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特約評論員 鮑鋒
打造百鎮千村,闖出一條跨越式發展路子
文|本刊特約評論員 鮑鋒
海南作為全國最大經濟特區,后發優勢多,發展潛力大,要以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為總抓手,闖出一條跨越式發展路子來,爭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范例,譜寫美麗中國海南篇章。
2016年1月27日,省五屆人大四次會議《政府工作報告》中有這樣一段表述:“實施‘美麗海南百千工程’,重點打造100個特色產業小鎮,建設1000個宜業宜居宜游的美麗鄉村。”在海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入決勝階段的關鍵時刻,“美麗海南百千工程”首次寫進《政府工作報告》,意義非同尋常。
博鰲亞洲論壇2017年年會期間,劉賜貴同志誠邀大型企業積極參與美麗海南百鎮千村建設。劉賜貴用了“商機無限”這個詞,希望企業家抓住機遇,積極參與美麗海南百鎮千村建設,在深化合作中實現互利共贏。
與全國其他地方比,海南“百千工程”起步較晚,是誘人的投資洼地,也是海南后發制人的重要抓手。“海南‘百千工程’商機無限”,大大拓展了人們的想象空間。
首先,打造百鎮千村,將直接強農惠農富農,是海南經濟的一張“王牌”。
習近平總書記在海南考察時強調,“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要把中央制定的強農惠農富農政策貫徹落實好,使熱帶特色農業真正成為優勢產業和海南經濟的一張“王牌”,不斷開創“三農”工作新局面。這無疑是海南“百千工程”的頂層設計。
海南農業人口占總人口的60%以上,是個欠發達的省份。打造百鎮千村,抓住了海南統籌發展的“牛鼻子”。海南脫貧攻堅戰,主戰場在農村。打造全省人民的幸福家園,農村也是主戰場。海南省委、省政府確定的十二大重點產業中,旅游與熱帶特色高效農業名列第一、第二。打造100個特色產業小鎮、1000個宜業宜居宜游的美麗鄉村,已接近海南現有建制行政鎮(鄉)、村的一半。這步棋下好了,海南經濟全盤皆活。著力打造“王牌產業”,增加熱帶特色農產品有效供給,是省委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意見的重要選擇,農業、農村、農民是海南與全國同步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可以預見,海南鄉村將更具魅力,發展潛力巨大。
其次,打造百鎮千村,是為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提質升級。
海南國際旅游島經過七年建設,已經進入提質升級的新階段。去年海南游客總人數突破6000萬人次,連續3年每年增加1000萬人次。“全域旅游”今年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旅游產業對其他產業的帶動和輻射作用不斷增強,海南已進入“國際旅游島+”的時代。“全域旅游”,短板在鄉村,潛力也在鄉村。打造百鎮千村,正是深化海南旅游供給側改革,使全域旅游在點、線、面全方位推進,輻射帶動周邊村鎮。用劉賜貴書記的話說,海南“百千工程”就是“堅持綠色發展的理念,通過‘不砍樹、不占田、不拆房、就地城鎮化’,打造無數個宜居宜業宜游的景區景點,使海南全域可旅游、處處是景點,點、線、面結合創建全域旅游示范省,滿足不同層次、不同類型的消費需求,帶動當地百姓增加收入,真正把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從而進一步增強老百姓在發展中的“獲得感”。
第三,打造百鎮千村,民間投資大有可為。
打造“百千工程”將會形成一個巨大的產業鏈。它將與海南脫貧攻堅、生態治理、全域旅游緊密結合在一起,與實現國際旅游島的戰略目標,與實現海南“十三五”規劃,與“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無縫對接。政府將會不斷加大支持民間投資發展的力度,調整、優化民間投資的結構,為民間投資創造更加寬松的環境、更加廣闊的領域。去年,我省穩步推進省域“多規合一”改革、去庫存、“兩個暫停”等工作,取得顯著成效。有人認為,“兩個暫停”阻礙了社會資本的流入,這是沒有根據的。據統計,今年前兩個月我省民間投資近245億元。投資永遠需要提早布局,占得先機。
習近平總書記在海南考察時提出殷切希望:“海南作為全國最大經濟特區,后發優勢多,發展潛力大,要以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為總抓手,闖出一條跨越式發展路子來,爭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范例,譜寫美麗中國海南篇章。”
方向明確,前景美好。文章怎么做,大戲怎么演,故事怎么講,都有賴于我們以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決心去干,在跨越式發展的路上高歌猛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