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賢玉++羅心平++趙萌++張惠云++武瑞瑞++張翠仙++趙秀華++胡朝斌++張發明
摘 要 對采自6個不同地點的8份羊奶果資源果實樣品進行綜合性狀比較,同時利用HPLC方法測定了樣品中6種有機酸含量。結果顯示:不同資源和不同栽培地點的羊奶果果實綜合性狀差異顯著;8份樣品有機酸含量范圍分別為酒石酸0.04~0.55 mg/kg、蘋果酸12.11~27.71 mg/kg、檸檬酸1.59~5.21 mg/kg、富馬酸0.7~1.41 mg/kg、沒食子酸0.40~0.56 mg/kg、琥珀酸0.00 mg/kg;不同資源和不同栽培地點的羊奶果果實有機酸含量差異顯著。實驗結果表明,資源及栽培環境對羊奶果果實綜合性狀及有機酸含量有顯著影響。
關鍵詞 羊奶果 ;資源 ;綜合性狀 ;有機酸
中圖分類號 S667.9 文獻標識碼 A Doi:10.12008/j.issn.1009-2196.2017.10.002
Comparison of Organic Acids and Comprehensive Characteristics of
Elaeagnus conferta Fruits from Different Resources and Locations
GAO Xianyu1) LUO Xinping1) ZHAO Meng1) ZHANG Huiyun1)
WU Ruirui1) ZHANG Cuixian1) ZHAO Xiuhua2) HU Chaobin2) ZHANG Faming1)
(1 Institute of Tropical and Subtropical Economic Crops, YAAS, Baoshan, Yunnan, 678025;
2 Yuanyang of Agricultural Bureau, Yunnan, Yuanyang, 662400;)
Abstract Fruits of eight accessions of Elaeagnus conferta germplasm were sampled from six different sites to compare their comprehensive characteristics, and to determine their contents of six organic acid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fruits of different accessions of E. conferta collected from various sites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in comprehensive characteristics, and that the fruit samples of the eight accessions contained tartaric acid 0.04~0.55g/kg, malic acid 12.11~27.71g/kg, citric acid 1.59~5.21g/kg, fumaric acid 0.7~1.41g/kg, gallic acid 0.40~0.56g/kg, and succinic acid 0.00g/kg. The organic acids contents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in the fruits of different accessions collected from different locations. This proved that E. conferta germplasm resources and their cultivating locations gav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impact on the comprehensive characteristics and organic acids contents of E. conferta fruit.
Keywords Elaeagnus conferta ; resources ; comprehensive characteristics ; organic acids
羊奶果(Elaeagnus pungens Roxb)為胡頹子科胡頹子屬常綠直立灌木,主要分布于中南半島、印度尼西亞、印度、尼泊爾。中國廣西、福建等地也是其產地[1]。云南羊奶果主要分布于臨滄市永德縣、德宏州、保山市、紅河州及西雙版納等州市的熱帶亞熱帶低熱河谷地區。羊奶果在國內成熟時間為2~3月,云南產區成熟期為3~4月,此時正直國內水果淡季,其果實鮮紅、營養豐富,既可鮮食、也可藥用或加工成各類農副產品,具有較高商品性[2]。因其管理粗放且產值較高,近年在臨滄市永德縣開始規模化栽培,且近3年平均價格均在15元/kg以上。
