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利津縣第三實驗幼兒園 單培培
一次偶然的食品安全教育
山東省利津縣第三實驗幼兒園 單培培
有一天,有一個小朋友帶了零食來幼兒園,我悄悄地告訴他把零食收起來,沒想到第二天就有四、五個小朋友帶了零食,接下來的幾天里帶零食的現象愈演愈烈。孩子們在零食的誘惑下不能集中精力參與活動,甚至因為爭搶零食打架。對零食的偏愛妨礙到孩子們中午的進餐。零食雖然看起來五花八門、吃起來香甜可口,但單一的營養根本滿足不了孩子們的生長需求,況且總是有食品安全隱患在其中。
面對這種情況,我覺得這是進行食品安全教育的一個好時機,于是著手進準備。
首先,我和孩子們就“孩子們為什么喜歡吃零食?”的話題展開討論。孩子們紛紛發言:“零食很好吃”“酸甜可口”“五顏六色”……瞧瞧這一條一條的理由,足見零食的誘惑!接著,我們討論“零食吃多了會有什么危害?”大多數孩子都有貪吃的經歷——“吃多了會肚子疼”“牙齒長蟲子”“吃多了會發胖,新裙子就穿不上了”……
很多零食存在色素、防腐劑、鹽分、糖分超標的問題,我們以孩子們帶來的零食為例,講解日常生活中一些鑒別假冒偽劣食品的方法和經驗,特別介紹了幼兒喜歡吃的冰激凌、方便面、香腸、糖果、巧克力等一些小食品的鑒別方法——幫助幼兒認識防偽標志、食品衛生批準文號、食品標簽等;讓幼兒學會辨認過期食品、偽劣食品、變質食品等不合格食品;教會孩子們查看食品的生產日期及有效期。
此外,我們還討論了“零食帶到幼兒園會產生什么麻煩?”,幾個攜帶過零食的孩子主動分享了經歷:“小朋友們會圍著我,讓我都透不過氣了”“丁丁和凡凡還因搶食打了一架”“活動時我總想著口袋里的零食”……
零食的誘惑很大,我們也不可能完全禁止孩子們吃零食,但我們可以幫助他們做到不貪吃,吃合格的、衛生的食品。孩子們年齡尚小,自制力差,這方面需要家長和老師的共同監督和引導。
教 育 感 言

要讓偶發事件發揮出教育價值,教師要具有專業的理論修養、敏銳的觀察能力以及靈活應變的教育智慧。在發現“幼兒頻繁帶零食”后,及時抓住教育契機,引導幼兒層層遞進地討論、交流和思考,讓轉瞬即逝的偶發事件充分發揮出教育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