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潤
“大歷中,出瞿塘,下江陵,溯沅、湘以登衡山,因客耒陽。游岳祠,大水遽至,涉旬不得食,縣令具舟迎之,乃得還。令嘗饋牛炙白酒,大醉,一昔(夕)卒,年五十九?!边@是廣為采信的《新唐書》中關于唐代詩人杜甫死亡經過的記載。
從這段記載中可以看出,杜甫是在出四川沿水路下行,途經湖南耒陽時,遭遇洪水,船被洪水圍困不能前行,連續餓了接近10天,后被當地縣令派人救出。老邁體弱的杜甫飽食、過飲縣令饋贈的牛肉白酒后,一夜暴卒。
杜甫生于公元712年,死于公元770年,死時年僅59歲。一直以來,人們對他的死因多方求證,最后,不約而同地把目光集中在他的不良生活習慣導致的疾病,和疾病導致的身體虛弱上。正是在身患重病和身體虛弱的背景下,一個偶發事件:涉旬不得食—嘗饋牛肉炙白酒—甫飲過多,才使這位偉大的詩人突然離開了人世。
在杜甫現存的1400多首詩中,我們可以找到他不良生活習慣(縱酒)和病痛纏身(尤其是患有嚴重的糖尿?。┑淖C據。
杜甫現存的詩中與飲酒有關的共有300首,幾乎每5首中就有1首提到了飲酒。
杜甫是一個老資格的酒民,他的縱酒生涯早在少年時代就開始了?!巴羰奈?,出游翰墨場?!院罉I嗜酒,嫉惡懷剛腸,……飲酣視八極,俗物多茫茫?!边@里的一個嗜字,一個酣字,明白無誤地告訴人們:杜甫不僅十四五歲就開始飲酒,而且一上來就達到了“嗜”和“酣”的癡迷程度。
杜甫對自己的嗜酒心知肚明,且擅長尋找各種理由為縱酒吟唱。高興了要喝: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憂愁了要喝: “濁醪誰造汝?一酌散千憂?!薄扒按迳铰冯U,歸醉每無愁?!迸笥褋砹艘龋?“肯與鄰翁相對飲,隔籬呼取盡余杯?!彼蛣e友人要喝: “相逢難袞袞,告別莫匆匆。但恐天河落,寧辭酒盞空?!鄙铣笠龋?“縱酒欲謀良夜醉,還家初散紫宸朝?!睉械蒙铣惨龋?“縱飲久拼人共棄,懶朝真與世相違。”有錢了肯定要喝: “得錢即相覓,沽酒不復疑。忘形到爾汝,痛飲真吾師。”沒錢了去借去賒也要喝: “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頭盡醉歸。”“酒債尋常行處有?!庇行阒聍焖鄵砜梢院取把啪啤保?“嗜酒愛風竹,卜居必林泉?!睕]有佳肴新釀就喝“陋酒”: “盤餐市遠無兼味,樽酒家貧只舊醅。”沒有具體理由,為了遣懷、放懷、抒懷也要痛飲、爛醉,這類詩句俯拾即是,如“莫思身外無窮事,且盡生前有限杯”、“誰能更拘束,爛醉是生涯”、“淺把涓涓酒,深憑送此生”、“狂歌遇形勝,得醉即為家”,等等。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轉衰的歷史時期,他的詩多反映當時的社會動蕩、政治黑暗、人民疾苦,“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薄盁o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這些千古不朽的詩句就出自杜甫筆下。按理說,像杜甫這樣憂國憂民,人格高尚,詩藝精湛的“詩圣”,以酒燃詩興、以酒泄義憤,是可以為人理解的。但要命的是,杜甫是在身體患有多種疾病,尤其是嚴重的“消渴病” (糖尿病的古稱)的情況下嗜酒無度的,這就為他的早衰和暴卒埋下了隱患。
在杜甫現存的1400多首詩中,有140多處記載了他自己的病情。
