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培勝
叫一聲“同志”多好
文/張培勝
小時候,看過許多革命電影,那一聲聲“同志”喊出了親切,說出了心底的呼喚。“同志”在我心底扎了根:那是志同道合的人稱呼,那是黨內黨員間相互稱呼,是傳統,體現的是黨的作風。
黨內同事稱“同志”來源于蘇聯,后來,中國共產黨成立后,這個稱呼便來到中國,在黨內和革命隊伍中通用起來。解放以前,在根據地時,不論領導、普通黨員還是一般群眾,都互稱同志,使人感到十分親切。毛澤東同志早在1959年就提出,“建議黨內一律用‘同志’稱呼,不要以職務相稱”。1965年,中央專門下發了《關于黨內同志之間的稱呼問題的通知》。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再次重申,“黨內一律互稱同志,不要叫官銜”。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上,中央再次重申了毛澤東的這一主張,黨內一律互稱“同志”,不要叫官銜;任何負責黨員包括中央領導同志的個人意見,不要叫“指示”。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三次集體學習時更是明確指出:倡導清清爽爽的同志關系,規規矩矩的上下級關系。
時過境遷,一些黨員忘記了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過上了飄飄然的日子,貪圖享受,貪戀權力,貪迷吹捧,以為“老子天下第一”,什么事都是自己說了算,底下辦事的人都得圍著自己轉,叫一聲“老板”或“老大”倍覺舒服,這是私欲膨脹的結果,想通過稱呼來顯示自己不平凡的地位,彰顯自己高人一等的特權。其實,這樣的黨員,完全是腐化墮落的表現,是頹廢的黨員。在我們黨內,黨員身份沒有高低貴賤之分。每個黨員的職務,只是黨組織分配工作內容不一樣而已。共同的是,大家為黨工作,為黨的目標而奮斗,共同的志向,共同的信仰,鑄就我們黨員閃亮的靈魂,造就我們黨員清白的人生,凝聚我們黨員團結向上、緊緊相依的精神,而不是“唯我獨尊”、“唯我獨大”的狂妄和自大。迷戀職位稱呼,并以此為樂的人,無論在黨內擔任多高的職務,可以說,都不是一個純粹的黨員,不是一個真正的馬克思主義者,是官僚主義、宗派主義、自由主義、個人主義的集中反映,與我們黨的性質和宗旨格格不入。如若任其發展蔓延、形成氣候,則極易從稱呼侵入至思想,從思想延伸到行為,構成對淳樸的黨內同志關系、嚴肅的黨內政治生活、活潑的黨內民主的破壞。
“同德則同心,同心則同志”。由“志向相同”的特質聚集起一大批“為共同理想、事業而奮斗的人”,就是對“同志”內涵的完整解釋。理解“同志”的深刻含義,牢記自己的黨員身份,就不難理解中央一再強調黨內稱“同志”的重要性。我叫你一聲“同志”,你叫我一聲“同志”,清晰的內心表達,印在心跡的共產主義信仰指引著我們努力向上,平等相待,真心相應,共同把黨組織交辦的工作做好,聽黨指揮,相互監督,相互鼓勵,朝著既定的目標前進,這就是“同志”完美詮釋。
“同志”如清風,吹拂黨員間的心靈,“同志”如陽光,照亮黨員間的心房。叫一聲“同志”多好,兄弟姐妹般的情誼濃濃襲來,油然而生的“親切”,拉近彼此間的距離,彌補彼此間的尷尬,坦露真誠,心情愉悅,積極工作,勝利就在前方等著你和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