有機酸廣泛存在于各類植物中,是植物果實風味、成熟度、耐貯性及加工性等特性的重要指標。目前,國內對蘋果、梨、桃、葡萄、桑葚、黃皮、芒果、荔枝和火龍果等水果的有機酸組分及含量均有相關報道,而對羊奶果僅有其果實的綜合性狀評價[2]、主要類胡蘿卜素組分及含量[3]、營養成分測定[4]和根中三萜苷元的含量等[5]少量報道,對果實有機酸組分及含量測定則未見報道,因此本文對收集到的8份不同資源和栽培地點的羊奶果進行了果實綜合性狀及有機酸含量的分析測定,以期為羊奶果資源的開發及利用提供參考。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1.1.1 試驗材料
8份不同資源和栽培地點的羊奶果樣品分別采自云南省農科院熱經所種質資源圃、云南省保山市隆陽區潞江鎮芒棒村、莫卡村和崗黨村及德宏州芒市6個地點。endprint
1.1.2 儀器與試劑
1.1.2.1 儀器
JJ500精密電子天平(常熟雙杰測試儀器廠);0-200 電子數顯卡尺(桂林量具刃具廠);WYT-32型手持糖量計(泉州光學儀器廠);美國ThermoFisherscientificU-3000高效液相色譜儀;Thermo-U3000/3000RS DAD檢測器。TheromoFisherscientificChromeleon色譜數據處理系統;Eppendorf微量進樣槍;美國Millipore-DirectQ-8UV-R超純水儀;TP-214萬分之一天平(丹佛儀器有限公司);TGL-16aR高速離心機(上海安亭)。
1.1.2.2 試劑
藥品及標樣:H3P03(色譜純,美國Tedia,純度85%)。酒石酸(Tartaric acid)、琥珀酸(Succinic acid)、富馬酸(Fumaric acid),沒食子酸(Gallic acid),L-蘋果酸(L-Malicacid)、檸檬酸(Citric acid)有機酸標樣購自Sigma-Aldrich公司,純度99.5%以上。實驗室用水為自制超純水。
1.2 方法
1.2.1 采樣方法
每份資源隨機選擇5株樹,每株樹按東、南、西、北4個方向隨機采20~50個成熟果,每份樣品采樣量1~2 kg,所有樣品采摘后先進行冷藏,并且3 h內送回實驗室進行處理。
1.2.2 試樣處理方法
每份羊奶果資源隨機取果35枚果實參照國標(GB5009.157-2016)中樣品處理方法,進行處理。樣品液經0.45 μm水相膜過濾后待測。
1.2.3 試驗方法
1.2.3.1 果實綜合性狀測定
每份羊奶果資源隨機選取15枚果實進行單果重、果實長度、果實寬度、種子重、可溶性固形物、果肉重、可食率及果形指數等綜合性狀測定。
1.2.3.2 有機酸測定
色譜條件:AcclaimTH120C18色譜柱(4.6×250 mm,5 μm);紫外檢測波長為210 nm,柱溫30℃,進樣量為5 μL,以峰面積外標法定量。
流動相為:參照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有機酸測定(GB5009.157-2016)方法,為甲醇-0.1%磷酸水溶液(25∶75),等度洗脫,流速為1 mL/min。
標液配制:根據國標有機酸測定(GB5009.157-2016)中的方法進行配制,定容至刻度后,封口,作為標準貯備液,在4℃保存備用。使用前,根據實驗需要將此標準貯備液用流動相稀釋至適宜含量,以配制標準工作液和混合標準工作液。
試驗除標明外,均重復3次,用Excel和SPSS 13.0進行統計分析。
2 結果與討論
2.1 果實綜合性狀
2.1.1 果實感官性狀
將收集到的8份不同資源及栽培地點的羊奶果,經品嘗及目測,果實形狀為橢圓形;果肉顏色主要有紅及橙紅;風味為酸、澀,酸甜,微澀及甜。見表1。
2.1.2 羊奶果資源果實綜合性狀比較
從不同羊奶果資源比較發現:平均單果重為10.05~15.37 g,最大為云熱02,最小為云熱06;種子重為1.83~4.07 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為12.04%~14.29%,最高為云熱01,最低為云熱06;果肉重為8.21~10.61 g;可食率為72.11%~81.53%,最高為云熱06,最低為云熱01;果形指數為1.33~1.71。見表2。
從不同栽培地點進行比較發現:云南省農科院熱經所種質資源圃內的羊奶果,果大,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等綜合性狀均高于其他栽培地點的羊奶果;保山潞江鎮莫卡村的羊奶果綜合性狀中除可食率為最高外,其余性狀均為最小,平均單果重、種子重、可溶性固形物和果肉重分另為最高的65%、45%、84%和66%;德宏州芒市的2份羊奶果資源其綜合性狀則介于云南省農科院熱經所種質資源圃內及保山其他栽培地點的羊奶果之間。
2.2 有機酸組份及含量
2.2.1 有機酸組份定性分析
