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經驗
破難攻堅三十六計
[發布者]河北省委組織部
[亮 點]新一輪“百日攻堅”
[舉 措]
河北省從4月份起啟動實施了新一輪為期三個月的“百日攻堅”行動,強力推進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兩個覆蓋”。
突出一個“準”字。結合中組部黨統系統工作標準,細化完善統計表格,組織各市對轄區內所有登記注冊的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再進行一次網格化精準排查,注重把新注冊的、前期摸排不到位漏統的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及時納入臺賬,對出現數據和人員變動的,動態登記更新。同時,堅持排查摸底工作常態化,實行按月通報、巡回抽查,對黨組織設立、黨員隊伍、流動黨員等信息進行動態管理,形成一套準確詳實、實用有效的黨建臺賬。
突出一個“實”字。對新成立的黨組織,及時跟進,加強聯系指導;對已建立的黨組織,指導落實好“三會一課”、組織生活會、民主評議黨員等基本制度;對聯合黨支部覆蓋單位過多的,堅持分類施策、優化設置,努力提升單獨組建率;對尚未組建黨組織的單位逐個做工作,做到應建必建、應建盡建。
突出一個“專”字。按照“省級示范培訓、市級重點培訓、縣級兜底培訓、鄉鎮經常性培訓”原則,分類分級、緊貼實際、統籌推進全省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黨組織書記、黨務工者業務培訓,提升黨建隊伍整體能力素質。
突出一個“嚴”字。強化督導檢查,嚴格責任追究,既注重黨組織組建率提升,又注重從嚴從實擠“水分”,努力保證黨組織組建“實打實”。實行“半月一排名、一月一通報、每季一抽查”制度,經常性組織明察暗訪、電話抽查,互聯互查,有效杜絕“有支部無活動、有活動無實效”現象。
突出一個“強”字。督促各市縣采取企業自籌、上級黨組織支持等辦法,幫助黨員數量較多、條件具備的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按照“六有”標準,建設標準化黨建活動陣地;對不具備單獨建立活動場所的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倡導國有企事業單位、機關和鄉鎮、村(社區)黨組織與非公企業或社會組織黨組織活動場所共用。同時,推動各級依托園區、依托社會組織管理局集中打造一批黨群活動服務中心。
[發布者]浙江省麗水市龍泉市委組織部
[亮 點]“三強化”推進特色小鎮黨建
[舉 措]
近年來,龍泉市堅持青瓷小鎮建設與黨建工作同步規劃、同步推進,做到“強化要素集聚、強化謀事創業、強化黨建引領”,使黨建工作成為助推青瓷小鎮發展的“紅色引擎”。
強化要素集聚,推進有效覆蓋。一是借勢組建。市級層面成立特色小鎮工作領導小組,由市委書記任組長,市長任第一副組長,明確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領銜聯系一個特色小鎮的領導聯系制度。小鎮層面,成立青瓷小鎮黨工委和管委會,黨工委書記兼管委會主任,統籌推進青瓷小鎮建設和黨建工作。二是借力合建。充分調動各相關部門的綜合力量,先后在青瓷小鎮設置了市場監管所、綜合行政執法大隊、派出所等派出機構,實現部門人員既是小鎮創建員又是黨建指導員,指導新成立龍泉披云青瓷文化園有限公司黨支部、青瓷小鎮管委會機關黨支部等9個黨組織,實現小鎮黨建覆蓋無死角。三是結對聯合。通過村企結對聯建,探索村企交叉任職。
強化謀事創業,匯聚各方力量。一是筑巢引鳳。出臺人才集聚政策,推動人才項目、人才服務向小鎮傾斜,大力引進青瓷小鎮發展緊缺急需的各類人才。二是組團服務。每位黨員干部積極扮演“店小二”角色,起到上情下達、下情上傳的溝通橋梁作用,實現從上至下聯系對接企業無障礙,確保每個企業、每個項目都有黨員干部聯系,每個有困難企業都能找到領導干部,每個有問題事件隨時能向上級反映,并實行項目前期立項、開工審批、事后服務等方面一站式代辦服務。
強化黨建引領,發揮龍頭作用。一是黨建助推“文”之小鎮。青瓷小鎮黨工委將“青瓷元素”融入產業轉型、產品創意、小鎮品質提升等方面,在建設產業平臺、培育文化名企等方面下功夫。二是黨建助推“樂”之小鎮。堅持黨工委優化投資服務環境、黨支部組團外出學習考察、黨員帶頭示范,打造綜合文化體,已建成一個青瓷主題4A級景區。三是黨建助推“創”之小鎮。以青瓷產業為紐帶,打好“創新、創意、創造”三張牌。
