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特約評論員 鮑鋒
“小社區”文化推進城市“大文明”
文|本刊特約評論員 鮑鋒
1887年,法國社會學家F·滕尼斯在《社區與社會》一書中,將人類群體分為兩種類型,即社區和社會。社會是社會共同體,以目的、利益、契約以及距離為基礎;社區則是生活共同體,以地域、意識、行為以及利益為特征。社區是在同一地域內共同生活的有機體。社區文化是發揮社區服務功能、整合功能、凝聚功能、穩定功能和發展功能的基礎。
習近平總書記對社區工作極為重視,每年出京調研考察,都會走進社區,走進居民家中問寒問暖。2016年春節,習近平走進江西南昌市社區并強調,“社區工作很重要,一是要抓好黨的建設,使黨組織真正成為社區的領頭人,把各方面工作帶動起來。二是要抓好服務,人民群眾的事情就是我們的牽掛,要以問題為導向,力爭實現各種服務全覆蓋,不斷滿足百姓提出的新需求?!痹诤D希∥饕撠熗疽步洺I钊肷鐓^了解社情民意,為改善民生提供一手資料。
人民群眾無小事,一草一木總關情。隨著全民奔小康目標的逐步實現,人們已經不再僅僅滿足于溫飽,對精神家園的需求不斷增加,對宜居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同時,隨著老齡化社會的來臨,大批退休人員將進入社區;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讓許多過去的“單位人”成了“社會人”;海南的氣候和自然環境,每年都會吸引一大批“候鳥”前來度假、過冬。管理、服務、發揮余熱的重任,都義不容辭地落到了社區肩上。社區生活豐富多彩,居民幸福指數提高,也構成了??趧摻ㄎ拿鞒鞘械幕A。
加強社區文化建設,要以先進文化為載體,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努力形成社會和諧人人有責、和諧社會人人共享的生動局面。要吸引業主走出“小家”融入“大家”,不斷演繹“同在小區住,本是一家人”的動人故事。精心打造居民身心所安的世外桃源,倡導和諧向善、互助互愛、利己利人的家國情懷,積極探索鄰里文化的實踐路徑,讓業主心有歸屬,享有更多獲得感。
加強社區文化建設,硬件、軟件都要跟上。目前,??谕ㄟ^“雙創”在很多社區新建了大、中、小型多功能文化活動中心或廣場,得到廣大市民和游客的肯定,管理精細化水平不斷提升。爭取社區鄉鎮文化站招聘專職人員,使群眾文化活動有場地、有經費、有人管。努力發展社區非政府性質的群眾性文化團體組織,鼓勵本地高校和中小學的文娛體育積極分子主動參與社區文化建設,培養群眾文化團隊活動骨干隊伍,帶出社區文化團隊。
最近,澄邁縣富力紅樹灣小區舉辦了一次別開生面的群眾文化活動:評比社區首屆“感動紅樹灣十大人物”,并舉行隆重的頒獎典禮,反響熱烈。一個小區能夠評選出“十大人物”,既是創新,也足見社區文化建設活動搞得有聲有色,鄰里關系非常和諧。有媒體評價,“紅樹灣的鄰里文化建設探索,已成為海南社區研究、城鄉研究乃至國內研究的一個樣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