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女頂起半邊天
王喜玲是扶風縣召公鎮吳家村一名普通黨員,也是一個被認為脫貧難度很大的貧困戶。自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在各級領導的幫扶下,她憑著一股永不言棄、永不服輸的闖勁和勤勤懇懇、任勞任怨的韌性,成功脫貧,成為村里脫貧致富的榜樣。
黨和政府的溫暖堅定了她脫貧致富的信心和決心。2011年9月,她被醫院確診為子宮內膜癌,手術后放射化療近一年時間,總花費11萬元,使本來就不富裕的家庭負債累累。誰知禍不單行,2013年6月,她的丈夫遭遇車禍不幸身亡,這無異于雪上加霜。當時女兒還在上大學,70多歲的婆婆又體弱多病,家中舉債10多萬元,日子過得舉步維艱,壓得她喘不過氣來。
但是,性格堅強的她并沒有因此而一蹶不振,而是用自己柔弱的肩膀,勇敢地擔起了這個家。鎮村將她家列為低保戶,縣扶貧辦將她們認定為貧困戶,縣上領導將她作為幫扶對象,經常在精神上鼓勵她、開導她,在生活上關心她、幫扶她,并為她制定了切實可行的幫扶計劃,解決了創業資金難題。黨和政府的溫暖讓她從陰霾中走了出來,重新點燃了生活的希望,堅定了她脫貧致富的信心和決心。
敢闖敢試的性格使她脫貧致富的道路越走越寬。她看到附近栽植苗木的農戶不少,就當起了苗木經紀人。萬事開頭難,起初她連一個客戶都不認識,風里來雨里去,跑了幾個星期,一筆生意也沒談成。但她沒有氣餒,而是深入分析原因,及時調整思路,別人在室內投標,她就在大門外苦等。看到有人拿著標書出來,她就鼓起勇氣湊上去與中標人談話。也許是被她的誠心打動,終于在大門口談成了第一筆生意——2萬棵核桃苗,一星期交貨。她借來一輛摩托車,滿扶風縣找樹苗。在鄉間小路上摔倒,她滿面流血,門牙也磕掉兩顆,倔強的她咬著牙趕到地頭與樹農談價錢。第六天,2萬棵翠生生的核桃苗運到交貨地點,客商豎起了大拇指。這單生意,她賺了1萬元。做成了幾筆生意,她跑得更勤了。村里雞叫頭聲,她帶上藥,揣上幾個饃饃就出門了,不到滿天星斗不回來。聯系客戶,尋找貨源,挖樹裝車,累了,靠著田壟歇歇;身上劇痛,倚著成堆的樹苗緩緩……沒水吃藥,她把藥片丟進嘴里嘎嘣嘎嘣嚼碎硬吞下去。天氣太冷,她寧可拿上毯子給剛挖出來的樹苗蓋上,自己卻在一旁跺腳。正是由于這種執著和吃苦耐勞的品質,她的生意越做越好。包扶干部看她能吃苦又肯干,多方聯系,幫著她爭取了8萬元小額創業貸款,使她的生意越做越大,收入也越來越高。如今,這個被認為脫貧難度很大的貧困戶,債務已還清,二層小樓窗明瓦亮,電視電腦一應俱全。2016年12月16日,她主動要求退出貧困戶,成為扶風縣主動“退貧”第一人。
脫貧致富的她始終不忘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飲水當思源,致富不忘本。她成立了扶風西玲苗木果蔬合作社,主動為身邊的苗木種植戶提供技術、銷售等方面的幫助。她先后幫助絳帳牛倉村多戶群眾銷售蘋果苗木50萬株,給本村貧困戶賒賬提供櫻花苗木2000余株,給貧困戶借款幫其栽植五角楓1000余株,指導貧困戶種植核桃17畝、紅葉李20余畝,并定期上門提供技術指導。現在她已成了群眾眼中的能人,大家脫貧致富的領頭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