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玉貴,孔麗煒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會計學院,浙江杭州310018)
大數據驅動的預算管理優化策略
郝玉貴,孔麗煒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會計學院,浙江杭州310018)
在政府推動下,管理會計迅速發展,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傳統全面預算管理效率低、準確性差、分割獨立的弊端也在實際應用過程中逐漸暴露出來。大數據的出現為全面預算管理注入新的活力,且隨之帶來了一條新的發展思路和實踐模式。在大數據驅動下,文章采用規范研究的研究方法,將10個最熱門的大數據技術嵌入到全面預算管理的各個流程中,提出相應的優化策略,并提出現階段的不足,期望在后續企業進行預算管理工作時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預算管理;大數據;策略;管理優化
2001年4月、2002年4月,財政部相繼頒布《企業國有資本與財務管理暫行辦法》和《關于企業實行財務預算管理的指導意見》,要求企業實行財務預算管理制度,進而指出應實行包括財務預算在內的全面預算管理。2009年7月,《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開始實行,其中第33條指出,預算控制要求企業實施全面預算管理制度,明確各責任單位在預算管理中的職責權限,規范預算的編制、審定、下達和執行程序,加強預算約束;2010年7月底,《企業內部控制應用指引第15號——全面預算》正式出臺,大致從預算編制、預算執行和預算考核這幾方面突出強調了發揮預算管理的重要性。2011年,國資委頒布《關于進一步深化中央企業全面預算管理工作的通知》,著重強調了全面預算管理在企業發展中的重要性,表明我國全面預算管理在國有企業進入規范階段。2014年10月,財政部印發了《關于全面推進管理會計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了全面推進管理會計體系建設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主要目標、主要任務和措施以及工作要求。上述政策的實施標志著政府大力支持管理會計的發展,重視預算管理的概念并付諸實施。
全面預算管理,是利用預算對企業內部各部門、各單位的各種財務、非財務資源進行分配、考核、控制,以便有效地組織和協調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完成既定的經營目標。全面預算管理越來越被認同,認為其有助于企業落實發展戰略、優化資源配置、增強集團管控、提高經營效益。然而,傳統全面預算管理在我國發展得比較晚,在實際應用過程中,效率低、準確性差、分割獨立的弊端逐漸暴露。隨著企業經營環境的改變,國內學者對全面預算管理的研究不斷豐富,逐漸向信息化方向靠攏。
于增彪[1]主持的《管理會計應用與發展典型案例研究》研究小組,提出預算管理系統由編制、執行、計量、分析、報告、獎懲、鑒證(內部審計)和計算機支持等八模塊構成。余薇、孟昊[2](2012)結合時代背景,提出我國全面預算管理面臨的挑戰及創新措施。程平、范珂[3](2015)將大數據與云會計結合,構建了企業全面預算管理框架的模型。曹納(2015)[4]在信息化普遍應用的環境下,研究了企業全面預算管理的新模式、基本特點和重要意義。李羨、尹鈞惠(2016)[5]建立了大數據時期基于云計算的企業全面預算管理體系,進一步提出了預算編制、執行以及評價的工作組織方法。
通過對國內學者的研究發現,企業環境的變化會導致不確定性的增加,企業的預算管理模式也會隨之發生變化。傳統企業全面預算模式往往按部門為單位,獨立預算,但在大數據背景下,企業擁有大量的交易數據、運營管理數據以及供應商數據,往往蘊含著難以估量的信息資源,將大數據與全面預算管理結合,企業可以有效獲取和處理各類信息,創造更多的機遇。
