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壁君
預見性護理干預在小兒急性喉炎中的應用效果探究
黃壁君
目的 探討預見性護理干預在小兒急性喉炎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70例小兒急性喉炎患兒作為研究對象, 根據護理方法不同分為對照組與實驗組, 每組35例。對照組患兒接受常規護理, 實驗組患兒接受預見性護理。觀察并對比分析兩組患兒并發癥發生情況、患兒家屬滿意度。結果 實驗組患兒發生呼吸困難1例、呼吸衰竭1例、心力衰竭1例, 并發癥發生率為8.57%(3/35);對照組患兒發生呼吸困難5例、呼吸衰竭3例、心力衰竭3例, 并發癥發生率為31.43%(11/35);實驗組患兒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患兒家屬滿意22例, 基本滿意11例,不滿意2例, 滿意度為94.29%(33/35);對照組患兒家屬滿意16例, 基本滿意10例, 不滿意 9例, 滿意度為74.29%(26/35);實驗組患兒家屬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預見性護理干預在小兒急性喉炎中有著良好的應用效果, 值得推廣。
預見性護理干預;小兒急性喉炎;應用效果
小兒急性喉炎是兒科臨床上常見的一種急性炎癥, 多發生于喉黏膜, 具有季節性發病的特征, 在春季、冬季較為多發[1]。由于患兒咳嗽功能尚未發育完全, 無法及時將氣道內的分泌物排出, 且喉黏膜感染多會導致組織紅腫、喉阻塞等癥狀, 因此, 小兒急性喉炎患兒主要以呼吸困難為臨床表現[2-5]。為提升小兒急性喉炎患兒的治療效果, 預防并發癥的出現, 臨床上應積極加強對患兒的護理干預。本研究中,為探討預見性護理干預在小兒急性喉炎中的應用效果, 對2015年1月~2017年3月期間的70例小兒急性喉炎患兒進行了分組實驗, 具體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本院兒科2015年1月~2017年3月期間的70例小兒急性喉炎患兒作為研究對象, 根據護理方法不同分為對照組與實驗組, 每組35例。對照組男18例,女17例;年齡6個月~7歲, 平均年齡(3.44±1.32)歲。實驗組男19例, 女16例;年齡6個月~6歲, 平均年齡(3.38±1.25)歲。兩組患兒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接受常規護理, 嚴密監測患兒的病情變化情況;加強對病房護理, 為患者營造舒適、溫馨的病房環境, 保持病房溫濕度適宜、空氣清新, 并在墻上涂刷色彩活潑、鮮艷的彩繪圖案, 以分散患兒的注意力, 提高患兒的舒適感[6]。實驗組接受預見性護理, 所采取的干預措施包括:①呼吸道護理。為緩解患兒的呼吸困難癥狀、避免患兒發生誤吸等并發癥, 應幫助患兒定期變換體位, 保持呼吸道通暢, 按醫囑給予霧化吸入, 以預防呼吸窘迫、心力衰竭的發生。②加強病情觀察。小兒急性喉炎患兒, 病情較為復雜、變化多樣, 護士需嚴密監測患兒的各項生命體征變化情況, 包括呼吸、體溫、血壓等, 并記錄患兒的咳嗽、咳痰、尿量等, 若發現異常,則需及時報告給主治醫師, 并積極配合醫師的治療。③心理護理。通過與患兒家屬加強交流, 全面掌握患兒的生活習慣、性格特點以及愛好等基本情況, 將小兒急性喉炎的相關知識講解給患兒家屬, 包括治療方法、常見并發癥以及注意事項等, 加強患兒家屬對治療及護理相關知識的了解與掌握, 以便于使其主動、積極地配合治療與護理, 以提高患兒的治療效果、護理質量。可用播放音樂、動畫的方法, 確保護理工作的順利開展;并對其實施心理疏導, 使其主動、積極配合治療與護理。
1.3 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觀察并統計兩組患兒并發癥的發生情況, 包括呼吸困難、呼吸衰竭以及心力衰竭。自制滿意度調查問卷, 分發給患兒家屬, 包括病房護理、護患交流、護理態度等多個方面的指標, 總分100分, ≥80分為滿意、60~79分為基本滿意, ≥59為不滿意, 滿意度=(滿意+基本滿意)/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1.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兒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實驗組患兒發生呼吸困難1例、呼吸衰竭1例、心力衰竭1例, 并發癥發生率為8.57%(3/35);對照組患兒發生呼吸困難5例、呼吸衰竭3例、心力衰竭3例, 并發癥發生率為31.43%(11/35);實驗組患兒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 1。
2.2 兩組患兒家屬滿意度比較 實驗組患兒家屬滿意22例,基本滿意11例, 不滿意2例, 滿意度為94.29%(33/35);對照組患兒家屬滿意16例, 基本滿意 10例, 不滿意 9例, 滿意度為74.29%(26/35);實驗組患兒家屬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兩組患兒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n(%), %]

表2 兩組患兒家屬滿意度比較[n(%), %]
小兒急性喉炎是嬰幼兒階段較為常見的一種急性炎癥,高發年齡階段為6個月~3歲, 具有起病急、病情重的特點。嬰幼兒的喉軟骨比較柔軟, 喉腔狹小, 黏膜淋巴管豐富, 因此容易出現喉阻塞, 再加上小兒咳嗽功能較弱, 喉部分泌物、下呼吸道分泌物難以自主排除, 從而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呼吸困難癥狀[7,8]。基于此, 相比較于成人急性喉炎, 小兒急性喉炎患兒病情更為嚴重, 若治療不及時, 甚至有可能危及患兒的生命安全。
小兒急性喉炎患兒在入院后, 多會接受搶救治療, 提前評估患兒的病情, 可以縮短搶救時間、提高患兒的治愈率、挽救患兒的生命, 基于此, 為患兒實施預見性護理, 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而全面了解患兒的臨床癥狀、病情發展等相關情況, 是實施預見性護理的前提與基礎[9]。此外, 全面評估患兒的病情嚴重程度, 便可以預見性發現患兒護理過程中有可能出現的各種危險因素, 以此為根據, 制定有效的應急預案, 便可以避免不良事件的產生。
本研究中, 實驗組接受預見性護理, 所采取的干預措施包括呼吸道護理、加強病情觀察以及心理護理。通過采取呼吸道護理, 可以減輕患兒的呼吸困難癥狀、避免患兒發生誤吸等并發癥, 從而能夠減輕患兒的不適感、提高患兒的舒適度;通過加強病情觀察, 實時監測患兒的病情變化情況, 可以及時發現不良事件, 及時給予有效的處理, 便可以避免嚴重后果的出現, 確保患兒在治療過程中的安全性;通過采取心理護理, 將疾病相關知識告知給患兒家屬, 減輕患兒家屬的擔心、過度緊張、焦慮等不良心理, 使患兒家屬主動、積極地配合醫護人員的治療與護理工作, 對患兒進行正面引導,從而有利于提高治療效果與護理質量。
