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春生
(海南師范大學 海南???571158)
高校龍舟運動的發展與發展對策研究①
黎春生
(海南師范大學 海南???571158)
縱觀可知,龍舟競渡可謂是我國傳統民俗體育項目,其作為我國典型的傳統體育文化代表,占據有十分關鍵應用地位,其重要性不容忽視。相較于部分西方運動項目具備的團隊精神,龍舟運動自身蘊含的集體主義精神更為要求整齊劃一且弱化個體差異性,使得東方傳統價值觀得以彰顯。龍舟運動融入在高校體育文化建設中,得益于我國高等教育的大規模普及,同時跟我國傳統民族文化認同存在直接的必然邏輯關系。在此,本文將針對高校龍舟運動的發展與發展對策進行簡要探討。
高校 龍舟運動 發展對策
現如今,我國龍舟運動逐形成由南至北、由群眾到高校學生、由鄉村到城市的良好發展局面。近些年來,愈發多的高校大學生踴躍參與在龍舟運動中,推動著該項運動競技水平的顯著提高,使得龍舟運動從民間團體活動發展成為高校學生自身素養強化與大力普及傳統文化的良好教育模式。為更有力地在我國高校乃至于全球傳播與發展龍舟運動,弘揚中國傳統文化,應正確對待高校龍舟運動發展中所存在的實際問題,找出各類不確定因素,針對性采取有效措施及時應對,旨在推動龍舟運動長足進步。
研究表明,在我國各大高校中,龍舟運動大規模普及開展,縱覽以往舉行的在職業或者是大學生龍舟運動競賽中,包括南方地區廣西民族大學龍舟隊以及北方地區北華大學龍舟隊等在內的多個高校隊伍均取得過非常優異的成績。譬如說,新組建的江漢大學龍舟隊如黑馬一般,于2014年我國職業龍舟比賽中獲得季軍成績,表現非常優秀;在全球范圍內,我國天津的天津師范大學女子隊共前后五次獲得世界冠軍。由此可見,現今我國高校龍舟運動實際水平已然上升到一個較高層次,其所產生的影響輻射到方方面面。反觀而言,伴隨高校龍舟隊伍競技能力水平的提高,其影響力持續擴張,更多學子被深深吸引,并積極參與到這項運用中,一方面,豐富了高校學生的體育文化生活,使之身心備受陶冶,另一方面為龍舟運動日后的良性發展奠定扎實的基礎。然而,在現今高校龍舟運動開展進程中,除擁有很多機會跟優勢之外,始終存在有較多不利于此項運動發展的因素?;诖耍瑸槌浞执_保高校龍舟運動大力實施,推動高校體育文化的深入建設,必須立足全面研究,及時找出劣勢及不利因素,采取有效措施實現應對,結合表1進行分析。
優勢與機遇:在高校龍舟運動實際發展進程當中,我國教育部門跟高校均給予該項運動設施更多政策方面的支持,愈發多龍舟愛好者踴躍參與在龍舟運動中,歷經千年歷史沉淀,龍舟運動自身所具吸引力與號召力是十分強大的,全球范圍內以及我國各項龍舟賽事的持續舉辦促使龍舟這項傳統運動的普及度大大增加,各類效益隨之衍生;與此同時,我國逐步加大對端午節影響力與龍舟文化推廣力的重視程度,我國體育部門嘗試把龍舟運動推向奧運,在該項運動的不斷進步中,其競技平臺實現擴張,伴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以及經濟的迅猛發展,人們休閑意識獲得強化,更多人愿意選擇劃龍舟作為日常娛樂健身項目。
劣勢與威脅:就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國高校龍舟運動實際發展的主要劣勢在于,其市場化程度水平亟待提升,開展龍舟隊伍日常訓練以及進行比賽所需資金相對短缺,高校龍舟隊伍競技能力整體較弱,后備人才力量甚為匱乏,存在有十分嚴重的人員流失情況;潛在威脅是,隨著我國經濟發展,城市化建設進程逐步加快,所處環境污染不斷加劇,使得自然地理條件趨于日漸惡化,理想化開展龍舟運動的藍天綠水場地愈發變少,同時,帆船以及皮劃艇等各類水上運動項目相互間競爭日趨激烈,使得龍舟運動實際發展空間被限制在相對較小的實施范圍之內。

表1 我國高校龍舟運動發展現狀分析表
無論哪項體育運動的實施,均需涉及運動員選材以及資金籌備、訓練方法選擇以及器械配備、政策扶持等多元化因素,高校龍舟運動發展同樣不例外,然而高校運動處于一個相對特殊的環境,基于此,因有機結合各類影響因素,針對性提出有效的高校龍舟運動發展策略。
