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浩峰
必須注意——作為正走向世界舞臺中央的泱泱大國,中國與已在世界舞臺中央的美國之間,在軍事實力上仍有差距。
管控分歧,智慧解決爭端。這是美國總統特朗普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前,中國外交部新聞發言人華春瑩之言。華春瑩所指,是在回答有關特朗普訪日期間與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會談,提及所謂“印度太平洋地區戰略構想”而言。
無疑,中國希望有關各方制定的政策和采取的行動都能夠順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時代潮流,有利于維護和促進地區的和平、穩定與繁榮。
中美元首在北京會晤,本身對于促進亞太地區乃至世界的和平穩定與繁榮都具有重要意義。11月9日,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美國總統特朗普會談時,中美元首一致同意繼續發揮元首外交對兩國關系的戰略引領作用,推動中美關系得到更大發展。
然而,必須注意——作為正走向世界舞臺中央的泱泱大國,中國與已在世界舞臺中央的美國之間,在軍事實力上仍有差距。
從夏威夷美軍太平洋司令部、珍珠港和“亞利桑那”戰艦紀念館,到駐日美軍橫田基地,再到駐韓美軍京畿道烏山基地、駐韓美軍京畿道平澤基地“漢弗萊營”,美國總統特朗普亞太行,直到前往中國之前,每抵達一地,首先要到的就是美軍基地。
如果說橫田基地、烏山基地是其專機“空軍一號”的停泊地,那么從特朗普的韓國行程,可見其作為美國三軍統帥,對于軍事的重視程度。特朗普于當地時間11月7日中午12時18分抵達京畿道烏山美軍基地。在歡迎儀式以后,特朗普馬不停蹄乘直升機專機“海軍陸戰隊一號”飛抵“漢弗萊營”。韓美聯合司令兼駐韓美軍司令文森特·布魯克斯率美韓一眾將領前往迎接。
在11月5日特朗普乘專機抵達駐日美軍橫田基地后,其所做演講的聽眾,是2000多名美軍和日本自衛隊員。這場景,看著和軍事動員也差不了多少。
珍珠港也好,“亞利桑那”戰艦也罷,無疑,這些地方,對于普通美國人來說,都有著永遠無法忘卻的記憶。1941年12月7日清晨,日本海軍的航空母艦艦載飛機和微型潛艇突然襲擊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在夏威夷基地珍珠港以及美國陸軍和海軍在瓦胡島上的飛機場。美軍損失慘重。太平洋戰爭由此爆發。
特朗普此行在珍珠港,向日本偷襲珍珠港事件中的陣亡官兵獻花。隨后特朗普才動身前往日本。在與安倍晉三會晤之際,他竟然遭到了日本部分人士的抗議。11月5日,72歲的日本女演員吉永小百合就對特朗普提意見。吉永小百合呼吁日本民眾勿忘“核的恐怖”。她說:“特朗普在推特上說無法忘記珍珠港的歷史,但我希望他也能不忘廣島、長崎和福島,以及第五福龍丸漁船事件。”
將廣島和長崎的原子彈,與福島核泄漏比較,與1954年美軍在比基尼島做核試驗污染日本漁船作比較,當年以清純女星成名的吉永小百合此言一出,連日本國內亦有人看不下去了,直言“這位大媽說話沒過腦子”。
在日、韓兩國的美軍基地內大秀存在感后,從中國前往越南,再到菲律賓,特朗普沒有美軍基地可以視察了。但無論如何,美軍在東南亞的軍事影響力仍在,甚至在包括越南等地,美軍有加強存在感的可能性。
中國海軍軍事學術研究所研究員張軍社告訴《新民周刊》記者,自2016年至今,世界格局之演變,主要反映在三個地區:亞洲、歐洲和中東。總起來說,亞洲對世界戰略格局影響最大。“特朗普上臺以后,中美關系及美國與日本、韓國、菲律賓等國之間的關系均出現一定程度的變化。”張軍社指出,“但其中中美關系的發展變化,勢必對地區乃至世界的格局產生重大影響。”換言之,不管是否存在美軍基地,日本、韓國、越南、菲律賓等國與中與美的關系,不在于事實上這些國家是否存在美軍基地,而在于中美關系。
與歷史遺留、現實存在的美軍基地不同,中國與周邊國家的關系,在于經濟上互相依存,文化上尋求歷史與現實的共同點。按照中國人民大學中國經濟改革與發展研究院副院長陳甬軍的話說:“在中國經濟走入新常態的情況下,中國看到了亞洲其他國家的市場前景,于是基礎設施投資外流,為周邊國家搞建設,滿足其需求。于是就有了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以及周邊國家的支持與歡迎。” 陳甬軍甚至告訴《新民周刊》記者:“就連特朗普也看到了商機,美國也在尋求參加‘一帶一路的項目。這說明‘一帶一路有巨大吸引力,會帶來紅利。”
日本和韓國,位處中國周邊,盡管由于歷史與現實的原因,兩國國土上都有美軍基地,但這并不妨礙兩國與中國做生意。在特朗普亞太行之前,10月31日,中國與韓國外交部同時宣布,兩國就改善關系并推動各領域正常化發展達成一致。“薩德”系統引發的中韓關系緊張和倒退狀態,已熬過最艱難階段而逐步回暖。
中國通過經濟上的“化骨綿掌”,能否擊退美國咄咄逼人的軍事部署呢?