本研究結果顯示, 實驗組患兒發生呼吸困難1例、呼吸衰竭1例、心力衰竭1例, 并發癥發生率為8.57%(3/35);對照組患兒發生呼吸困難5例、呼吸衰竭3例、心力衰竭3例,并發癥發生率為31.43%(11/35);實驗組患兒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患兒家屬滿意22例, 基本滿意 11例, 不滿意 2例, 滿意度為94.29%(33/35);對照組患兒家屬滿意16例, 基本滿意10例,不滿意9例, 滿意度為74.29%(26/35);實驗組患兒家屬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上述研究結果與相關文獻中的研究結果具有一致性[10]。
綜上所述, 預見性護理干預在小兒急性喉炎中有著良好的應用效果, 值得推廣。
[1] 王鳳菊.家長參與健康教育在小兒急性喉炎霧化吸入中的應用.齊魯護理雜志, 2014, 20(10):114-115.
[2] 李軍英.護理干預聯合布地奈德霧化吸入輔助治療小兒急性喉炎效果及安全性.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7(11):134-135.
[3] 葉建偉.不同激素霧化吸入對小兒急性喉炎并發呼吸困難的臨床療效研究.中國農村衛生, 2015(20):11.
[4] 楊弋仙.霧化吸入布地奈德和地塞米松治療小兒急性喉炎并呼吸困難臨床療效的對比研究.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 2015(2):81-83.
[5] 萬德煌.不同激素霧化吸入對小兒急性喉炎并發呼吸困難的臨床療效.中國醫藥科學, 2016, 6(10):51-53.
[6] 劉早一.綜合護理干預在氧氣驅動霧化治療小兒中重度急性喉炎中的應用效果.臨床合理用藥雜志, 2015, 8(36):145-146.
[7] 王蘭花, 史彩虹.小兒急性喉炎治療中護理干預聯合布地奈德霧化吸入的觀察體會.中國初級衛生保健, 2015, 29(5):124-125.
[8] 莫江.霧化吸入布地奈德和地塞米松治療小兒急性喉炎并呼吸困難臨床療效的對比研究.現代診斷與治療, 2016, 27(11):2048-2050.
[9]劉寶艷, 邱忠君 , 王淑玲, 等.舒適護理在超強氧氣霧化吸入輔助治療小兒急性喉炎中的應用.中國煤炭工業醫學雜志,2017, 20(7):854-857.
[10] 胡紅霞, 周鳳娟, 林艷, 等.舒適護理配合布地奈德霧化吸入治療小兒急性喉炎臨床觀察.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2015,15(13):221-222.
Investigation on application effect of predict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acute laryngitis in children
HUANG Bi-jun.Department of Pediatrics, Shantou Longhu District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Zhuchi Hospital),Shantou 515041, China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predict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acute laryngitis in children.Methods A total of 70 children with acute laryngitis as study subjects were divided by different nursing methods into control group and experimental group, with 35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conventional nurs ing, and the experim ental group received predictive nurs ing.Observation and comparison were made on occurrence of complications and satisfactory of family members of children between two groups.Result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had 1 case of dyspnea, 1 case of respiratory failure, and 1 case of heart failure, with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as 8.57% (3/35), while the control group had 5 cases of dyspnea,3 cases of respiratory failure, and 3 cases of heart failure, with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as 31.43% (11/35).The experimental group had obviously lower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The experimental group had 22 satisfied cases, 11 basically satisfied cases and 2 unsatisfactory cases, with satisfactory as 94.29% (33/35), while the control group had 16 satisfied cases,10 basically satisfied cases and 9 unsat isfactory cases, with satisfactory as 74.29% (26/35).The experimental group had obviously higher satisfactory of family members of children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Conclusion Predict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shows excellent application effect in acute laryngitis in children, and worthy of promotion.
Predict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Acute laryngitis in children; Application effect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21.082
515041 汕頭市龍湖區第二人民醫院(珠池醫院)兒科
2017-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