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共新絳縣委常委、紀委書記 閆世杰
借力傳統文化 推動黨風廉政建設工作
■ 中共新絳縣委常委、紀委書記 閆世杰
近年來,新絳縣充分汲取傳統文化中的廉潔元素,創新方式,豐富內容,搭建載體,不斷提高宣傳教育水平,打造獨具特色的廉潔文化品牌,引導黨員干部自覺做到廉潔從政、廉潔用權、廉潔修身、廉潔齊家,取得了明顯效果,為全縣黨風廉政建設提供了良好的社會氛圍。
運用三大陣地,做好“建”字文章。從2013年起,新絳縣逐步建立起覆蓋縣、鄉、村三級的“《弟子規》大講堂”網絡系統。在“大講堂”建設上,我們注重從硬件建設、管理制度、建設分類等方面進行規范和創新。通過開設《弟子規》大講堂,讓黨員干部學習和感受《弟子規》以“善”為核心的精神要義,聚焦向上、向善的力量,涵養新時代的良好家風。目前,新絳縣共建成高標準《弟子規》大講堂36個,開展各類廉政宣講160余次。有別于以往過于老套的教育內容和方式,把《弟子規》、文臣七條、絳州澄泥硯等傳統文化內容融入警示教育活動中,組織參訓人員在警示教育基地開展《弟子規》專題學習、抄寫《弟子規》原文、聽服刑人員背誦《弟子規》、觀瞻文臣七條注解匾、廉潔系列絳州澄泥硯等靈活有效方式,注重發揮傳統文化的力量,增強黨員干部學規矩、守紀律、知榮辱的自覺性和主動性。新絳縣橫橋鄉宋村紅色革命紀念場館是“運城市黨史教育基地”,在開展警示教育活動的同時,深入挖掘提煉“紅色文化”中蘊涵的廉潔元素,精心打造革命傳統教育與廉潔文化教育同臺傳播的大平臺,每年定期組織縣四套班子成員、科級干部前往紅色革命紀念館,接受紅色文化教育,增強黨員干部的廉潔自律意識。
整合各方力量,做好“融”字文章。為積極適應“互聯網+”媒體時代的形勢和要求,我們面向全縣紀檢監察系統、攝影愛好者、社會各界征集各類微視頻作品。2016年共制作專題類、紀實類、微電影、公益廣告動漫等廉潔微視頻作品14部,集中宣傳新絳各部門、各單位推進從嚴治黨、加強黨風廉政建設的生動實踐。同時開展“幸福新絳歡樂行”廉潔文化下鄉活動,組織各文藝團體以及農村文藝宣傳隊創作、排練和演出以黨的廉潔文化建設為主題的節目。將宣講黨紀法規和傳統文化方面的圖書、報刊、資料、影視作品也送到農村,為基層黨員干部開展廉政建設營造濃厚氛圍。時時抓住元旦、春節、國慶等開展民俗表演、文化娛樂、文藝匯演、體育健身、科普宣傳等活動的有利時機,把廉潔文化活動做為“規定動作”納入其中,做到家喻戶曉、深入人心。
依托豐富資源,做好“特”字文章。針對新絳傳統文化底蘊深厚、廉潔建設體裁豐富的現狀,我們還組織縣委宣傳部、文體局、縣志辦、文促會、縣楹聯協會、絳州澄泥硯、木版年畫,云雕漆器等非遺文化傳承人等召開了新絳縣廉潔文化建設座談會,形成建設“五個一”工程的目標任務。通過參會人員的建言獻策、反復論證,形成了當前和今后較長時期內廉潔文化建設的“五個一”工程,即建立一套常態化黨風教育活動機制,編撰一套廉潔文化系列叢書,創作一批群眾喜聞樂見的廉潔文化主題文藝作品,打造一批以廉為主題的廉潔文化示范機關,設計制作一批以廉潔文化為主題的澄泥硯、木版年畫、絳筆、書法、字畫等藝術精品,以擴大傳統文化的影響力和感召力,來推動全縣黨風廉政建設工作。
(責編:于晉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