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王雪 當代貴州全媒體記者 / 沈安永
綠色引領 科技助力 煙農增收
文_王雪 當代貴州全媒體記者 / 沈安永
貴州省煙草專賣局(公司)把煙農增收問題提高到履行社會責任的高度,以綠色發展為引領,不斷強化科技創新,著力促進煙農持續增收。
天高云淡,秋風送爽,又到收獲季節。今年,貴州煙葉種植面積為2 0 0.8萬畝,截至目前,收購煙葉4 1 3 9 3萬斤,煙葉總產值5 0 4 2 5 2萬元,預計9.1萬戶煙農戶均收入7.0 8萬元。
貴州作為全國第二大煙區,煙農是煙葉生產的重要基礎,貴州省煙草專賣局(公司)始終高度重視,把煙農增收問題提高到履行社會責任的高度,以綠色發展為引領,不斷強化科技創新,著力促進煙農持續增收。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首次把“綠色”作為“十三五”規劃五大發展理念之一,綠色發展理念早已貫徹到各行各業的工作實際中,貴州省煙草專賣局(公司)也將綠色發展理念落實到煙葉生產的各個環節。
優化煙區布局。貴州省煙草專賣局(公司)嚴控不適宜生態煙區的生產規模,調減次適宜生態煙區的生產規模,增加適宜和最適宜生態煙區的生產規模。以小環境、小流域、小壩區為區域,單元式、區域化、品牌化整體推進全省優質煙區連片規劃、連片種植。
優化生產組織方式。不斷豐富完善以“小集中、大串聯”為特征的“珍珠項鏈式”建設模式,持續提升以“種植在戶、服務在社”為主要內容的生產組織模式,提升規?;?、專業化、集約化、信息化、基地化水平。
強化煙區設施配套。切實盤活存量,抓好已建設施的使用和維修管護。做優增量,圍繞核心煙區規劃布局新建設施尤其是水源工程,切實增強核心煙區生產保障能力。
提升煙葉基地單元建設水平。把煙葉基地單元建設作為“做穩做精做強煙區”最有效的手段抓實抓好,優化基地單元資源配置,煙葉生產收購計劃、基礎設施計劃均以基地單元為單位整體配置;完善基地單元工商協同推進機制,以煙葉基地單元為單位加快推進煙葉原收原調,提高煙葉收購質量和效率。
記者在遵義市播州區鴨楓煙葉工作站看到,一個地膜加工廠正有條不紊的運轉,將煙農回收的地膜用于生產育苗盤,原本難以降解的地膜成為可以再次利用的原料,既環保節能,又增加了煙農的收入,是貴州省煙草專賣局(公司)綠色發展理念落到實處的一個縮影。
綠色發展理念的貫徹落實,讓煙葉生產的各個環節內之間實現資源統籌整合,讓煙區實現可持續發展,煙農的收益也更加有保障。如將煙水工程建設與人畜飲水結合,做到一水多用,有效緩解了煙區近1 1 0萬人的生活用水和8 0余萬頭大牲畜的飲水問題。
遵義綠竹壩水庫是貴州省煙草專賣局(公司)建成的第一個水源工程,2 0 1 2年開工,2 0 1 4年9月建成,工程灌溉面積4 3 2 8 0畝,除滿足煙田灌溉所需,還徹底解決了周邊1.0 2萬人和8 0 0 0多頭牲畜的飲水安全問題,下游集鎮防洪和播州城區應急調水功能也更有保障。像這樣的水源工程,目前在貴州已開工建設3 3個,全面完工1 3個,主體完工6個,項目概算總投資4 6.7 6億元,其中煙草援建資金3 1.9 6億元。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貴州省煙草專賣局(公司)始終致力于科技創新,根據煙草行業的實際,在生產和銷售各環節,注重科技創新推廣和運用,助力煙農增收。
構建了以貴州省煙草科學研究院、市級煙草公司技術中心和縣級技術推廣站為主線的創新體系,形成了由高素質研發人才、技術推廣人才和技能人才組成的“三支創新人才隊伍”,不斷加大科研經費投入、出臺獎勵措施、促進人才成長,有效保障和激勵創新活動的開展。
