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玲,蔣桂華,盧先明,蘭志瓊,陳虹宇,尹顯梅,胡明勛,黃再強,蔣運斌,馬逾英
【研究論著】
四川省射洪縣中藥資源普查
陳玲,蔣桂華,盧先明,蘭志瓊,陳虹宇,尹顯梅,胡明勛,黃再強,蔣運斌,馬逾英
目的:對射洪縣中藥資源的現狀進行普查,為其中藥資源保護、合理開發利用提供依據。方法:以全國中藥資源普查技術規范為指導,通過查閱資料、野外實地調查及標本采集,結合3S(RS、GPS、GIS)技術,對射洪縣現有中藥資源進行普查、統計分析。結果:共完成了38個樣地,190個套方,1140個樣方的調查。調查的藥用植物種類有510種,涉及110個科,285個屬。其中,中藥資源野外調查重點中藥材56種,涉及原植物44種。結論:射洪縣海拔高差小,其中藥資源主要以平原、淺丘的植物為主。普查結果為地方中醫藥產業發展規劃的制訂提供了參考依據。
射洪縣;中藥資源;普查;植物品種
中藥是我國傳統醫學和文化的瑰寶,具有悠久的應用歷史。中藥資源是促進中醫藥事業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是我國的重要戰略資源[1]。建國以來,我國共組織進行了三次較大規模的資源普查活動[2~3]。2008年12月,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開始了第四次全國中藥資源的相關籌備工作[4]。2011年11月,四川、安徽、新疆、湖北、湖南、云南六個省區作為普查試點省[5],率先開啟普查試點工作。自中藥資源普查試點工作啟動后,四川省現已展開了三批普查試點工作,進行了46個縣的中藥資源普查。
2014年11月,射洪縣作為四川省第三批中藥資源普查試點縣,開展了全縣的中藥資源普查工作。射洪縣隸屬于四川省遂寧市,地處四川盆地中部,涪江中游,幅員面積1495.97平方公里。全縣轄30個鄉鎮,森林覆蓋率達45%。地理環境優越,雨量充沛,陽光充足,近年來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其中藥材產業發展迅猛,中藥材栽培種植規模隨之擴大,現已建立了相關的種植基地[6],如白芷、栝樓、丹參、白及等。故對射洪縣中藥資源進行調查,為該縣中藥材資源保護及產業發展提供參考依據。
普查工作分為外業調查和內業整理兩部分。以全國中藥資源普查技術規范[7]為指導,應用3S(RS、GPS、GIS)技術[8],對射洪縣現有的中藥資源進行普查。
1.1 外業調查方法
外業調查內容主要為樣地樣方調查。進行野外實地調查前,進入國家中藥資源普查信息管理系統,根據射洪縣植被的分布生成3個代表區域,即草叢代表區域、灌叢代表區域、針葉林代表區域(如圖1)。隨后,系統將自動隨機生成43個樣地,通過實地考察,至少選擇36個樣地進行調查。本次調查在系統自動生成的樣地中,考慮地形地勢、資源分布等原因,除去了10、19、24、25、35、37號六個樣地,新增了44號樣地,共38個樣地,能夠代表射洪縣的整體中藥資源分布情況。
在樣地調查時,每個樣地需完成5個套方,套方之間的距離不得小于100 m。每個套方內有6個樣方,一號樣方用于喬木的調查與計數,大小為10 m ×10 m;二號樣方用于灌木的調查與計數,大小為5 m× 5 m;三至六號樣方均用于草本植物調查與計數,大小均為2 m × 2 m。所有樣方按順時針方向來進行調查,樣方示意圖如圖2。調查過程中,利用GPS儀記錄每個套方的海拔、經度、緯度、坡位、坡向,同時記錄該樣地的植被類型及土地利用類型。用皮尺、繩索等工具圈定樣方,依次統計每個樣方內對應的植物。

