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秋生
從“丁義珍式窗口”說開去
文/李秋生
近期熱播的反腐電視劇《人民的名義》亮點紛呈,好評如潮。劇中的光明區信訪局大廳刻意設計了一種十分低矮,只有1米左右高的信訪窗口,目的是讓來訪者蹲著說話,長話短說,有話難說。這種窗口被稱為“丁義珍式窗口”。
我認為,世界上一切人造的景觀和建筑都是有靈魂的,因為它反映了人類的思想。從“丁義珍式窗口”看過去,我們能看到什么呢?
首先看到了反仆為主。一些政府官員盡管每日每時口口聲聲說自己是人民公仆,但他們內心深處從沒有一天真的把人民看成是主人,把自己當成仆人,而是把自己當成主人,把人民當成仆人。“丁義珍式窗口”就是一個最生動的寫照。在他們這些人眼里,人民有求于他們,他們是父母官,是救世主,人民有什么訴求,當然成不了座上賓,只配在1米高左右的窗口邊與他們對話。想一想,早在兩千多年前,思想家、教育家孟子就道出了“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深刻道理,而歷史車輪向前滾動了兩千多年,一些披著“馬列主義外衣”的官員居然還視百姓為“賤民”,這不能不讓人唏噓不已,震驚不已!
其次看到了隱藏腐敗。在當前日益深化的反腐敗斗爭中,人們學到了許多新的詞匯,“秘書幫”、“石油幫”、“煤炭幫”、“山西幫”、“塌方式腐敗”等。在現實生活中,有許多腐敗現象上下聯系,盤根錯節,錯綜復雜。人民群眾信訪中的若干問題,看起來是發生在下面基層的事情,但實際上深究起來與上面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靠山”在上面,“保護傘”在上面,深層腐敗在上面,這是基層群眾信訪之所以不受待見的一個最根本原因。你要上訪嗎?好!先讓你彎下腰來,給你一個下馬威,讓你尊嚴、底氣、信心盡失。然后讓你趴下講話,血壓升高,心慌氣悶,被迫長話短說,甚至語無倫次。你受不了走人,更好,誰叫你“不安分守己”,“不老老實實”在家呆著,跑到這里“犯上作亂”。
還看到了權力失控。在一個人民當家作主的國度,公然出現了“丁義珍式窗口”,這不是戲說。《人民的名義》播出后,觀眾接二連三地“對號入座”,竟然發現了多家“丁義珍式窗口”:鄭州市社會保險辦事大廳、寶雞南站公安制證室窗口、江西吉安房管局房產交易中心、福建省惠安縣中醫院某交表窗口、沈陽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掛號窗口等等,都被圖文并茂地在網上曝光展示。還有不少恐怕還“養在深閨人未識”。
有些地方,雖然沒有“丁義珍式窗口”,但有關做法與“丁義珍式窗口”可以說是異曲同工,同出一轍。湖北省黃石市不動產登記中心辦證窗口因一號難求問題最近被查處,引發群眾一片叫好聲。不知出于什么“科學規律”,該窗口每天只發50個號,哪怕沒到下班時間,工作人員無事可干,上網聊天,椅上呆坐,辦公窗口白白空在那里,也堅決不多發一個號。為此,急于辦事的市民一號難求,每天不得不凌晨兩三點就趕到黃石市不動產登記中心排隊等號。這種濫用職權,服務意識嚴重喪失的限號行為與“丁義珍式窗口”有什么根本區別?
還有些地方,表面上沒有什么“丁義珍式窗口”,也沒有類似行為,但在一些官員心中,卻藏有一個“丁義珍式窗口”,這“長”在人心中的“窗口”,應該是更堅實,更牢固,更徹底,更難以鏟除的吧?
“丁義珍式窗口”的危害顯而易見。它直接影響了基層矛盾與問題的解決,嚴重挫傷了人民群眾對黨和人民政府的感情,掩護隱藏了大量腐敗問題和作風問題,客觀阻礙了我們改革開放和實現中國夢的步伐。
“丁義珍式窗口”的存在,反映了我們內部有腐敗,作風有問題,制度有缺口。
當今社會,改革開放勢不可擋,存在“丁義珍式窗口”完全是怪事一樁。如何使“丁義珍式窗口”徹底鏟除,不復存在?我以為,必須從以下方面著手:
首先,從制度上解決問題。要真正把權力關進“籠子”,使掌握權力的人無法輕易地把公權變成私權。
其次,從選拔上解決問題。領導干部選拔要力求公正透明,進一步擴大公推公選范圍,選拔條件公開,考試成績公開,個人財產公開,群眾評議結果公開,領導票決結果公開。同時在考試內容上要改革,要創新,要增加群眾意識、廉政心理測試內容。
再者,從監督上解決問題。干部監督工作要徹底打破“一把手”上面管不到,下面管不了的真空狀態,徹底改變同級監督體制,地方、部門“一把手”由上級紀委部門垂直監督;中紀委巡視組巡視常態化,對全國范圍內領導官員24小時實施空降巡視;干部監督要采取“雷達式全程監督”方式,精準監督幾個方面多管齊下,就會使“丁義珍式窗口”無立足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