[發布者]浙江省溫州市平陽縣委組織部
[亮 點]推動要素集聚 服務創業創新
[舉 措]
平陽寵物小鎮堅持黨建工作與小鎮建設同步謀劃、同步推進,注重將黨建工作與小鎮發展緊密結合,為特色小鎮健康發展保駕護航。
圍繞特色產業,集聚黨建資源。一是成立領導機構。組建小鎮黨建工作領導小組,由縣委組織部長任組長,下設黨建共建委員會,將與小鎮發展密切相關的職能部門都吸收進來,并根據產業分類建立寵物培訓育種基地、寵物食用品企業、寵物商貿旅游等3個孵化器聯合黨支部,目前已孵化組建黨組織13個。二是搭建活動陣地。投資1億多元建成“寵物小鎮客廳”,設立綜合服務大廳、黨員活動室等服務,使小鎮內黨員群眾找到“家”。三是強化要素保障。從畜牧、旅游等相關部門選派16名熟悉黨務工作、業務能力過硬的黨建工作指導員,點對點包干聯系。籌集30萬元建立寵物小鎮黨建公積金,保障黨建活動正常開展。
構建紅色聯盟,凝聚共建力量。一是建立區域黨建共建機制。共建委員會組織50多家機關、學校、行業協會等黨組織與小鎮內140多家企業開展結對共建活動。二是建立支部帶頭攻堅機制。在小鎮項目征地拆遷過程中,充分發揮村、企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村(居)層面開展“競項目、比干勁”活動,非公企業層面開展“轉型升級、創新發展”專題討論,進一步凝聚共識、形成合力。三是建立黨員組團服務機制。
突出精準服務,匯聚發展動能。一是對接部門優質服務。共建委員會主動對接政府職能部門,提供部門代辦和上門服務,并建立涉企部門季度聯席會議制度,至今已提供政策指導和服務56項。二是開展引才聚才服務。共建委員會對接溫州醫科大學、蘇州畜牧獸醫學院等院校,引進28名優秀畢業生到小鎮就業;引導企業建立省級研發中心等高能級平臺,推進“借才融智”工作,加速寵物產業人才集聚。三是提供專家問診服務。
引領先進文化,培育小鎮精神。一是挖掘歷史寵物文化“厚度”。二是提高寵物文化主題活動“熱度”。推動寵物文化與縣域獨特的紅色文化、名人文化深度融合,深入開展“寵愛日”“寵愛平陽”系列活動。三是擴大寵物小鎮“知名度”。與新聞媒體建立合作關系,舉辦寵物小鎮吉祥物征集等活動,形成宣傳濃厚氛圍。
[發布者]湖南省長沙市雨花區委“兩新”工委
[亮 點]抓實紅色數據庫
[舉 措]
雨花區“兩新”工委結合工作實際,通過摸清底數、核定基數、建好臺賬,構建起動態、詳實的雨花“兩新”組織紅色數據庫。
痕跡化管理,調查摸底與實時監管同步。制定《關于“兩新”組織摸底登記工作的提示》《“兩新”組織摸底工作情況登記表》,召開部署會對摸底的范圍對象、原則要求、臺賬報送等內容進行專題培訓。組織人員通過上門走訪、電話核實、在線QQ、微信聯系等方式,有的放矢開展摸底,并由“兩新”組織負責人和工作組登記人員在摸底登記表上雙方簽字確認,確保摸底工作有痕可尋、有據可查。
網格化排查,調查摸底與規范管理同步。結合村(社區)換屆選舉、文明創建、經濟普查、社會組織年檢等工作,將全區以街鎮為單位劃分為13個一級網格,以村(社區、籌委會)所轄行政區域為基礎劃分為149個二級網格。明確各網格“格長”、摸底對象、時間節點,聯動各村(社區、籌委會)黨建工作點、經濟辦、“兩新”組織黨組織、物業公司等單位,組成由黨建專干、文明創建專干、經濟專干、“兩新”組織黨組織負責人、熱心志愿者等5類人員組成的工作組,對轄區“兩新”組織開展全方位“地毯式”排查。
常態化督查,調查摸底與問題整改同步。將“兩新”組織摸底工作納入各街鎮二季度黨建工作考核重要內容,結合全區換屆工作檢查,將督查關口前移,抽調工作人員,每周深入各街鎮,動態跟蹤摸底工作進展。對工作開展不力、摸底信息不實的單位給予通報批評,促進問題整改,確保“兩新”組織摸底任務落到實處。
精細化提升,調查摸底與動態組建同步。摸清“兩新”組織黨建工作的具體情況后,按照具備條件、不具備條件、特殊情況等不同類型,對尚未組建黨組織的“兩新”組織進行梳理歸類,按照“一企一策”“一社一策”原則,通過區域聯建、行業統建、掛靠幫建等多種形式靈活組建黨組織。采取企業“內選”、社會“外聘”、部門“下派”等方式,選派一批黨建特派指導員,具體指導幫扶“兩新”組織黨建工作,為進一步集中組建工作打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