在今年4月中美元首于海湖莊園會晤時,曾確定4個高級別對話機制,亦即外交安全對話、全面經濟對話、執法及網絡安全對話、社會和人文對話。本次特朗普訪華,在北京,中美雙方同意繼續發揮元首外交對兩國關系的戰略引領作用,充分發揮4個高級別對話機制作用,拓展經貿、兩軍、執法、人文等領域交流合作。可見,中美軍事合作,是在兩國大合作范疇內的一個單項,牽一發而動全身。
今年8月30日,特朗普在推特發文稱:“美國過去一直和朝鮮對話,還被他們敲詐錢財。對話并不是解決問題的答案。”在8月29日,也就是朝鮮試射導彈當天,特朗普通過白宮發表聲明稱,國際社會已經清楚地接收到了朝鮮傳遞的信息,美國有關朝鮮的所有選項都已擺在桌面上。
在此背景下,特朗普之亞太行,惹人注目的一點就是關于朝鮮核問題,無論走到哪里,提及地區安全局勢,特朗普勢必談到朝鮮核問題,而一些國家則也在特朗普面前拿朝鮮核問題說事。endprint
譬如安倍晉三和特朗普于11月6日共同見記者時稱,如有必要,日本將攔截朝鮮的導彈。安倍晉三這話,聽著確實有狐假虎威的味道。
在特朗普出訪亞太前,美軍三大航母戰斗群先行前出亞太的消息甚囂塵上。
“尼米茲”號、“羅斯福”號、“里根”號,三大航母戰斗群,三艘尼米茲級航母,12艘驅逐艦、巡洋艦,艦載幾百枚巡航導彈,再加上幾百架艦載機,打擊能力確實不是一般的強。那其劍鋒所指是什么呢?