圖1、2分別是6種有機酸標樣色譜圖和羊奶果果實樣品色譜圖。
由圖1知,6種有機酸標準樣品在210 nm處出峰順序為:酒石酸(2.750 min)、L-蘋果酸(2.973 min)、檸檬酸(3.297 min)、琥珀酸(3.770)、沒食子酸 (4.177 min)、富馬酸 (4.427 min)。
由圖2知,羊奶果果實樣品中的5種有機酸在210 nm檢測條件下分離效果良好。
2.2.2 有機酸含量分析
8份羊奶果資源經HPLC檢測后發現(表3),6種有機酸中有5種被檢測出,含量大小順序依次為蘋果酸、檸檬酸、富馬酸、酒石酸、沒食子酸,琥珀酸未被檢測出。
不同資源比較發現,酒石酸(0.04~0.55 mg/kg),含量最高為云熱06,最低為云熱03;蘋果酸(12.11~27.71 mg/kg),含量最高為云熱01,最低為云熱08;檸檬酸(1.59~5.21 mg/kg),含量最高為云熱01,最低為云熱03;富馬酸(0.7~1.41 mg/kg),含量最高為云熱01,最低為云熱04;沒食子酸(0.40~0.56 mg/kg),含量最高為云熱06,最低為云熱07。云熱03、04和05果實中沒食子酸未被檢測出。
不同栽培地點比較發現,云南省農科院熱經所種質資源圃中栽培的羊奶果中蘋果酸、檸檬酸、富馬酸含量顯著高于其他栽培地點資源,其含量分別為德宏州芒市(云熱08)的2.3倍、為保山潞江鎮莫卡村的2.1倍、為保山潞江鎮崗黨村的2倍;保山潞江鎮莫卡村栽培的羊奶果中酒石酸、沒食子酸含量顯著高于其他栽培地點,酒石酸含量為云南省農科院熱經所種質資源圃(云熱03)的13.75倍,沒食子酸含量為德宏州芒市(云熱07)的1.4倍。德宏州芒市栽培的羊奶果資源中的有機酸含量則介于其他兩個栽培地點之間。endprint
3 討論與結論
3.1 討論
植物果實的色澤、外觀、風味等品質是決定植物果實經濟價值的重要因素。本次實驗結果顯示云南省農科院熱經所種質資源圃栽培的羊奶果,其平均單果重、可食率和可溶性固形物等綜合性狀最好,但風味偏酸、澀;德宏州芒市的羊奶果其次,風味酸甜均有;保山潞江鎮崗黨村、芒棒村和莫卡村雖為最后,但其風味甜,因此使其在保山地區仍具有一定的市場。
植物果實中大量存在的有機酸為蘋果酸和檸檬酸,但不同樹種果實中的有機酸類型差異較大。據報道顯示蘋果[6]、桑葚[7]中最主要的有機酸為蘋果酸、琥珀酸和檸檬酸;杏[8]、梨[9-10]、桃[11]、芒果[12]和火龍果[13]等果實中以蘋果酸和檸檬酸為主;荔枝[14-15]和葡萄[16]中則以蘋果酸和酒石酸為主。在葡萄及葡萄酒的研究中發現,酒石酸是葡萄酒中主要的酸味來源,琥珀酸主要來源于葡萄酒中糖分子的發酵作用,極少量來自于葡萄果汁所含谷氨酸的變化,是酒精發酵后的一種正常副產物[16]。本次試驗結果顯示,不同資源和栽培地點的羊奶果有機酸以蘋果酸和檸檬酸為主,琥珀酸則未檢出。在云南省農科院熱經所種質資源圃(云熱03)、保山潞江鎮崗黨村及保山潞江鎮芒棒村栽培的羊奶果中沒石子酸未被檢測出,是否與提取方法有關,還待進一步研究。
植物組織中有機酸組分及含量的高低由于植物種類和栽培環境的不同而存在顯著差異,也因此影響其果實風味及加工性等特性[7,16,18-19]。本次實驗結果說明,不同資源和栽培地點的羊奶果果實有機酸含量:云南省農科院熱經所種質資源圃中栽培的羊奶果其蘋果酸、檸檬酸、富馬酸含量顯著高于其他栽培點;保山潞江鎮莫卡村栽培的羊奶果中酒石酸、沒食子酸含量顯著高于其他栽培點;德宏州芒市栽培的羊奶果有機酸含量介于另外兩地之間。
3.2 結論
(1)資源類型及栽培地點對羊奶果果實的綜合性狀有顯著影響,且差異顯著。不同資源相比較:平均單果重云熱02>云熱01>云熱08>云熱07>云熱04>云熱03>云熱05>云熱06;可溶性固形物云熱01>云熱03>云熱04>云熱07>云熱02>云熱08>云熱05>云熱06;可食率云熱06>云熱02>云熱08>云熱04>云熱03>云熱05>云熱07>云熱01。不同栽培地點相比較:云南省農科院熱經所種質資源圃栽培的羊奶果在單果重、可溶性固形物等綜合性狀上優于德宏州芒市栽培的,更優于保山潞江鎮栽培的。
(2)羊奶果果實有機酸含量因資源類型及栽培地點不同而存在差異,且差異顯著。不同資源相比較:5種有機酸含量,酒石酸,云熱06>云熱02>云熱05、08>云熱04>云熱01>云熱07>云熱03;蘋果酸,云熱01>云熱04>云熱03>云熱05>云熱07>云熱02>云熱06>云熱08;檸檬酸,云熱01>云熱07>云熱08>云熱04>云熱05>云熱02>云熱06>云熱03;沒食子酸,云熱06>云熱01>云熱08>云熱02>云熱07;富馬酸,云熱01>云熱05>云熱08>云熱06>云熱03>云熱07>云熱02>云熱04。不同栽培地點相比較:蘋果酸、檸檬酸和富馬酸含量,云南省農科院熱經所種質資源圃(云熱01)最高。酒石酸、沒食子酸含量,保山潞江鎮莫卡村最高。
參考文獻
[1] 農業部發展南亞熱帶作物辦公室組. 中國熱帶南亞熱帶果樹[M]. 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1998:334-335.
