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年 喜
(山西省地球物理化學勘查院,山西 運城 044004)
三分量磁測井在找礦勘探中的應用
王 年 喜
(山西省地球物理化學勘查院,山西 運城 044004)
黃土覆蓋區存在高強度的磁異常,地質解釋是由磁鐵礦引起。但4勘探線剖面施工的4個鉆孔均未見到磁鐵礦體,通過對三分量磁測井的研究,找到了65.12 m的磁鐵礦、8.51 m金礦體和2.2 m銅礦體。說明三分量磁測井在尋找盲礦體中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磁鐵礦,鉆孔,三分量磁測曲線,盲礦體
山西省原平市皇家莊—郭家莊鐵礦普查區,第四系黃土覆蓋嚴重,覆蓋厚度為200~300余米,之下為五臺群金剛庫組地層,鐵礦就賦存于該地層中,屬沉積變質鐵礦。通過1∶1萬高精度磁測掃面,圈出5個規模較大的地磁異常,其中①,②,③號磁異常對應FeⅠ礦帶,并布置了四條地質—高精度磁測剖面,并在4—4′剖面上施工了ZK0400,ZK0401,ZK0402,ZK0404 4個鉆孔,均沒見到磁鐵礦體,因此我們對4剖面上鉆孔的三分量磁測井資料進行了研究,認為鐵礦體就存在于ZK0401孔和ZK0404孔之間,所以我們施工了ZK0403孔,結果見到一層視厚度65.12 m的磁鐵礦,一層8.51 m的金礦體和2.2 m的銅礦體。因此三分量磁測井在磁鐵礦勘查找礦中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本區通過1∶1萬高精度磁測掃面,圈出5個規模較大的地磁異常,其中①,②,③號磁異常對應FeⅠ礦帶,④號磁異常位對應FeⅡ礦帶,⑤號磁異常對應FeⅢ礦帶。這里與本次研究關系密切的是①號磁異常,所以現就將①號磁異常介紹如下。
2.1①號磁異常特征
①,②,③號磁異常呈串珠狀東西向展布,①號磁異常在磁異常圖上為500 nT等值線封閉,呈橢圓形,長1 400 m,寬425 m,最大值1 400 nT,磁異常等值線為北陡南緩,是面積最大的局部異常。在上延100 m圖上仍反映明顯;下延150 m圖上表現為兩個正異常帶。以上特征顯示該異常由明顯的強磁性體引起,并且表現為產狀陡立的磁性體的特征(見圖1)。

2.2剖面磁異常特征
4線剖面圖上磁異常曲線北陡南緩,最高值在90點,磁場強度為1 440 nT,顯示該異常是由磁鐵礦引起。
3.1ZK0404孔三分量井中磁測曲線特征
根據ZK0404孔三分量井中磁測ΔZ,ΔH曲線圖及ΔT矢量圖,257 m~314 m的異常由于上部套管異常的影響曲線不完整,但根據變化趨勢可以推斷出異常形態,在ΔZ曲線圖上呈不完整的反‘S’狀,在ΔH曲線圖上呈反‘C’狀,在ΔT矢量圖上的267 m處有明顯的矢量匯聚交點,在314 m處有矢量發散交點,符合旁側異常特征。而且此段巖性為黑云變粒巖,未見磁鐵石英巖,據此推斷該段異??赡苤饕膳詡让さV體引起。根據異常曲線形狀推斷該旁側盲礦體位于鉆孔的北側,且礦體北傾。由公式計算得盲礦體近井端埋深在262 m左右,由于曲線圖形不完整,推斷旁側盲礦體距離鉆孔在18 m左右。
314 m~382 m的異常在ΔZ曲線上形態也呈反‘S’形,在ΔH曲線圖上呈反‘C’狀,在ΔT矢量圖上的347 m處呈明顯的異常匯聚交點,符合旁側異常特征,而且此段巖性為黑云變粒巖,未見磁鐵石英巖,據此推斷該段異??赡苤饕膳詡让さV體引起。根據異常曲線形狀推斷該旁側盲礦體在鉆孔的北側,且礦體北傾。由公式計算得盲礦體近井端埋深大概在343 m的位置,且旁側盲礦體距離鉆孔大約在12 m。
3.2ZK0401孔三分量磁測井曲線
ZK0401孔位于ZK0404孔的北部,根據ZK0401孔三分量磁測井ΔZ,ΔH曲線圖及ΔT矢量圖,在ZK0401孔的底部,ΔZ曲線為負張口,ΔT矢量方向向負上,顯示礦體在鉆孔底部北傾,而且此段巖性為含黃鐵礦斜長角閃巖,已進入含礦層位。
3.34剖面磁異常解釋推斷及正演擬合