杜甫三十多歲即患了風痹癥?!熬壡槲科?,抱疾屢遷移”(《偶題》),長年四處漂泊,風餐露宿,營養不良,使他的風痹癥不斷加重,一直纏綿不愈,以致到了晚年,“緩步仍須竹杖扶”(《寒雨朝行視園樹》)。
杜甫曾困守長安十年,“朝叩富兒門,暮隨肥馬塵。殘杯與冷炙,到處潛悲辛”(《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生計艱難,到處碰壁,報國有心,請纓無門。就在這時,杜甫不幸染上了瘧疾,并且遷延三年。他在寫給友人王倚、高適的詩中分別敘述了自己的病況:“瘧疬三秋孰可忍,寒熱百日相交戰,頭白眼暗坐有胝,肉黃皮皺命如線。”“三年猶病瘧,一鬼不消亡。隔日搜脂髓,增寒抱雪霜。”
杜甫常年受著“消渴病”(糖尿病的古稱)的折磨。他在給文學家元結的詩中說:“我如長卿病,日夕思朝庭。肺枯渴太甚,漂泊公孫城(長卿是西漢時大詞賦家司馬相如的字,他也是位糖尿病患者)?!碧悄虿∫远囡?、多食、多尿、消瘦為典型癥狀,從杜甫的一些詩句中,可以看出他的糖尿病癥狀相當嚴重,如“閉目逾十旬,大江不止渴”,說明嚴重口渴;“病身虛俊味,何幸飫兒童”,說明食欲不振;“臨餐吐更食,??诌`撫孤”,說明惡心嘔吐;“病渴身何在,春生力更無”,說明極度疲憊。而這些都是現代醫學指出的糖尿病在危重階段出現的癥狀。
嚴重的糖尿病給杜甫帶來了許多并發癥,如肺結核、白內障、眼底病變、失聰、皮膚瘙癢等。杜甫在晚年屢屢言及自己的肺?。喝纭胺尾【盟ノ獭薄ⅰ案咔锸璺螝狻?、“衰年肺病惟高枕”等,說明他已患了肺結核?!敖痼骺展窝?,鏡象未離銓”,表示他用金篦刮眼法治療過白內障,但效果似乎不好;“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霧中看”,表示他已出現眼底病變;“眼復幾時暗,耳從前日聾”,說明他在晚年已接近失聰;“令兒快搔背,脫我頭上簪”,說明糖尿病使他皮膚奇癢難禁。
那么,是什么導致杜甫飽受病魔折磨,不到60歲就體弱不堪、形同廢人呢?這其中有很多原因,如:長期顛沛流離、飲食不節,使他營養不良,骨瘦如柴,抵抗力弱—“心微傍魚鳥,肉瘦怯豺狼”(《寄彭州高三十五使君適、虢州岑二十七長史》);不控制食量—“多病久加飯,衰容新授衣”(《雨四首》),而糖尿病人應限食,否則會使血糖上升,加重病情;喜歡甜食—杜甫出游時,為解口渴,竟“茗飲蔗漿攜所有,瓷瓔無謝玉為缸”(《進艇》),帶著許多大瓶甘蔗汁不時飲用,而糖尿病人是應忌食甜食的。但這些只是使他體質變弱和病情加重,而導致他患上致命疾病(糖尿病及糖尿病并發癥)的罪魁禍首還是縱酒這個不良生活習慣。
杜甫在年輕時,恃強耽酒,悄然傷害了身體基礎;中年時,在憂勞過度,身患風痹癥的情況下,仍然“莫厭傷多酒入唇”(《曲江二首》),嗜酒如命,以致身體被掏空,讓糖尿病乘虛而入;晚年時,糖尿病并發癥蜂擁而至,瘋狂侵蝕本已羸弱的身體,雖然“潦倒新停濁酒杯”(《登高》),但為時已晚,病情已經不可逆轉。這時,長期給予他關照的成都尹兼劍南節度使嚴武忽然病逝,使他失去依靠,只得舉家東遷,不料船出三峽,正遇河南兵變,受阻于湖南,在長沙、岳陽、衡州和耒陽之間漂泊了兩年。終于,在挨餓多日,極度勞累的情況下飽食過飲,導致身體崩潰,暴卒而亡(極可能死于糖尿病并發的酮癥酸中毒或心、腦血管病急性發作)。這就是杜甫之死給予后人的深刻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