全面預算管理的流程可概括為以下6個步驟:(1)戰略目標設定;(2)預算目標分解;(3)編制預算方案;(4)監控預算執行;(5)預算反饋分析;(6)實施預算考核。這6個步驟中可能存在的問題如下:
全面預算管理與企業發展戰略相脫節。蔡世鳳[6](2006)指出,在企業發展戰略尚不明確的情況下,實行全面預算管理,容易導致企業只看重短期經濟效益而忽略長期經營目標,從而不利于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同樣,一旦缺乏強有力的預算支持,企業發展戰略就會成為泡沫,無法繼續進行。一方面,若預算缺乏戰略引導,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和價值則難以體現,另一方面,戰略的進行需要預算的支持,二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然而,各期編制的預算指標很難相互連接,致使短期預算指標與長期發展戰略極可能脫節,無法達到預期的成效。
全面預算管理組織架構不合理,過于依賴財務部門。曲春艷、劉宏敏和于凌燕[7](2010)指出,財務部門在預算編制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但并非是僅僅由財務部門獨立完成的。財務部門應站在專業角度,為各部門、各環節的預算提供建議,再匯總和分析,并不是取代具體的部門完成預算的編制。全面預算管理實際上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關乎到企業各個部門,一些企業過于依賴財務部門,沒有綜合協調各個部門,使加強預算管理的壓力不能有效地傳遞到每個部門和管理的各個環節,很難解決預算管理過程中的矛盾和問題,容易形成各自為政的局面。
全面預算管理缺乏必要的信息化支撐。全面預算管理過程涉及到的信息多種多樣,包括財務、業務、市場等相關信息,僅僅依賴人工操作無法對其進行及時有效地獲取和分析,需要信息化支撐。王芳[8](2008)指出,沒有必要的信息化手段支持,會直接導致全面預算編制的周期過長、效率低下,此外,大量的人工操作也較容易導致相關信息的不準確,從而影響企業決策的科學性與時效性。
全面預算管理執行過程無法實時監控。企業預算一般圍繞總預算來進行編制,對各個環節的分解數據缺乏統一規劃,導致全面預算管理的執行過程難以得到及時有效的跟蹤監測,無法全過程監控。鐘勝輝[9](2015)指出,由于企業預算管理過程監控缺乏有力的科學手段,相關制度有待進一步完善,對預算流程的執行過程不能做到實時跟蹤監測,往往以事后控制為主。
全面預算管理事后分析受局限。一般由企業的財務部門直接負責預算的具體編制和方案的執行,預算事后分析也局限在對財務數據的對比上,其他業務部門參與度不高,難以找出問題的根源,無法及時有效改進預算方案,從而大大降低了預算的權威性和指導作用,影響預算的可操作性。鐘勝輝[9](2015)指出,若其他部門沒有積極參與整個預算過程,僅依賴財務機構,對于預算政策的執行所起的作用十分有限,從而制約了預算執行的有效性。
全面預算管理缺乏有力的績效考核和激勵措施。吳麗蓉[10](2008)指出,期末的預算考評和激勵不到位可能導致相關部門和員工對執行預算的積極性不夠高,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第一,預算目標的責任主體不明確,考核和評價無從下手;第二,績效考核一般都是定性分析,缺乏量化的分析指標;第三,績效考核缺乏激勵措施,相關參與者積極性低,這可能導致預算執行力下降和預算管理目標的虛化。
概括來說,傳統全面預算管理流程存在的問題有以下幾個方面:與企業發展戰略相脫節;組織架構不合理,過于依賴財務部門;缺乏必要的信息化支撐;執行過程無法實時監控;事后分析受局限;缺乏有力的績效考核和激勵措施等。導致這一系列問題的原因主要有:我國企業開展全面預算管理的時間尚且比較短暫;關于新時代背景下企業全面預算管理的研究較少;國內企業全面預算管理的意識相對淡薄,且大多數僅停留在財務預算上;管理會計領域缺乏高端人才等。在實際應用過程中,傳統全面預算管理容易表現出效率低、準確性差、分割獨立的不足,需要進行下一步的優化。
