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兆城
多潘立酮及小劑量紅霉素治療早產兒喂養不耐受臨床效果比較
鄒兆城
目的 探究多潘立酮及小劑量紅霉素對早產兒喂養不耐受情況的改善效果。方法 358例喂養不耐受早產兒, 以隨機數字法將其分為對照組及研究組, 各179例。對照組采取常規療法治療, 研究組在常規療法基礎上加用多潘立酮與小劑量紅霉素治療。對比兩組治療效果。結果 研究組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8.88%, 高于對照組的87.15%,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8.964, P=0.000<0.05)。研究組的足量喂養時間、嘔吐消失時間、腹脹消失時間均短于對照組, 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t=6.964、10.558、16.435, P<0.05)。結論 基于常規治療另行使用小劑量紅霉素加多潘立酮可以有效改善早產兒的喂養不耐受情況, 加快早產兒的健康恢復。
多潘立酮;小劑量;紅霉素;早產兒;喂養不耐受;臨床效果
1.1 一般資料 擇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入住本院新生兒重癥監護病房(NICU)的358例喂養不耐受早產兒, 均有嘔吐次數≥3次/d、≥3 d奶量能減少、胃潴留量多于上次喂養量的1/3、腹脹等表現。排除患有先天性心臟病、胃腸道異常、先天畸形等特殊情況, 以隨機數字法將其分為對照組及研究組, 各179例。其中, 研究組男98例, 女81例;胎齡最短29周, 最長37周, 平均胎齡(33.27±6.48)周。對照組男99例, 女80例;胎齡最短30周, 最長36周, 平均胎齡(33.14±6.25)周。兩組早產兒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早產兒僅接受常規治療, 護理人員為其采取保暖措施, 使用抗生素以預防感染, 若早產兒便秘, 則為其灌腸通便。此外, 為早產兒采取全靜脈營養或部分靜脈營養支持, 對于嘔吐或腹脹等癥狀給予對癥處理。
1.2.2 研究組 基于常規治療措施加用多潘立酮與小劑量紅霉素。小劑量紅霉素(廣州白云山天心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44023513, 規格:0.125 g/片)的用法用量為:口服, 2次/d, 3~5 mg/(kg·次 ), 連服5~7 d;多潘立酮(江西匯仁藥業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20031268, 規格:10 mg/片)的用法用量為:口服, 4次/d, 200 μg/(kg·次), 連服10 d, 需注意,每次用藥時間應為早、中、晚、夜間0點喂奶前的30 min左右。
1.3 觀察指標及療效評定標準 對比兩組早產兒的治療效果以及足量喂養時間、嘔吐消失時間、腹脹消失時間。療效判定標準:顯效:胃潴留、腹脹、嘔吐等癥狀全部消失;有效:胃潴留、腹脹、嘔吐等癥狀有一定改善;無效:胃潴留、腹脹、嘔吐等癥狀無明顯改善[2]。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治療效果 研究組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8.88%, 高于對照組的87.15%,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8.964, P=0.000<0.05)。見表 1。
2.2 足量喂養時間、嘔吐消失時間、腹脹消失時間 研究組的足量喂養時間、嘔吐消失時間、腹脹消失時間均短于對照組, 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t=6.964、10.558、16.435,P<0.05)。見表 2。

表1 兩組治療效果對比[n(%)]

表2 兩組足量喂養時間、嘔吐消失時間、腹脹消失時間對比( x-±s, d)