依托這一創新體系,貴州省煙草專賣局(公司)筑巢引鳳,聚集了一批高素質的技術帶頭人和技術骨干,創新成果層出不窮。

遵義綠竹壩水庫是貴州省煙草專賣局(公司)建成的第一個水源工程,除滿足煙田灌溉所需,還徹底解決了周邊1.02萬人和8000多頭牲畜的飲水安全問題。圖為綠竹壩水庫航拍圖。(尹廣亞/攝)
累計獲得省部級科技成果2 7項,授權專利3 9 2項,參與制定的《煙草及煙草制品箱內片煙密度偏差率無損檢測電離輻射法》,實現行業制定國際標準“零”突破,牽頭制定的《出口烤煙分級》行業標準填補了國內空白。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自制有機肥、井窖式移栽、散葉烘烤、專業化分級散葉化收購等技術在全國推廣運用,極大地減輕了煙農的勞動強度,生產效率大大提升。
在遵義市綏陽縣的蒲場科技園里,養殖有1 0 0多萬只蠋蝽和螠蝽,這兩種昆蟲是貴州煙葉主要害蟲的天敵,尤其螠蝽是研究人員發現的當地品種,更適應貴州的氣候條件。據綏陽煙葉基地農藝師易忠經介紹,通過養殖煙蚜繭蜂,用以蟲克蟲的方式防治害蟲,效果良好。據貴州省煙草專賣局(公司)煙葉處負責人介紹,2 0 1 7年全省共推廣蚜繭蜂防治面積1 8 4.6萬畝、占煙葉種植面積的9 2%。
科技創新帶來生產的改變,提高了生產效率,解放了生產力,煙農增收有了更多希望。
盡管煙農種植煙葉收入頗豐,部分地區的群眾也因此而脫貧,但在種植計劃基本不變,煙葉價格相對穩定的大背景下,如何讓煙農持續增收是一個極富挑戰的難題。
記者在遵義市播州區樂山育苗工廠看到,育苗大棚里的竹蓀擁擠著冒出一個個灰白的頭;各種顏色的櫻桃西紅柿掛滿枝頭,惹人喜愛;用有機肥種出的西瓜供不應求……育苗工廠負責人張燦介紹,樂山育苗工廠正在探索利用閑置設施走出多元增收新路徑,目前竹蓀、西紅柿、西瓜種植基本取得成功,下一步將加大推廣力度。
貴州省煙草專賣局(公司)在做穩做精煙葉主業穩增收的同時,圍繞提升設施綜合利用、基本煙田綜合利用、廢棄資源綜合利用、拓展專業化服務,推動煙農多元增收。預計2 0 1 7年實現煙農多元化收入6億元以上,戶均增收0.4 5萬元以上。
開展農作物秸稈、酒糟、農地膜、煙稈等廢棄物的資源化利用。全省煙農合作社自制有機肥1 5萬噸以上,廢棄農地膜加工利用8 0 0 0噸以上,生物質能燃料生產8 0 0 0噸,實現增收1億元以上。
用好煙葉生產閑置設施,利用育苗大棚開展瓜果蔬菜、花卉苗木、中藥材、食用菌等特色農產品種植,育苗大棚利用面積2 0 0萬平方米以上。利用密集烤房開展雙孢菇、黑木耳、竹蓀等食用菌生產以及畜牧養殖,烤房利用1.5萬座以上。目前,利用育苗大棚和烤房已經實現煙農增收1.3億元以上。
利用基本煙田輪作期和空閑期,按照“合作社+煙農”的模式,開展糧食、蔬菜、花卉、中藥材等地方特色農產品種植。全省煙農合作社利用基本煙田2 0萬畝以上,預計煙農將增收2.2億元以上。
煙農專業合作社還在非煙葉種植季節拓展各種社會化服務,實現煙農持續增收。通過煙機綜合社會化服務實現增收3 0 0 0萬元以上;承擔煙蚜繭蜂繁放1 6 0萬畝以上,實現降本增收1 0 0 0萬元以上;開展烤房設施、煤炭、農藥等煙用物資代購,實現降本增收5 0 0萬元以上;開展基礎設施建設管護及其他社會化服務,實現增收5 0 0萬元以上。
(王雪單位 / 貴州省煙草專賣局(公司) 責任編輯 / 哈文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