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利
我在大學學習期間,由于身體不好,壓力大,就情不自禁地哼唱,以此緩解壓力,平衡情緒,沒想到竟培養了愛好歌唱的習慣。幾十年來堅持不輟,形成習慣,對調整身心,緩解壓力,平衡情緒,均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科技文明越發達,心理疾病越嚴重。心理養生是21世紀健康的主題。人生在世,心理、情緒時刻在波動變化。病是心的投影,萬病由心起,很多疾病都是由于心理因素造成的。歌唱對治療身心疾病有特殊的療效。歌唱者通過歌聲把內心的不良情緒釋放出來,起到排毒、身心放松的效果。悅耳動聽的歌聲,通過聽覺影響大腦皮層,使內分泌系統分泌許多與免疫有關的化學物質和酶。歌唱能使人身心愉快,而身心愉快就會陰陽平衡、氣血暢通、五臟六腑協調,機體自然會處于健康狀態。
歌唱能減緩心肺功能的衰減
歌唱的方法有很多,歸根到底就是八個字:打開喉嚨、氣息歌唱。歌唱家每天都要練聲,練聲就是練氣,呼吸是歌唱的基礎和動力,是發聲的源泉。只有知道怎樣呼吸的人才能歌唱。只有氣息均勻,聲音才能連貫。每天晨練聲、晚練唱都要正確地運用呼吸和橫膈膜的力量。每次發聲,運氣,氣沉丹田,腰擴張。調勻呼吸,協調胸腔、口腔、頭腔共鳴。氣行于背,貼咽壁吸著唱,氣向下,音向上,最后吹響頭腔。全身舒展,氣流通暢,聲音唱在氣流上。通過深呼吸,呼出身體的濁氣,吸進新鮮空氣。氣息先吸下去,使橫膈膜下降,把精力放在橫膈膜上,然后再唱,一般吸到那就從那唱。隨著年齡的增長,人的心肺功能衰減,而研究證明,歌唱確實能減緩心肺功能的衰減,促進人的健康長壽。
歌唱練習對人體的好處
學習歌唱就是鑄造自己的發聲樂器,在身體、技術和心理等方面塑造正確的歌唱狀態,養成發音器官對歌唱意圖的自動反應。鍛煉音質要求歌唱者要像運動員那樣每天堅持訓練,每天練聲、練唱1~2個小時。
有研究證明:長時間坐著會導致頸部扭傷、背痛、心臟病、結腸癌。德國人壽命比全球人均壽命長10歲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站的時間比坐的時間長。我國有以坐養神、以立養骨、以臥養氣、以行養筋、以看養血的說法。歌唱者每天練習時,脊椎挺立,胸部上提,兩腳稍分開站穩,兩肩放松稍向后,上身放松,下身用力,收腹、提臀,胸部舒展,小腹和后腰用力。歌唱練習對人體的好處是:站立使骨骼肌產生短促縮張運動,激發人體新陳代謝,相應疏通經絡。站立還能使氣血下行,有利于大腦適當休息,使全身舒適。國外最新研究數據顯示:挺胸可以使肺活量增加百分之二十左右,肺活量增加后,身體各部位獲得的氧氣也增加了,可使豐富的血液順利輸送到腦部,保證大腦所需的乙酰膽堿、卵磷脂等營養物質的供應,保持敏捷的思維、良好的記憶。此外,挺胸收腹還可以減少腰背酸痛和脊柱彎曲,讓人充滿活力,精氣神十足,延緩衰老進程。俗話說人老腿先衰,人的三分之二的肌肉在下半身。六十多歲的人有年輕人百分之七十的握力和臂力,但下半身的力量卻只有年輕人的四成。挺拔的站姿既有抗衰老的功效,也對人的精神狀態有重要影響。在調整歌唱狀態的過程中,氣息下來,位置上去,腔體打開,人體各個部位的肌肉都得到了鍛煉。經常歌唱可以增加肺呼量,提高血液中的氧含量,使衰老速度減慢。
歌唱能延年益壽
人的心理活動和生理機能存在內在聯系。健康不僅是沒有疾病,而是使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能力保持完好狀態。健康長壽需要營養、保健和運動來維護。當人的物質營養滿足后,精神營養便成為人的主要需求。歌唱是高品位的藝術生活,歌曲是精神財富的寶庫,能夠給人提供豐富的精神營養。
古人云:言之不足故歌之。我國古代養生文獻典籍里就有“五音療疾”和“以歌代醫”、“以樂代藥”、以歌抒懷,調節情志的文獻記載。歌唱可陶冶性情、調整心境,增加肺活量,促進血液循環,使血液獲得更多的氧,從而抵御各種病菌的入侵。優美的歌聲能刺激大腦釋放多巴胺,使人感覺精神振奮。歌曲不同的節奏、旋律、音調、音色對人體產生一定效應,可影響人的情緒。節奏明快的歌曲使人精神煥發,旋律優美的歌曲能安定情緒,節奏鮮明的歌曲使人精神振奮,節奏緩慢優雅的歌曲具有鎮痛、降壓、鎮靜及調節情緒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