立足國家層面來看,相關教育部門能夠結合各個高校實情因地制宜地允許更多滿足條件要求的院校進行高水平龍舟運動員的單獨攬收;立足高校層面而言,其能夠給具備龍舟運動特長的學生適當給予加分或者是獎金發放的獎勵,使之能夠享受保研等優惠政策,如此一來,則能夠大大吸引眾多學生積極參與在龍舟運動中,促使該項運動在高校體育工作開展中更具扎實群眾基礎。
在龍舟運動中,教練員作為主要的領導組織者,于整個競技運動中起到重要的主導作用,其專業素養及實際執教水準對高校龍舟運動競技隊伍有著直接影響。所以,強化培養教練員專業素養顯得愈發重要。龍舟運動肩負著競技體育跟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傳承者的雙重身份?;诖?,相關教練員在擁有高水平專業的同時,還需深入掌握了解龍舟文化,使之能夠做到創新龍舟技術的同時更好的實現龍舟文化傳播。
實踐證明,龍舟這項體育運動項目必須依托自然水域進行實施,其針對運動場地提出非常之高的要求,就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國各大高校所使用的龍舟運動設施難以充分滿足實際的訓練及競賽需求,所以,高校在實現對訓練場地的合理利用同時需強化校外資源的全面擴展,加強多元化合作,立足對社會公共資源的有效運用,確保龍舟運動擁有完備場地及充足器材,為運動進行提供完善的硬件支持。
對于高校而言,龍舟運動隊伍日常競賽跟訓練所需費用,主要來源于院校的直接性劃撥,此外,能夠強化校園相互間以及校園跟企業相互間、校園跟政府間的良性合作,旨在實現更多社會化資金的全面獲取,確保龍舟隊伍發展資金保持充足狀態;與此同時,體育科學的日漸形成跟其日常實際研究程度是息息相關的,研究方式的優劣直接決定科研水平的高低,高校龍舟運動發展需重視研究該項運動發展規律,注重跟訓練相關的裝備及器械、方法等方面的研究,大力增加相關可研投入,實現對更為高效競賽及訓練方式的積極探索。
在高校龍舟運動實際發展進程中,不僅需要建設高水平競技隊伍,同時還需就進行高校和諧龍舟文化氛圍的積極營造,同時,高校肩負著傳播普及我國傳統民族文化的使命,若要真正做到這些任務的有效完成,高校應在合理范圍進行跟龍舟運動及文化相關的專業選修課程以及公共選修課程的正確設置,推動高校龍舟運動長足發展,同時,不斷弘揚與傳承我國傳統民族文化。
綜上可知,龍舟運動在我國歷經多年發展,群眾基礎十分深厚,其可謂是百姓喜聞樂見的一項民間活動。近年來,隨著社會進步以及經濟水平提高,龍舟文化普及是繁榮社會主義文化的應有之義。一直以來,高校都是文化傳承的陣地,大力推廣龍舟運動亟待實施,利于對學生高雅情操的培養以及龍舟文化品位的提升,對于傳承中華民族文化起到重要推動作用,意義深遠。
[1]羅磊.湖北省高校龍舟運動發展趨勢探討[J].讀書文摘,2016(8):112.
[2]林立.高校龍舟運動存在的問題及發展對策[J].體育科學研究,2014(6):49-51.
[3]劉強,郭勁雄.高校龍舟運動發展及龍舟運動課程建設的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5(14):108-109.
[4]張彩.蘇州高校龍舟運動發展的幾點思考[J].考試周刊,2014(10):108-109.
[5]朱建高.我國高校龍舟運發展現狀與未來發展趨勢探析[J].亞太教育,2015(1):130-131.
[6]劉路輝,欒振昌.黑龍江省龍舟運動發展現狀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5(9):214-215.
G80
A
2095-2813(2017)10(a)-0100-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28.100
海南高校龍舟運動的發展與發展對策研究(課題編號:qjy1251521),海南省科學規劃一般課題,立項時間:2015。
黎春生(1977,4—),男,海南瓊海人,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體育教育與訓練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