早產兒因一些意外因素而提前娩出, 其胃腸道分泌功能、胃腸消化吸收動力以及免疫功能并沒有發育成熟, 難以耐受出生后的喂養, 進而給其胃腸道營養帶來了不利的影響, 而營養攝入不足會進一步影響早產兒的發育, 使其存活率顯著降低[3-5]。對于在早產兒中經常發生的喂養不耐受問題, 應該基于相關因素, 將胃腸外營養向全胃腸營養的時間盡可能地縮短, 在治療早產兒原發病的同時為其盡早適量喂養, 甚至在有需要時為其提供非營養性吸吮, 并給予嬰兒撫觸護理與口腔按摩, 以解決其便秘、腹脹等問題;當然, 圍生期感染、有宮內窘迫史等因素也會降低早產兒的耐受度,因此針對這些問題采取相關措施是非常有必要的。在消除不利因素后, 臨床便應該刺激早產兒的胃腸來提高其消化能力[4, 6-10]。
在本文中, 對照組僅采取常規治療, 而研究組除了接受常規治療, 另加用了多潘立酮與小劑量紅霉素, 其利用紅霉素的胃動素激動作用使膽堿能神經元上的胃動素神經受體得到激活, 使胃腸道平滑肌發生收縮, 促進了胃腸的蠕動, 緩解了腹脹癥狀[5,11]。同時, 其還利用多潘立酮這種多巴胺受體阻滯劑來強化食管下括約肌的張力, 避免胃食管反流, 預防嘔吐的發生[12]。將二者合用, 可以增強早產兒的胃動力,加快營養的吸收, 沒有了腹脹、嘔吐等癥狀的干擾, 早產兒可以耐受喂養, 自然可以更快地恢復足量喂養。
本文結果中, 研究組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8.88%, 高于對照組的87.15%,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8.964, P=0.000<0.05)。研究組的足量喂養時間、嘔吐消失時間、腹脹消失時間均短于對照組, 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t=6.964、10.558、16.435, P<0.05)。正是小劑量紅霉素加多潘立酮顯著療效的最佳體現。
綜上所述, 小劑量紅霉素加多潘立酮可以快速有效地改善早產兒的喂養不耐受問題, 其臨床效果非常顯著。
[1]鄒國新, 呂羨英, 陳雨彬, 等 .小劑量紅霉素聯合多潘立酮治療早產兒喂養不耐受的療效.熱帶醫學雜志, 2017, 17(4):520-522.
[2]馮婧, 馬德飛, 張丹.探討多潘立酮、胃復安和小劑量紅霉素治療早產兒喂養不耐受的療效.北方藥學, 2017, 14(3):96-97.
[3] 陳麗瓊.小劑量紅霉素治療新生兒嘔吐、喂養不耐受療效觀察.航空航天醫學雜志, 2014, 25(3):371-372.
[4]許文波, 周麗, 張傳凱, 等 .口服紅霉素及多潘立酮治療早產兒喂養不耐受的臨床觀察.右江醫學, 2013, 41(5):705-707.
[5] 劉長靖.小劑量紅霉素聯合多潘立酮治療早產兒喂養不耐受療效觀察.吉林醫學, 2012, 33(15):3209-3210.
[6] 張春燕.多潘立酮混懸液治療新生兒喂養不耐受療效觀察.中國醫療前沿, 2011, 6(16):43.
[7]葉麗華, 唐海燕, 龐曉軍, 等 .多潘立酮聯合撫觸干預早產兒喂養不耐受的臨床研究.中國臨床新醫學, 2013, 6(7):636-638.[8]楊曉光, 謝小強, 雷日華, 等 .多潘立酮對新生兒喂養不耐受的療效觀察.白求恩醫學雜志, 2009, 7(3):141-142.
[9] 毛偉長.紅霉素聯合多潘立酮治療早產兒喂養不耐受臨床分析.中國現代醫生, 2011, 49(8):143.
[10] 陳學軍.多潘立酮對新生兒喂養不耐受的療效觀察.當代醫學,2011, 17(33):79-80.
[11] 何池英.小劑量紅霉素與多潘立酮聯合治療早產兒喂養不耐受的療效觀察.中外醫療, 2011, 30(12):125-126.
[12] 何佩瑩.多潘立酮在新生兒喂養不耐受的價值.中國醫藥指南,2012, 10(8):488-489.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21.074
516006 中信惠州醫院
早產兒即胎齡<37周的新生兒, 其多存在低出生體重或超低出生體重情況, 存活率較低, 好在隨著圍生醫學的不斷發展, 早產兒的存活率有了明顯的提高, 甚至胎齡<28周、出生體重<500 g的早產兒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成功的搶救[1]。但是, 一些因素會使早產兒出現喂養不耐受的情況, 影響早產兒的搶救成功率。本文選擇2014年1月~2017年1月收入的358例喂養不耐受早產兒, 試探究多潘立酮與小劑量紅霉素對這種情況的改善作用。
2017-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