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有為
實施素質教育非常關鍵的地方就是對學生進行創新能力的培養,因此,初中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加強對學生進行創新能力的培養,重點對學生進行創新思維的培養,使學生持續保持好奇心,學會獨立思考,不斷去探索,學會從數學角度發現問題并且能提出一些問題,并能夠借助數學的方法進行探究并能夠解決問題。初中生的創新能力的培養需要具備一定的思維能力、熟練的操作技能、扎實的基礎知識為基礎。因此,初中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很有必要進行教學改革,要讓學生掌握基本技能、基礎知識,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激發創新思維,教師要發揮引導作用,學生應當體現出主體地位,積極參與學習。
一、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增強學生創新意識
學生有著濃厚的學習興趣,大腦就會處于活躍狀態,能夠很容易記住學習的內容,能夠接受更多的知識,學生能夠集中精力投入學習。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采取靈活的方式激發學習求知欲,增強學生思維的內在動力和創新意識。例如在進行幾何課教學時,教師可以采取動手操作法或者直觀演示法,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讓學生自己動手、動口、動腦、親自畫一畫,擺一擺,學生通過實際操作來驗證結論,還可以舉辦一些邏輯故事演講比賽、數學笑話晚會、數學操作比賽等活動,讓他們聯系生活,找準數學與生活的結合點,啟迪他們的創新意識,培養他們的創新興趣。教師要鼓勵和引導學生利用數學的原理和眼光去觀察身邊的現象,將生活中的數學問題搬到課堂,也要將數學理論運用到生活中去,培養學生的創新興趣。
二、為學生營造環境,積極培養學生創新意識
1.努力為學生創設競爭的課外環境
課外環境對學生有潛移默化的作用,要努力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引導他們積極去探索、思考,師生共同努力構建良好的學習氛圍。師生積極共同創造競爭、協作、友好、寬松的課外環境,學生在課外環境中學習,教師必須認真做好引導和啟發。例如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向學生推薦課外書,組織學生舉辦數學知識競賽,開展數學游戲、社會調查等課外活動,使學生主動、積極地參與到課外活動中去,對數學保持一顆好奇的心。例如在上多邊形課時,可以結合學生實際生活,給學生出一個思考題,12顆樹每行種3棵,要種5行,應該如何種?這樣學生就會主動地去思考,有的說那是不可能的,有的說把樹劈開種,有的說按幾何形狀來種等等,在這個過程中,最愛“開小差”的學生也積極地加入了討論的隊伍。通過討論大家發現如果按多邊形的形狀進行種就會有很多種種法。
2.積極創設平等、寬松的課內環境
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要改變傳統課堂上的師生關系,使學生不再是被動地接受知識,把學生從壓抑的氛圍中解救出來,師生平等地對問題進行討論,為學生營造一個樂學的氛圍。教師要有親和力,要想法消除學生的戒備、膽怯心理。學生在輕松的環境中,思維變得更加活躍,例如在學習“勾股定理”的概念時,可以先征求學生意見是否需要預習一會,然后讓同學們討論本節課要學會哪些?可以拿出三角板,出一個涉及直角三角形斜邊的題目“請同學們算一下這個斜邊的長度,采取什么辦法?”學生們一下子活躍起來,都踴躍參與討論,學生最后通過分析得出三種計算方法,有的學生說直接用尺子量,有的學生說不用尺子量也可以的,可以借助勾股定理計算出來。教師這時可以借助這一時機,讓這位學生講解什么是勾股定理,怎么利用勾股定理進行計算。學生通過討論,主動地參與到了學習中,主動地學到了新的知識。
三、加強對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
楊振寧教授說過,與美國學生相比中國學生成績非常好,但是畢業10年以后,在科研方面相差較大,科研成果比他們少很多,主要原因在于美國的學生思維較為活躍,創新能力和動手能力都非常強。因此,我們可以借鑒國外的一些好的經驗,多留給學生一些自由時間,鼓勵學生進行創造性的工作,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課堂中去,擴展思維,開動腦筋,并讓他們發現自己在解決問題、發現問題方面存在的不足之處。例如找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例題,讓學生盡可能地一題多解,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探究興趣,學生在探究的過程中訓練了邏輯思維和直覺思維能力,培養了學生的跳躍性思維和認識事物的獨創性。另外,還要加強對學生進行動手能力的培養,例如讓學生進行小發明、小制作,并且對于學生取得的成績加以肯定。這樣學生的動手能力就會得到增強,創造發明欲望就會得到激發。
四,在教學過程中鼓勵學生質疑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有意設疑,給學生留一些疑問,讓他們去探索,使他們在探索的過程中不斷獲取知識,不斷成長,增強創新意識。問題能夠激發學生去思維,一個好的問題能夠使學生思維得以產生、深入、維持。有創新精神的人都有著強烈的問題意識,他們都會用質疑的眼光去發現問題、去觀察世界,由于具備了提問的意識,為了能夠使問題得到解決,也就有了創新意識。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去發現問題,積極地提出問題,共同討論解決問題。通過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創新思維。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適當運用幽默而具有深度的語言,積極創設情境,鼓勵學生從獨特的角度進行質疑,要學會打破自己的原有的思維定勢。教師每一堂都要進行總結,也要求學生進行各種形式的總結,采取集中思維使學生能夠靈活、準確地記住各種知識,并且將他們提取、概括為自己的觀點。這些觀點是作為求異思維的基礎,能夠保障求異思維的科學性、新穎度、廣度。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鼓勵學生進行質疑,學生的創新意識就會得到培養。創業意識的提高有利于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是素質教育的核心,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積極開展創新教育。
總之,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當結合教學內容,依據新課改要求,在教學實踐和不斷探索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堅持以學生為主體,積極營造和諧氛圍,激發和引導學生進行創新,不斷啟發學生的創新思維,使學生學習技能和創新思維能力不斷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