[2] 張陽梅,袁志章,劉代興,等. 西雙版納羊奶果資源收集和評價初報[J]. 中國南方果樹,2015,44(3):98-102.
[3] 胡海濤,金曉琴,成龍平,等. 密花胡頹子果實主要類胡蘿卜素組分及含量分析[J]. 中國農業科學,2014,47(8):1 652-1 656.
[4] 朱 篤,徐 曲. 胡頹子果實營養成分的測定[J]. 江西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0,24(1):90-91.
[5] 楊 敏,張春鳳. 楊中林.HPLC法測定不同產地胡頹子根中三萜苷元的含量[J]. 中醫藥學報,2012,40(3): 91-93.
[6] 郭 燕,梁 俊,李敏敏,等. 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蘋果果實中的有機酸[J]. 食品科學,2012,33(2): 227-230.
[7] 喬 宇,呂輝華,吳繼軍,等. 不同品種桑椹中糖酸組成和甜酸風味評價[J]. 食品科學技術學報,2016,34(4):44-49.
[8] 陳美霞,陳學森,慈志娟,等. 杏果實糖酸組成及其不同發育階段的變化[J]. 園藝學報,2006,33(4):805-808.
[9] 姚改芳,張紹鈴,吳 俊,等.10個不同系統梨品種的可溶性糖與有機酸組分含量分析[J]. 南京農業大學學報,2011,34(5): 25-31.
[10] 姚改芳,楊志軍,張紹鈴,等. 梨不同栽培種果實有機酸組分及含量特征分析[J]. 園藝學報,2014,41(4): 755-764.
[11] 牛 景,趙劍波,吳本宏,等. 不同來源桃種質果實糖酸組分含量特點的研究[J]. 園藝學報,2006,33(1):6-11.
[12] 張娥珍,崔 素,辛 明,等. HPLC法同時測定不同種類芒果中10種有機酸的研究[J]. 食品科技,2014,39(3):276-280.
[13] 李 亞,王珠娜. 熱帶水果果肉 4 種有機酸反相高效液相色譜測定法[J]. 中國果樹,2011(4):44-47.
[14] 胡志群,王惠聰,胡桂兵. 高效液相色譜測定荔枝果肉中的糖、酸和維生素C[J]. 果樹學報,2005,22(5):582-585.
[15] 黃桂穎,白衛東,楊幼慧,等. 反相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荔枝肉中10種有機酸[J]. 現代食品科技,2009,25(5):568-570.
[16] 段云濤. 葡萄和葡萄酒中 9種有機酸RP-HPLC檢測體系的建立及其相關研究[D]. 北京:中國農業大學,2007.
[17] 陳虹穎,樊夢原,問亞琴,等. 幾個釀酒葡萄品種及品系的有機酸分析[J]. 中外葡萄與葡萄酒,2012(3):12-15.
[18] 問亞琴,張艷芳,潘秋紅. 葡萄果實有機酸的研究進展[J]. 海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27(3): 302-307.
[19] 陳虹穎,樊夢原,問亞琴,等. 幾個釀酒葡萄品種及品系的有機酸分析[J]. 2012(3):12-1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