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世連
愿做大山里的一縷陽光
——記大慶支教女教師、五老志愿者金萍
浦世連

金萍(后排左一)和大山里的孩子一起過國慶節
“親愛的金老師,今天游老師給我們每人發了一個水杯。她告訴我們說,這是您從遙遠的大慶寄來的。捧著水杯,我們的心暖暖的,頓時您慈愛的笑容又浮現在我們的眼前……”這封署名黃陳米的小學生的來信,寄自廣西壯族自治區都安瑤族自治縣保安鄉上鎮小學。讀著這封來信,金萍的思緒又飛回到了那遙遠的廣西山區,回到了支教的孩子們身邊……
金萍原是黑龍江省大慶油田物資公司的一名職工。讀中學時,蘇聯影片《鄉村女教師》中女主人公瓦樂瓦拉的形象,給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當一名教師成為她的夢想。剛參加工作的時候,她也曾如愿以償地當過幾年小學教師,后因工作需要被調到職工培訓中心工作,由此離開了她熱愛的孩子們。
但金萍的這個夢仍在。她在已過不惑之年的時候離開了工作崗位,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重返講臺,重溫做一名山村教師的舊夢。在這一夢想的召喚下,她克服種種困難,于2015年8月23日告別了親友,以志愿者的身份自祖國的北疆油城大慶,來到廣西壯族自治區都安瑤族自治縣保安鄉上鎮小學支教,成為這深山里的第612名教師志愿者,實現了年輕時的光榮夢想。
初來的新鮮感逐漸被忙碌的教學所替代。學校有211名學生,6個年級,學生都在學校住宿,金萍教一年級的語文兼健康課、音樂課,并擔任班主任。每天除了6節課,早、晚自習時還要輔導學生。上鎮小學一年級開展復式教育,就是同時帶兩個4至5歲的幼兒班、6歲的學前班和一年級,共28名學生。她還要利用剩余的時間備課,寫日志,拍攝學生生活和學習的照片,每天忙得只能睡五六個小時覺。
山區孩子的學習狀態不容樂觀,要反復地鞏固才有效果。金萍起早貪黑、不厭其煩地輔導孩子們,希望有一天他們能用所學的知識走出大山。功夫不負有心人,期中考試,上鎮小學的一年級語文成績在全鄉38所小學排名第三,這是對她最大的回報。金萍說:“學生的成績可以檢驗老師的教學態度。這個過程確實很難,我也有過苦惱、煩躁,是愛心和意志戰勝了自己,我很慶幸沒有放棄這些孩子。”
大山里的條件極其艱苦,盡管已有心理準備,但實際情況比想象的還要嚴峻。金萍每天要自己做飯,因缺菜少油常常是清湯寡水,她就往菜里放醋拌著吃,一個多月就吃了3瓶醋。洗不上熱水澡,沒有網絡,電話常常無信號。
金萍經受住了這里艱苦環境的考驗。在廣西山區的12月份,雖屬冬季,幾乎天天下雨,感冒的學生多了起來。看到學生們還喝涼水,她不顧自己感冒難受,堅持每天晚上給學生們燒開水,后來煮姜片大棗水。好些孩子從前沒喝過姜片大棗水,看著孩子們那副幸福滿足的模樣,她心里酸酸的:比起城里的孩子們,這些孩子多么需要關愛啊!
一年級的語文課有一篇《石榴笑了》的課文。金萍了解到山區的孩子沒有見過石榴,就托人到保安縣買了兩個,聲情并茂地上了一堂生動直觀的語文課。當她打開石榴,孩子們看到一顆顆紅彤彤、水汪汪的石榴籽,眼里充滿了新奇和渴望。她把石榴分給孩子們品嘗,問:“石榴甜不甜?”孩子們異口同聲高興地回答:“甜!”孩子們懂得,石榴笑了,就是石榴成熟了——石榴笑了,孩子們也笑了。
家訪是金萍每個雙休日都要做的事。山區學生之間的家距離都較遠,最遠的要爬兩座山,每次家訪回來,她都筋疲力盡,汗水浸透衣裳。通過家訪,她了解到學生們大部分是瑤族的留守兒童,因為平時溝通很少說普通話,致使有的孩子聽課困難。她向家長們講說普通話的好處,鼓勵孩子用普通話和家人交流,也要教弟弟妹妹說普通話。都安縣是革命老區,她經常把在這里聽來的革命故事講給孩子們。走進每個學生的家,簡陋、破舊,陳設無幾的房舍大同小異,如果不是親眼所見,這樣的貧寒使人難以置信。她用相機真實地記錄下來,發給家鄉的老師、同學、朋友,通過轉發傳閱,認識或不認識的好心人都紛紛伸出援助之手。學習用品、體育用品、生活用品以及現金陸續寄來。孩子們看到了從未看過的圖畫書,有了夢寐以求的彩色畫筆,吃到了精致香甜的月餅……每個孩子的臉上都露出燦爛的笑容。她就這樣對班里的28名學生,陸續走訪看望了25名。
2016年春節前夕,金萍完成了預定的一個學期的支教工作,回到大慶老年大學做校報編輯。在支教的日子里,她如同那大山里的一縷陽光,給孩子們以溫暖,也暖了自己的心。她時常滿含深情地對身邊的人說起遠在大山里的孩子們,提及對那些孩子再次陷入無人教導境地的擔憂。她人雖然回來了,可心依然留在了大山,牽掛著那些孩子。寒假過后,新學期開始了,在她的影響、感召下,老年大學的游老師奔赴她曾工作過的學校,接手了她的班級。愛心在大山傳遞,她深感欣慰,兩人保持著熱線聯系,話題都是那些孩子們。她將自己所掌握的每個學生的家庭及個人情況告知游老師,游老師也及時將孩子們的近況告訴她,并時常發來一些孩子們的照片。每當得知哪個孩子考出了好成績,哪個孩子又長高了,她的臉上就掛滿了笑容……
作為一名五老志愿者,金萍一直與關工委保持著聯系。大慶油田關工委對她的行為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她所在單位關工委還在兒童節前夕買了節日禮物,寄給她支教的山區的孩子們。關工委的鼓勵和支持,給她增添了新的力量。去年年底,她將在山區支教期間孩子們學習、生活的一些照片印制成臺歷,贈給上鎮小學的學生。這些山里的孩子從來沒見過臺歷,更想象不到自己的形象會出現在臺歷的畫頁上,當時孩子們都十分驚奇,同時感受到了意想不到的快樂和幸福。
(作者是大慶市關工委辦公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