知名咨詢公司Gartner Group表示,大數據作為企業的信息資產,具有規模大、增長快、結構復雜等特點,應以創新的數據處理方式發揮作用,使企業具有較好的決策力、流程優化力和內部查錯力;另一家管理咨詢公司McKinsey Company則認為,大數據是數據的集合,且目前人們無法用現有的軟件工具對集合的內容進行合理有效的采集存儲和分析整合;而日本野村綜合研究所(簡稱NRI)的大數據專家則指出,大數據其實是用現有的所有技術都不易管理的大量數據的集合。
綜合這三個定義,大數據的定義雖沒有標準答案,但本質是一致的,即:大數據既不是新產品,也不是新技術,大數據是迎合信息化高速發展的時代所呈現的一種新現象,它直接加快了社會創新和變革的步伐,催生出更多的新產品和新技術。
IBM提出大數據的“5V”特點:Volume(大量)、Velocity(高速)、Variety(多樣)、Value(低價值密度)、Veracity(真實性)。
大數據技術,是指從林林總總的數據中,迅速獲取有價值信息的能力。隨著大數據分析市場飛快發展,迅速運用到各個領域當中,根據美國一家技術和市場調研公司Forrester Research發布的指數,最熱的十個大數據技術如表1所示。
結合大數據與全面預算管理,將大數據技術嵌入到預算管理的各個流程中,提出對應的優化策略,可取長補短,有效解決傳統預算管理存在的弊端。

表1 大數據技術及其解釋
結合全面預算管理的6個步驟,可采用的大數據技術如表2所示。

表2 全面預算管理流程與大數據技術關聯表
在此基礎上,提出大數據下企業全面預算管理的策略。
全面預算策略同企業戰略發展目標息息相關。硬件和軟件解決方案逐步成熟,很多公司運用NoSQL數據庫、搜索和知識發現這兩項大數據技術來收集海量數據,利用數據預處理對原始數據進行預先處理和篩選,利用預測分析來訓練模型、優化模型,把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中的項目投資、融資和現金流控制、資源配置等關鍵戰略要素都納入管理體系,通過有效的管理策略和戰略目標設定管理,以確保企業的宏觀方向和日常運營符合企業的戰略目標,從而增強企業的戰略意識和戰略管理能力。企業戰略目標既是全面預算管理的起點,也是全面預算管理的最終歸宿,處于核心地位。
全面預算管理策略是一種財務管理方法,具體而言是通過資源的配置確保資源的高效利用。通過大數據背景下的軟件流式分析,全面預算管理對多個高吞吐量數據源進行實時清洗、聚合和分析,并通過數據可視化技術顯示各種數據源,從而完成精確細致的預算目標制定和任務分解,于是各個業務部門都分配到了一定的企業資源,再利用事中跟蹤監管即時修正目標,從而保證資源得到充分利用。對預算目標進行分解,一方面保證了預算管理的控制功能,另一方面也落實了企業戰略,且與各責任主體的經營活動實現對接,最終達到使企業增值的目的。
借助大數據背景,對預算數據進行整理編制,通過數據可視化技術對各類型數據源進行顯示,通過數據整合,對數據源進行清洗、裁剪,并共享多樣化數據來加快數據分析,并按規定格式申報審批。具體措施如下:(1)自下而上逐層提交預算編制報表,且在信息化平臺系統內部設置上報及審批模板,從而保證預算編制的統一性和規范性,避免數據的沖突和錯誤;(2)對于上級部門,通過信息系統的內置功能,可以完成網上審批和批量審批,同時提供檢查和審核功能,幫助管理人員核實預算,由此大大提升預算審批效率。
企業預算目標執行和監控同樣需要大數據來實現,具體可以通過ERP系統來操作。首先,對企業的資源流做進一步整合,將企業生產、銷售、流通、財務、人力等各部門集成在同一個信息平臺之內,實現數據共享和數據批量化、全面化處理,數據信息更及時、有效。其次,企業將預算方案輸入ERP平臺,并通過系統內置的預算管理功能如采購預算、投資預算、固定資產預算等對企業預算執行情況進行跟蹤監控,經由數據比對差別觸發預算預警機制,從而找到問題,達到監控預算執行的目的。
預算分析是企業生產經營實際效果同預算目標之間的數據對比,主要通過信息系統內的功能設定完成。利用數據校驗技術,對分布式存儲系統和數據庫上的海量、高頻率數據集進行數據校驗,并消除非法數據,填補缺失。整個預算分析的流程大致如圖1所示。

