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永州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 楊永
永遠在路上、堅持“零容忍”,奪取反腐敗斗爭壓倒性勝利
中共永州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 楊永
黨的十八大以來,永州市在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方面取得的成效,主要是五個方面:
對標看齊、上下貫通,壓緊壓實了“兩個責任”。出臺落實“兩個責任”的意見及追責辦法,制定黨風廉政建設簽字背書、責任報告、廉政談話實施辦法等規范性文件。建立了市委常委會定期分析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形勢制度,探索落實“兩個責任”的新途徑。全市問責落實“兩個責任”不力的領導干部124人。
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抓小切口帶來了大變局。全市共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3298起,給予黨紀政紀處分1008人,其中縣處級領導干部43人,各級黨員干部共上繳紅包禮金1316.33萬元。
堅持有案必查、有腐必反,以治標為治本贏得了時間。全市紀檢監察機關共立案4785件、給予黨紀政紀處分4973人(其中縣處級150人、鄉科級902人)、移送司法機關179人。全市9名潛逃多年的職務犯罪嫌疑人全部追回。
懲治“微腐敗”,推動了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全市各級各部門圍繞“五個100%”目標,扎實開展“雁過拔毛”式腐敗問題專項整治,共立案1148件,給予黨紀政紀處分819人,移送司法機關處理68人,通報典型案例429起,追繳資金8476.97萬元,清退群眾資金968.37萬元。
深化改革,嚴格管理,打造了一支紀檢監察鐵軍。通過實行“三轉”,落實“兩為主”“兩個全覆蓋”,主業更聚焦、主責更突出。加強鄉鎮紀委建設,推進縣鄉紀檢監察工作一體化管理。堅持刀刃向內,加強日常監督管理,全市共查處紀檢監察干部69人,給予黨紀處分58人、移送司法機關處理4人,有力維護了隊伍純潔性。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強調,“堅持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堅持重遏制、強高壓、長震懾,堅持受賄行賄一起查,堅決防止黨內形成利益集團。”報告提出的“三個堅持、一個堅決”,這是黨中央關于反腐敗斗爭的態度決心、方式方法、工作重點和目標任務的最新部署。
其中,“堅持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彰顯了黨中央在反腐敗斗爭問題上旗幟鮮明的態度,開弓沒有回頭箭,必須始終如一、堅如磐石;“堅持重遏制、強高壓、長震懾”,指明了反腐敗斗爭的方式方法,既要減存量,更要遏增量,發揮反腐敗斗爭的警示作用,懲治違法犯罪者,震懾心存僥幸者,教育大多數遵紀守規者;“堅持受賄行賄一起查”,突出了新時期反腐敗斗爭的重點,不僅要堅決查處受賄者,還要著力查處向黨員干部和國家公職人員行賄者,從源頭上筑牢黨員干部和國家公職人員違紀破法的堤壩;“堅決防止黨內形成利益集團”,表明了反腐敗斗爭的直接目標,就是要防止我們黨內出現脫離群眾、消極腐敗,以公權謀私利的利益集團,確保江山不易幟、政權不變色。
過去五年反腐敗斗爭成效有目共睹,但社會上也出現了諸如反腐敗差不多就行了,可以松口氣、歇一歇之類的說法,有的還認為“零容忍”的觀點過時了——這些觀點是錯誤的。
反腐敗斗爭永遠在路上、沒有休止符。習近平總書記在同中外記者見面時的講話中也再次強調,“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不能有任何喘口氣、歇歇腳的念頭。”對腐敗保持“零容忍”,是我們黨的一貫態度,任何時候都不會過時。
“零容忍”是形成反腐敗斗爭壓倒性態勢的重要前提。實踐已經證明,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關于反腐敗斗爭一系列決策部署是無比正確的。從提出“突出治標,為治本贏得時間”,到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打”,反腐敗上不封頂、下無禁區,一些過去認為不可能查處的領導干部紛紛落馬,一些過去認為不可觸碰的領域逐個被攻破,不敢腐的目標初步實現,反腐敗斗爭壓倒性態勢已經形成并鞏固發展,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逐步形成并持續向好。
“零容忍”是鞏固反腐敗斗爭壓倒性態勢的必然要求。五年反腐成效固然可喜,但形勢依然嚴峻復雜,黨內存在的思想不純、組織不純、作風不純等突出問題尚未得到根本解決,滋生腐敗的土壤還沒有徹底鏟除,有的只是暗中潛伏下來,一旦時機成熟,腐敗就會蠢蠢欲動、卷土重來。可以說,腐敗與反腐敗從來就是一場你死我活的斗爭,在反腐敗問題上,我們決不能有絲毫退讓、來不得半點松懈,必須始終保持反腐敗永遠在路上的堅韌和執著,保持堅如磐石的決心和毅力。
“零容忍”是奪取反腐敗斗爭壓倒性勝利的重要保證。十九大報告提出的“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三者是相輔相成、有機統一的,是反腐敗斗爭取得最終勝利的根本保證。“無禁區”主要反映在反腐敗的對象上,“紀律面前人人平等”,黨內沒有“鐵帽子王”,只要是共產黨員,不管職務高低、資歷深淺、黨齡長短,誰違反了黨紀,都要受到紀律處分。“全覆蓋”主要反映在反腐敗的范圍上,各個領域、部門、行業、層次的黨組織和共產黨員,都要接受黨的全面領導,接受黨紀的約束,違反黨紀就要付出相應的代價。“零容忍”則主要反映在反腐敗的時效上,不管是過去、現在還是將來,都要發現一起、查處一起,確保黨內任何時候都沒有腐敗的藏身之地。
黨的十九大對全面從嚴治黨、深入推進反腐敗斗爭作出了一系列新部署。永州市學習貫徹、深化落實十九大精神,堅持以“零容忍”態度深化反腐敗斗爭。永州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將深刻領會、融會貫通、抓好落實,以更加堅定的信念和無私無畏的勇氣,當好政治生態“護林員”,用擔當詮釋對黨和人民的忠誠。
拓寬渠道,開門反腐,力求問題線索“零遺漏”。充分運用舉報信、舉報電話等傳統手段和“清廉永州”微博、微信等新媒體,建設覆蓋紀檢監察系統的檢舉舉報平臺,為人民群眾參與反腐提供更快捷、更便利的條件,使紀檢監察機關反腐的“觸角”伸得更長、“探頭”擦得更亮。
突出重點,精準發力,實現腐敗現象“零發生”。從近些年永州查處的案件看,工程建設領域仍然是“重災區”,少數領導干部違規干預、插手工程建設項目的問題屢禁不止,尹小青、龔新智、吳起軍、柏菁等案無不如此。為此,我們將集中精力、集中時間,堅持一手抓整治、一手抓查處,著力解決工程建設領域的突出問題,為建設創新開放新高地、品質活力新永州提供有力保障。
依紀依法,重拳出擊,查處腐敗分子“零放過”。堅持力度不減、節奏不變,減少腐敗存量,重點遏制增量,嚴肅查處對黨不忠誠、陽奉陰違的問題;重點查處政治問題和腐敗問題通過利益輸送相互交織,在黨內培植個人勢力、結成利益集團的行為;堅決查處侵害群眾利益的腐敗問題。重點查處不收斂不收手,問題線索反映集中、群眾反映強烈,現在重要崗位而且可能還要提拔使用的領導干部,三種情況同時具備并且政治腐敗和經濟腐敗相互交織的是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