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夏 寧
給“小鮮肉”指條路
文/夏 寧
近來,一向風光無限的“小鮮肉”們的日子似乎很不好過。老藝術家們接二連三地發言批評,句句尖銳;媒體輿論一片指責,刀刀見血;網友也是意見紛紛,字字如鞭。批其不敬業,怕吃苦,演技差,愛擺譜,藝德低,喜炒作,缺乏自知之明,只知大把撈錢……看這洶洶架勢,“小鮮肉”們似乎好日子到頭了,無路可走了,該哭爹叫娘了。其實當然不是,他們的路多著呢,可進可退,可左可右,就看自己選擇怎么走了,不同的路會有不同的結果。
一是執迷不悟,我行我素。嘴長在你身上,你愛咋說就咋說,我根本就不理你那一套,笑罵由你,我自為之,甚至變本加厲。原來我帶十個保鏢,現在帶二十個;原來我不背臺詞,現在還繼續念數;原來我演技差,現在也好不到哪里去;原來我一部戲拿一個億,現在敢拿兩個億……顏值高就是資本,有錢就是任性,我是“小鮮肉”我怕誰,你能奈我何?只要有投資商出資,有制片給錢,有導演用我,有粉絲追星,我就天天都是好日子,照樣日進斗金,吃香喝辣,活色生香,八面威風。
二是緩慢漸悟,亡羊補牢。隨著年齡增長,閱歷增厚,“見慣秋月春風”,懂得事理越來越多,一些“小鮮肉”漸漸醒悟到,老藝術家的批評是中肯的、有道理的,觀眾的指責是對自己的厚愛,過去的輕狂自負實在是幼稚可笑,幻想靠顏值打天下更是愚昧短視,純屬“少年不識愁滋味”。因而慢慢開始反思自己的藝術之路該怎么走,該向那些德藝雙馨的藝術家學點什么,該如何提高自己的敬業精神與藝術修養。這個過程雖然很緩慢,但終究是走上了正道,校正了方向,也算是亡羊補牢,為時未晚。
三是幡然醒悟,棄舊圖新。還有一些有悟性的“小鮮肉”,不光臉蛋漂亮,腦瓜子也靈活,善于聽取意見,敢于正視自己。發現自己的問題與不足后,能及時進行調整,很快就補齊短板。并能見賢思齊,虛心向老藝術家學習,迅速改正浮躁虛夸的毛病,扎扎實實去拍戲表演。這樣的“小鮮肉”,顏值高,先天條件好,再加上演技精,藝德高,有悟性,肯吃苦,將來肯定前途無可限量,假以時日,出個把大藝術家也不無可能。
相比較而言,這三條路中,第一條是無解死路。因為“小鮮肉”是有保鮮期的,畢竟“花無百日紅,人無千日好”,若沒有演技作基礎,沒有藝德作保障,沒有作品來立足,光靠顏值混飯吃,也就是三五年工夫就會被無情淘汰。古今中外,沒有聽說誰是光因為顏值高就能成為藝術家的,而且,比你更年輕、顏值更高的“小小鮮肉”,還在咄咄逼人地覬覦你的位置,一不留神,你就被大浪淘沙了。
第二、三條是起死回生之路。雖一個慢,一個快,但終究都是在進步,在校正,在幡然醒悟,煥然一新,在回到正確的軌道上,可喜可賀。人生的路都是自己選擇的,愚昧的人會一條道走到黑,撞了南墻也不回頭;睿智的人則會審慎理性地選擇正確和適宜的道路,發現偏差也會自動校正。藝術之路也是如此,既然“小鮮肉”們選擇了將表演藝術作為自己的奮斗方向,那就應該拒絕金錢名利的誘惑,克服虛榮浮躁的習性,努力鉆研,刻苦學習,認真拍戲,精雕細刻,爭取多創造幾個能站得住的藝術形象,這才是最重要的。
顏值高,是爹娘所賜,“小鮮肉”們沒啥好驕傲的,能留下有價值的藝術精品,才值得自豪。古人王冕詩曰“不要人夸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小鮮肉”們也應該有這份清醒與理性:不要人夸顏值高,只留精品滿藝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