圖1 射洪縣代表區域示意圖

圖2 樣方調查示意圖
1.2 內業整理方法
內業整理分為數據錄入與上傳及植物、藥材、種子和繁殖材料的整理。在進行數據上傳前應按照“數據錄入-數據校驗-數據上傳”的順序按要求完成每部分,最后將普查數據上傳至國家中藥資源普查數據管理系統。植物標本按要求進行壓制干燥、消毒上臺,制作臘葉標本并進行初步鑒定;藥材、種子和繁殖材料根據具體品種按相應的要求進行加工與保存。
2.1 射洪縣中藥資源調查數據統計
在此次普查中,射洪縣共完成了38個樣地,190個套方。普查品種510種,涉及110個科,285個屬。其中,大多數植物為高等植物,以菊科、豆科、薔薇科、唇形科、蓼科、禾本科、百合科、傘形科等的品種較多(見表1)。由表1可以看出,草本植物在普查數據中所占比例較大。菊科、唇形科、傘形科的植物主要為草本植物,少見喬木及其他生活型品種。
據統計,草本植物占普查品種的56.6%,而菊科植物占14.4%。由此可見,射洪縣境內中藥資源以草本植物分布較多,喬木、灌木相對較少。其中,喬木多以林木為主,如柏木、榿木、青岡等。

表1 涉及中藥資源植物較多的科
2.2 射洪縣中藥資源普查重點品種調查
全國中藥資源普查重點調查中藥材全部來源于較為常用的藥用植物,包括中藥材349種,涉及原植物447種[9]。射洪縣中藥資源普查中,調查的重點品種包括中藥材56種,涉及原植物44種(見表2)。在普查中,重點調查品種均按要求采集了藥材標本,收集了種子或繁殖材料,并測定了其蘊藏量。在調查的重點品種中,白茅、野葛、何首烏、商陸、垂序商陸、野胡蘿卜、千里光等植物均為野生資源,在射洪縣境內分布廣泛,蘊藏量較大;栝樓、連翹、白芷為栽培品種,有一定的栽培規模。結合目前中藥材市場需求,射洪縣政府可對現有的栽培品種加大扶持力度,并對野葛、何首烏、商陸等野生資源制定適宜的發展規劃,進行合理地開發利用。

表2 射洪縣中藥資源普查重點調查中藥資源(中藥材)名錄
2.3 射洪縣分布較多的藥用植物
在普查中,除全國中藥資源普查重點調查資源目錄的品種外,還有一些是射洪縣分布較多的品種,如刺楸、雞矢藤、鐵箍散等(表3)。通過此次普查,了解了這些品種的生長分布,有助于對其進行資源保護及合理開發利用。

