教師從繁重的課堂教學中解脫出來,更好地投入到教學創新當中。教學資源可以重復利用,教師負擔減輕。
2.4 降低教學成本,提高教學質量
所有學生在學習平臺上進行學習,使用各類優質的教學資源,達到最終的學習目標,減少課堂教學課時,提高教學質量。通過MOOC教學平臺,可以實現課上輔導、課下學習有機結合。
2.5 滿足重修生自主決定學習進度,滿足自身的學習需求
重修的學生在基礎知識、學習方法等方面的欠缺是導致其重修的主要原因,將MOOC課程應用于課程重修,基于MOOC知識的碎片化、教學過程的混合化、學習流程的自我管理等特點,重修的學生可以隨時掌控自己的學習進度,真正實現知識的消化,提高學習成績,滿足自身的學習需要。
3 MOOC平臺建設研究
3.1 edX的框架
edX作為一個非盈利開源MOOC框架,其結構如圖1。
3.2 基于edX的MOOC平臺建立過程endprint
(1)配置服務。首先服務器上安裝Ubuntu,安裝成功后在Ubuntu上安裝MySQL數據庫,之后使用virtualenv創建虛擬Python環境,使用pip安裝Django,修改settings.PY,使數據庫能與web框架連接。安裝Gunicom,替代ojango自帶的單線程開發服務器。安裝supervisor,確保在操作系統啟動或由于意外使系統崩潰時,應用服務仍然可以重新啟動。安裝Nginx,修改服務器的配置文件。
(2)edX平臺數據庫遷移。edX平臺MySQL數據庫的默認字符集是UTF-8,安裝的MySQL數據庫字符集與edX平臺字符集不一致,將MySQL數據庫的字符集進行修改。
MongoDB數據庫的數據也需要遷移,通過數據備份導出即可。
(3)edX平臺本地化。搭建好的開源edX初始時的語言是英文界面,將其變成中文語言界面以方便使用。
4 資源庫建設研究
4.1 編寫適合MOOC教學的案例教材
以前的教材適合出傳統方式、按照章節的方式進行授課,如果計劃開展MOOC教學,首先要對教材進行改革,以案例的形勢組織,使之更適合分解成多個獨立的內容,以便錄制小視頻。
4.2 根據教材和授課大綱編寫錄制腳本計劃、課件、授課內容,對應自測習題
學生在觀看對應的視頻時,應該有對應的PPT課件,文字版的授課內容,與該教學內容對應的習題,這樣才會取得好的教學效果。
4.3 錄制教學視頻
根據教材和授課大綱編寫錄制腳本計劃,針對每個內容錄制5-10分鐘對應的教學視頻,視頻不易過長,過長會導致學生學習注意力下降,學習效果降低。
4.4 發布課程
以上的內容都完成后,就可以將計算機公共MOOC課程發布到平臺上,學習注冊后就可以學習了。
5 小結
通過建立基于edX的計算機公共基礎課程MOOC平臺及資源庫,可以在投入較低低成本的前提下,改變傳統教學中的諸多問題,使得計算機公共基礎教學更加符合時代對專業人才培養的需求。
參考文獻:
[1]賀媛婧,袁亞興.基于用戶學習體驗的MOOC學習模式對比研究——以Coursera和Edx為例[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5(09).
[2]劉磊.edX體系結構分析研究及功能擴展[D].新疆農業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5(05).
[3]王秀婷.基于edX的MOOC互動交流平臺的設計與實現[D].哈爾濱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4,6
[4]茍燕,趙希武.基于MOOC平臺的“大學計算機基礎”系列課程建設研究[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科版),2015(03).
[5]許亞莉.基于edX平臺的引領式在線課程設計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5(05).
作者簡介:徐廣宇(1978-),男,內蒙古呼和浩特人,碩士,講師,主要研究方向:數據挖掘、并行計算、在線課程教學改革、教學成效評價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