據美國海軍學會網站的說法,上一次三大航母戰斗群匯集太平洋區域,是十年前。在特朗普出訪亞太之前,美國憋足了勁亮肌肉,有評論認為美國是想發出信號——美軍的力量在太平洋地區仍占有絕對優勢。
在三航母戰斗群咄咄逼人之際,來自美國國防部的聲音卻顯得比較溫柔。五角大樓官員“低調”地將這次行動定義為“計劃了相當長時間的行動”。 美軍聯合參謀部主任麥肯錫((Kenneth McKenzie)中將說:“這只是三個航母戰斗群一起演習的機會。我們每當有機會時都會這樣做。并不是總有這樣的機會。”美軍參聯會主席鄧福德(Joe Dunford)表示,“這些航母并不是專門針對朝鮮,這是履行美國在該地區防務承諾的一次例行展示”。
麥肯錫與鄧福德的說法并沒全錯。美軍航母維修、訓練、部署之完整周期一般為27個月,美軍10個航母戰斗群在全球的輪換部署周期基本上要達到2年以上,除非出現大規模的戰爭狀態臨時改變既定方案。“羅斯福”號經西太平洋到中東去替換“尼米茲”號的計劃很早就已經確定。種種跡象表明,美軍并非處心積慮要在11月初弄個“三航母東亞大派對”。
不過,在北京大學海洋戰略中心執行主任胡波看來,美軍三航母匯集一處,也有可能是在美軍大計劃沒有變動的情況下,臨時微調“劇本”的結果。“美軍航母每次海外部署時間一般在6個月左右,但這是個約數,并不需要精確到天甚至小時,這就為此次的部署調整提供了操作空間。”胡波稱,“這個時間,恰逢‘羅斯福號要與‘尼米茲號進行換防,美軍只需要微調一下它們的出發和離開時間——‘羅斯福號早幾天出發,‘尼米茲號早幾日啟程回國,這樣便能在東亞相關海域與‘里根號匯合,實現震懾朝鮮等目的。”
中國對于朝鮮核問題,有著自己的原則立場。中方認為,朝鮮半島局勢已經非常復雜、敏感、脆弱,希望在當前形勢下,有關各方的言行都能有助于緩和局勢緊張,有助于增進互信,有助于重新把半島核問題拉回到對話談判的正確軌道上來。
面對安倍在朝鮮問題上指手畫腳,甚至在特朗普和眾多記者面前稱“中國需要在半島核問題上發揮更重要的作用”,中國的態度是——不需要任何人告訴我們應該做什么。
一直以來,中國堅持推動實現半島無核化,堅持維護半島和平與穩定,堅持推動通過政治外交手段和平解決半島問題。今后中國還會繼續這樣做。
美國駐華大使布蘭斯塔德亦稱:“特朗普總統贊賞中國在朝鮮問題上表現出的支持和合作,我們現在正在實施制裁,但是我們覺得還需要做得更多,這需要中國和美國推動世界上的其他國家來抵御朝鮮造成的威脅。”中美在朝鮮問題上,有著一些共識,朝核問題,絕非死結。
在軍事專家張召忠看來,目前中美都有些人聲稱中國軍力與美國差不多。“那是拿中國當幌子,美國想在亞太加強導彈部署而已。”張召忠說,“大家不要以為中國現在的軍事力量和美國一樣強大了,或者是還有三五年我們就能超過美國了。千萬不要這么想。美國現在就算是停下來了,就不發展讓中國追,二十年內,中國軍事實力也不會超過美國。何況月亮走我也走……”在央視一檔節目中,張召忠如此解讀。
確實,如今中國的四代機殲-20剛剛入役,成為世界上第二款已服役四代機。但美軍的四代機F-22,是于1970年立項、1997年首飛、2005年服役。中國國產先進坦克99A的動力系統和傳動技術,早在二十多年前的美國M1A1和德國豹2坦克上就已經實現。
中國首艘航母“遼寧”號,在2016年底剛剛形成初步的戰斗力,由于采用滑躍起飛方式,全艦只有2個短起飛點和1個長起飛點,放飛艦載機的效率受到很大影響,也制約了殲-15艦載機優越性能的發揮,再加上沒有艦載固定翼預警機,由此導致有海軍專家認為“遼寧”號只解決了中國航母的有無問題。“遼寧”號戰斗力只相當于美國早已退役的“小鷹”號的四分之一甚至更少,中國的航母建設,任重而道遠。
中國在無人機領域比較接近美國,但中國最好的“彩虹5”無人機和“翼龍2”無人機,因為動力原因,還是比美國“死神”無人機稍微差一些。中國的全球鷹大型無人機還在研制中……如此等等,都說明盡管中國這些年武器裝備突飛猛進,然而與美國還有較大差距。
中國將如何應對呢?張軍社說:“我們一是保持淡定,沉著應對,始終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二是守住底線,不惹事,但也不怕事。我們的底線是在臺灣問題上要維護國家的統一大業,在島嶼主權問題上絕不丟失一個島嶼。中國不惹事,不主動挑起事端,但如果其他國家膽敢在這些涉及國家核心利益問題上挑釁,逼迫中國沒有退路,中國定將堅持原則,堅決斗爭。同時,更為重要也是中國更希冀做的是:與所有其他國家一道,通過合作共贏維持亞洲地區和整個世界的和平、穩定、發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