圖1 預算分析的流程
預算反饋分析不能僅僅局限在對財務數據的對比上,相關業務部門通過大數據平臺得到結果后,應及時改進預算方案。
這一點主要通過全面預算管理的“預算考核”環節來實現。大數據下的公司績效考核依托企業信息平臺的預算考核體系,通過數據可視化技術對各類型數據源進行顯示。在信息系統中,所有數據都是公開和客觀的,有公平、公開、公正的特點,預算考核徹底透明化,有利于企業員工形成良性競爭機制,提升員工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進而確保企業發展活力和健康成長。
大數據優化了企業全面預算管理流程,企業全面預算管理依據大數據技術達成管理職能,使該管理模式更加準確、高效、公平、協調。
為了解決傳統預算管理存在的問題,文章結合大數據與全面預算管理,將10個最熱門的大數據技術嵌入到全面預算管理流程中,并提出優化策略。結果表明,在大數據驅動下,對預算管理各個流程進行策略的探討,能合理有效地化解以前預算管理中的不足,企業全面預算管理流程將進一步得以優化。這也意味著,在大數據背景下,全面預算管理能促使企業統一各部門,優化資源配置,協調各部門,達到共同目標,從而帶來更大的商業價值。
雖然借助大數據技術能為企業全面預算解決不少問題,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基于此,提出以下建議:(1)重視企業全面預算管理的數據安全性,確保企業內部資料不外泄;(2)壯大大數據的專業隊伍,加快開展企業內部全面預算管理的溝通學習,逐步向信息化方向靠攏;(3)重視企業大數據預處理階段的發展,規范預算數據處理方法,加強數據可用性,提高數據質量;(4)加快建設全面預算信息化平臺,加強全面預算管理過程管控,持續跟蹤各預算主體的進展,及時發現經營問題,充分發揮企業各職能部門的作用。
大數據時代是一場信息大變革的時代,大數據技術對企業全面預算管理的發展也起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是未來管理會計發展之必然趨勢。
[1]于增彪,梁文濤,2002.現代公司預算編制起點問題的探討——兼論公司財務報告的改進[J].會計研究(3):18-23,65.
[2]余薇,孟昊,2012.信息時代下我國企業全面預算管理的創新研究[J].會計之友(19):58-60.
[3]程平,范珂,2015.大數據時代基于云會計的集團企業全面預算管理[J].會計之友(18):110-113.
[4]曹納,2015.信息化背景下企業全面預算管理策略探討[J].財會通訊(23):70-72.
[5]李羨,尹鈞惠,2016.大數據時代下基于云計算的企業全面預算管理體系建設[J].商業會計(17):67-68.
[6]蔡世鳳,2006.我國企業實行全面預算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財會月刊(2):50-51.
[7]曲春艷,劉宏敏,于凌燕,2010.全面預算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S1):197.
[8]王芳.企業集團全面預算管理研究[D].廈門大學,2008.
[9]鐘勝輝,2015.企業全面預算管理問題探究[J].財會通訊(23):121-122.
[10]吳麗蓉,2008.我國企業實施全面預算管理的有關問題探討[J].財會研究(20):41-42.
(責任編輯:D 校對:T)
F275
A
1004-2768(2017)10-0130-05
2017-08-07
郝玉貴(1972-),男,河南伊川人,博士,杭州電子科技大學會計學院教授,研究方向:審計、管理會計;孔麗煒(1992-),女,浙江杭州人,杭州電子科技大學會計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審計、管理會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