表3 射洪縣分布較多的藥用植物品種目錄
3.1 通過對四川省射洪縣進行了為期一年的中藥資源普查,初步弄清了其資源狀況,該縣海拔高差小,其中藥資源主要以平原、淺丘的植物為主。本次調查的藥用植物種類有510種,涉及110個科,285個屬,其中包括國家中藥資源普查重點調查中藥材名錄的品種56種,涉及原植物44種;該縣分布較多的藥用植物品種有刺楸、雞矢藤、盾葉薯蕷等6種。其普查結果為地方中醫藥產業發展規劃的編制及資源利用提供了參考依據。
3.2 在本次調查的該縣中藥資源中,白芷、連翹、葛根、瓜蔞等為大宗常用中藥,臨床應用廣泛,且有多方面的用途,市場需求量大。刺楸、雞矢藤、盾葉薯蕷等品種在射洪縣分布較廣,資源豐富。現代藥理研究表明,刺楸具有抗類風濕、抗癌、降血糖等作用;雞矢藤具有明顯的抗炎鎮痛作用,其提取物能降低糖尿病小鼠的血糖[10~16];盾葉薯蕷含薯蕷皂苷元,是合成多種甾體激素類藥物和甾體避孕藥的重要醫藥化工原料[17]。射洪縣可根據市場需求綜合考慮發展這些品種的生產和資源的開發利用,為地方經濟服務。
[1] 黃璐琦,陸建偉,郭蘭萍,等.第四次全國中藥資源普查方案設計與實施[J].中國中藥雜志,2013,38(5):625.
[2] 尹春梅,王良信.中藥資源調查的歷史及展望[J].現代藥物與臨床,2010,25(4):272-276.
[3] 黃璐琦.全國中藥資源調查及相關技術探討[J].2012海峽兩岸暨CSNR全國第10屆中藥及天然藥物資源學術研討會,2012.
[4] 郭蘭萍.第四次全國中藥資源普查的實施準備[J].中國現代中藥,2009,11(2):3.
[5] 趙新建.新疆、安徽、湖北、湖南、四川、云南六個省區啟動第四次全國中藥資源普查試點工作[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4,20(4).
[6] 人杰地靈?美哉射洪——四川省射洪縣現代化發展紀實[J].領導科學論壇,2012(5).
[7] 黃璐琦,王永炎.全國中藥資源普查技術規范[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15.
[8] 郭蘭萍.第四次全國中藥資源普查的實施準備[J].中國現代中藥,2009,11(2):3-5.
[9] 張小波,郭蘭萍,張 燕,等.關于全國中藥資源普查重點調查中藥材名錄的探討[J].中國中藥雜志,2014,39(8):1345-1359.
[10] Lee K T,Sohn I C,Park H J,et al.Essintial moiety for anti-mutagenic and cytotoxic activity of hederagenin monodesmosides anc bisdesmosides isolated from the stem bark of Kalopanax pictus[J].Planta Med.,2000,66(4):329-332.
[11] Park H J,Kwon S H,Lee J H,et al.Kalopanaxsaponin A is a basic saponin structure for the anti-tumor activity of hederatenin monodesmosides[J].Planta Med.,2001,67(2):118-121.
[12] Park H J,Kim D H,Choi J W,et al.A potent anti-diabetic agent from Kalopanax pictus[J].Arch Pharm Res,1998,21(1):24-29.
[13] Kim D H,Yu K W,Bae E A,et al.Metabolism of Kalopanaxsaponin B and H by human intestiial bacteria and antidiabetic activity of their metabolites[J].Biol Pharm Bull,1998,21(4):360-365.
[14] 王 昶,周 瓊,姜 宜.雞矢藤水煎液抗炎與鎮痛作用的研究[J].中醫臨床研究,2012,4(19):21-22.
[15] 王紹軍,吳 闖,趙 趕.雞矢藤提取物對糖尿病模型小鼠的保護作用[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5,21(11):150-152.
[16] 王紹軍,吳 闖,趙 趕.雞矢藤提取物對糖尿病小鼠血糖、糖耐量和胰島素分泌的影響[J].中藥藥理與臨床,2015,31(4):147-150.
[17] 王銀紅.盾葉薯蕷化學成分研究[D].西安:西北大學,2009.
Censu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resources in Shehong County of Sichuan Province
/CHEN Ling, JIANG Gui-hua, LU Xian-ming, LAN Zhi-qiong, CHEN Hong-yu, YIN Xian-mei, HU Ming-xun, HUANG Zai-qiang, JIANG Yun-bin,MA Yu-ying//(School of Pharmacy, Chengd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Key Laboratory of Standardization for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Ministry of Education; National Key Laboratory Breeding Base of Systematic Research,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Resources, Chengdu 611137, Sichuan)
Objective: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provide the basis for the protection, reasonabl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resources by investigating the actual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resources in Shehong County.Method:Guided by the national census of resourc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specification, the Chinese medicine resources in Shehong County were investigated and statistically analyzed through consulting data, field survey and specimen collection using 3S (RS,GPS and GIS) technology.Result:The 38 sample plots, 190 sets of square and 1140 quadrats investigation were completed. The 510 species of medicinal plants, which involve 110 families and 285 generas were surveyed.Among them, there were 56 kinds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resources focusing on field investigation of varieties, involving the 44 species of original plants.Conclusion:The elevation difference in Shehong county is small. The Chinese medicine resources are mainly composed of plain and shallow hill plants. The results of census provide a reference basis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loc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dustry development plan .
Shehong count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resources; census; plant varieties
R 282
A
1674-926X(2017)05-001-04
成都中醫藥大學藥學院 中藥材標準化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四川省中藥資源系統研究與開發利用重點實驗室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四川 成都 611137
陳玲(1991-),女,正攻讀博士學位,中藥品種、質量和資源開發Tel:18202872182 Email:497970200@qq.com
馬逾英,教授,博士生導師,中藥品種、質量和資源開發 Email:ma-yuying@126.com
2017-04-06
(責任編輯:胡慧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