根據平面磁異常特征和剖面磁異常特征,以及三分量磁測曲線推測在ZK0401和ZK0404孔之間存在磁鐵礦,礦體傾向北,呈陡立的‘S’形,因此我們給出如圖2所示的地質模型進行正演擬合,軟件為RGIS2009—重磁電處理解釋軟件,采用多邊形模型正演方法對高精度磁測4剖面進行了正演擬合,擬合曲線與磁測原始曲線基本一致,說明推測的礦體就是引起地面磁異常的地質體,因此,在ZK0401和ZK0404孔之間布置了ZK0403孔(見圖2)。

經ZK0403孔驗證,結果在503.25 m~568.37 m見到視厚度65.12 m的磁鐵礦,TFe=37.55%,mFe=29.30%;在568.37 m~576.88 m見到視厚度8.51 m的金礦體,Au=1.15 g/t,Ag=6.09 g/t;在571.38 m~573.58 m見到視厚度2.2 m的銅礦體,Cu=0.25%??刂频牡V體基本與推測的礦體一致。
平面磁異常和剖面磁異常均顯示地下有隱伏的磁鐵礦,但在4線施工的ZK0400,ZK0401,ZK0402,ZK0404四個鉆孔都未見礦的情況下,通過對三分量磁測井資料進行認真的分析后,指出鐵礦體就存在于ZK0401孔和ZK0404孔之間,并經過ZK0403孔的驗證打到了視厚度65.12 m的磁鐵礦,說明三分量磁測井在找礦勘探中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1] 鄒長春.井中三分量磁測數據處理與解釋[Z].2009.
[2] 張建文,秦永軍.山西省原平市皇家莊—郭家莊鐵礦磁異常普查地質報告[R].運城:山西省地球物理化學勘查院,2007.
[3] 龍國富,龍景江.山西省原平市皇家莊—郭家莊鐵礦高精度磁測成果報告[R].運城:山西省地球物理化學勘查院,2006.
[4] 李慶春,陳小龍.山西省原平市皇家莊—郭家莊鐵礦高精度磁測成果報告[R].運城:山西省地球物理化學勘查院,2008.
[5] 秦永軍,王年喜.山西省原平市皇家莊—郭家莊鐵礦普查設計變更方案[R].運城:山西省地球物理化學勘查院,2009.
Applicationofthreecomponentmagneloginoreprospecting
WangNianxi
(ShanxiProvinceGeophysicalandGeochemicalExplorationInstitute,Yuncheng044004,China)
There are high intensity magnetic anomalies in the loess overlay area. Geological interpretation is caused by magnetite. However, the magnetite ore bodies are not found in four boreholes of the fourth exploration line profile, based on the study of three component magnetic logging, 65.12 m magnetite, 8.51 m gold orebody and 2.2 m copper orebody have been found. It shows that the three component magnelog has important guiding significance in the search for blind orebody.
magnetite, drill, magnetic measurement curve of three component, blind ore body
1009-6825(2017)30-0067-02
2017-08-16
王年喜(1960- ),男,工程師
P624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