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 雯
武漢市政工程設計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
解決橋頭跳車問題的探討
石 雯
武漢市政工程設計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
“橋頭跳車”問題已經成為普遍的橋梁病害,不僅對行車舒適性、安全性有較大不良影響,還可能會影響橋梁結構的使用壽命。本文針對此病害分析了較為常見的處治方法,根據常見方法的不足,提出一種解決“橋頭跳車”問題的新方法。新材料的使用及結構的調整,對于“橋頭跳車”的病害有顯著的改善。
橋頭跳車處治方法
“橋頭跳車”是近年來較為普遍性的橋梁工程病害之一。主要是由于橋梁結構一般采用樁基礎或者較強的擴大基礎,其運營期的沉降量與臺后道路路基的沉降量相差較大,超過某一限值后,汽車經過該路橋銜接段時車輪會產生上下顛簸振動的現象。研究表明,二者的沉降差在超過1.5cm后,橋頭跳車的現象就會讓司機和乘客明顯感覺到不適。
“橋頭跳車”輕則使車輛通過時產生跳動和沖擊,對橋梁結構和路面結構造成附加的沖擊,重則可能會導致車輛失控進而發生交通事故。另外,在跳車段的結構受到損壞后,對路橋銜接處后期的維修養護不僅會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而且還會產生不良的社會影響。針對橋頭跳車問題,國內專家學者也進行了相應的研究,提出了一些處治方法,現按處治原理大致歸類為四種,如下表所示:

“橋頭跳車”的主要處治方法
其中,以提高路基填土壓實度、換填級配碎石、搭設橋頭搭板這幾種方法最為常見,也是代價最小、效率最高的處治辦法。
武漢,地屬長江沖洪積階地,此地橋梁多處于湖積區,地層中填土、淤泥、黏土等軟土疊加厚度大,造成了臺后土壤含水量高,強度低,壓縮性大、力學性能較差的特點,極易發生不均與沉降。而且,作為一個飛速發展的城市,武漢的工程項目施工周期短,施工條件較差,土層自身的壓縮沉降完成之前,就已經通車運營,所以“橋頭跳車”現象尤為嚴重。
武漢地區針對“橋頭跳車”現象采取的主要措施是設置6~8m長、35cm厚的臺后搭板,搭板用錨筋與橋臺牛腿鉸接,搭板下設45cm水泥穩定碎石層,在路橋過渡段以下至橋臺承臺以上范圍內用級配碎石換填,分層換填確保壓實度指標。具體做法如下圖所示。

臺后搭板及填土示意圖
搭板的設置緩解了路橋銜接段的沉降量突變,墊層和級配碎石層也避免了搭板的過大變形,防止搭板受力不均、板下脫空導致的開裂破壞。該做法是從減小路基壓縮變形及平緩過渡沉降差兩個方面減輕“橋頭跳車”現象,具有施工難度小、工法常規、費用低等優點,對“橋頭跳車”現象也能起到實質性的緩解作用。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臺后填土受自身土壓力及外荷載的作用,會沿著土體破裂面發生側向滑移;而且,受氣候變化、干濕循環的影響,臺后填料的壓實度易發生變化,加上排水不良,雨水滲入填料中,會導致填料松散變形;最終還是會因為變形量過大,出現跳車現象。因此,急需提出一種能長期控制沉降差,受環境變化和荷載變化影響較小的處治方法來解決“橋頭跳車”問題。
3.1針對常規方法填料壓實度難以保證,在較大外荷載及土壓力作用下發生側向滑移的問題,可采用氣泡混合輕質土代替級配碎石。
氣泡混合輕質土是將原料土、固化劑、發泡劑水溶液制備的泡沫按照一定比例充分混合、攪拌后形成的輕型填土材料。氣泡混合輕質土的容重可在5~16KN/m3,抗壓強度可達0.3~10Mpa。除了具有輕質高強的特點之外,氣泡混合輕質土還具有以下優勢:
(1)整體性良好,與主體結構結合緊密,無須設置界隔縫和透氣管。
(2)具有低彈減震性。氣泡混合輕質土,顧名思義,土料與氣泡拌和后,新材料封閉孔隙較多,這使其具有較低的彈性模量,受力后變形較小,因此其對沖擊載荷具有良好的吸收和分散作用。
(3)耐水性。現澆氣泡混合輕質土吸水性較小,含有相對獨立的封閉氣泡及良好的整體性,無現滲水現象,兼具防水效果;不僅自身具有較強的耐久性,主體結構物的耐久性也在其保護下得到增強。
另外,氣泡混合輕質土在工地上可制備后直接泵送澆筑,可實現全機械化作業,施工速度快,造價低,并且安全環保,避免了環境污染和消防隱患。
因此,在臺后回填氣泡混合輕質土不僅能減小臺后土壓力,減小橋臺水平位移,幾乎沒有土體自身的變形滑移,在自重及車輛荷載的作用下,沉降變形小,避免了橋頭跳車現象,大大減少路面維修頻率,增加了行車舒適性和安全性。
城市道路臺后回填一般推薦采用設計容重不大于6.5kN/m3,抗壓強度(28天)不小于0.7MPa的氣泡混合輕質土材料。
(4)針對漸變段較短,不足以平穩過渡沉降差的問題,建議在8m搭板后增設兩塊長5m,厚50cm的墊板,首塊墊板與搭板搭接段長2m。搭板及墊板范圍下的氣泡混合輕質土內滿布單層間距100mm的鋼筋網片,用來過渡搭板及墊板與氣泡混合輕質土之間的剛度變化,防止了搭板及墊板變形過大產生的破壞。通過總長近20m的臺后處治,道路與橋梁銜接處基礎剛度實現了平順漸變,沉降差可控制在1cm之內,“橋頭跳車”現象可得到顯著的改善,并且改善效果能長期維持。具體做法,如下圖所示:

臺后搭板及填土新做法示意圖
相比采用其他方法改善路基性質,本文中提出的新方法,具有工法簡單、施工速度快、造價低、效果顯著、安全環保還能提高整個橋梁結構耐久性的優點,推薦在軟土地區廣泛使用。
處治“橋頭跳車”現象的方法有多種,本文中只是針對常規做法在材料和規模上做出了一定的改進,采用了氣泡混合輕質土這種新型材料,并將搭板及墊板的結構做出了微小的調整,降低了施工的成本,簡化的施工工序,并在解決“橋頭跳車”問題上有顯著的成效,推薦在橋臺埋置深度不高的軟土地區使用。
但是遇到復雜的地質情況,或者不良土層過厚等情況下,應分析現場的實際情況,因地制宜,綜合考慮,采取適宜的設計和施工方法。
[1]丁武洋,劉強,劉化學.橋頭跳車原因分析,狀況評定及處治技術探討[J].路基工程.
[2]魯明,上海城鎮主干道橋頭搭板優化設計[D].武漢理工大學.
[3]張輝泉,湯光祥等.橋頭搭板防止橋頭跳車的幾個問題探討[J].土基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