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委組織部
“四項舉措”助推精準扶貧
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委組織部
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采取加強組織領導、細化工作任務、統籌資源優勢、開展督導巡查“四項舉措”助推精準扶貧,收到成效。
州委組織部制訂了《關于從嚴落實黨組織結對共建幫村黨員干部結對認親“雙幫”工作機制的方案》,要求結對單位要立足實際理思路,引項目,籌資金,強組織,建隊伍,排隱患,促和諧,幫助共建村推動精準扶貧、按期實現脫貧,建強基層組織、按期整頓轉化,實施集中整治、實現鄉風文明。要求各聯系點單位黨組織書記落實“雙幫”工作機制“第一責任人”職責,親力親為,帶領本單位黨組織和全體黨員干部職工真正共建幫村、認親幫戶,每年深入結對共建村開展工作不少于4次,為幫扶村辦1-2件實事,并督促本單位黨員干部職工落實“雙幫”責任。要求班子成員發揮參謀助手作用,主動在“雙幫”工作部署、引導聯系點發展等方面提供準確的基礎數據和有效的工作建議,幫助單位黨組織書記統籌謀劃落實好“雙幫”工作,根據幫扶重點、幫扶進度,分階段落實好幫扶任務,每年深入結對共建村開展工作不少于2次。要求黨員干部認真落實“六必訪”職責,力所能及地幫助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困難,每年開展不少于4次幫扶慰問活動。要求各市、縣、工委組織部門明確工作責任,做好本地區開展“雙幫”工作的檢查監督和指導工作,年內檢查不少于2次。同時要總結“雙幫”工作中的好做法、好經驗、好典型,并加以宣傳推廣。
采取1+1、1+N或N+1的方式確定結對關系,全州524個單位5914名在職干部職工結對2729戶貧困戶,與貧困戶建立了“親戚”關系。其中:209個單位2790名干部結對50個重點貧困村730戶;123個單位1110名干部結對69個一般貧困村708戶;192個單位2014名干部結對非貧困村的貧困戶1291戶。確保每個貧困村有1位聯系點領導、1個駐村工作組、1個幫扶單位、1名“第一書記”,每個貧困戶都有幫扶責任人,實現包村包戶全覆蓋。針對部分黨組織、黨員干部重視不夠,幫扶思路不具體、幫扶措施不到位,幫扶工作仍以“慰問式”扶貧為主,缺乏長遠幫扶計劃等問題,下發了《海西州關于嚴格落實精準扶貧“雙幫”工作責任的通知》,進一步細化工作任務,明確聯系點主體單位職責。要求全州各級各類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黨組織及所屬黨組織和全體在職黨員干部職工全員出力、精準發力、持續用力,充分發揮在人力、智力、財力等方面的資源優勢,智力支持和物質幫扶并重,做到“全員參與、不留空白”。認真貫徹落實《海西州黨員干部服務群眾工作紀實評價制度》,深入走訪慰問貧困戶,與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拉家常、謀脫貧,并用群眾的語言和身邊的故事,開展政策宣講,推動政策落實、生產發展、精準扶貧任務落實,做到工作過程全程紀實。累計走訪慰問4858人次,送去慰問資金50.64萬余元,解決實際困難632件,捐助價值82.9萬余元的慰問物資。通過走訪“認親”,幫助和解決貧困戶實際需求,進一步增強困難群眾脫貧致富的信心,改善黨群、干群關系。
理思路,謀發展。嚴格按照“八個一批”精準扶貧要求,及時采取以會代訓、專題培訓等方式進行組織學習,讓全州干部職工及工作隊成員認清形勢、理清思路,研究吃透上情下情,把黨的方針、政策和上級重要會議精神正確貫徹到工作中。在走訪入戶、調研的基礎上,針對致貧原因和需求,召集鄉鎮、“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村“三委”班子成員組織召開脫貧計劃商討研究會議,根據各貧困戶的不同情況合理制訂脫貧計劃,幫助引導各村制訂符合實際、突出特色的長遠發展規劃和發展目標。
爭取多方支持,加大聯建幫扶力度。重點在貧困村實施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及壯大村集體經濟和貧困戶產業發展方面給予扶持,最大程度解決基礎設施滯后、村級產業發展滯后的問題和幫助貧困人員轉移就業。各聯系點單位黨組織以“黨支部+”的黨建發展模式。挑選與扶貧開發關聯度高、扶貧對象參與面廣的企業或合作社,與貧困村共建聯動模式,在幫助企業(合作社)解決融資難、用工難問題的同時,還可以增加貧困戶收入。烏蘭縣扶貧開發辦依托“茶卡羊”品牌及茶卡鹽湖旅游良好發展態勢,為產業園注入扶貧發展資金和旅游村扶貧發展資金,現產業園向全縣建檔立卡貧困戶908人分紅共計240萬元,人均2643元,實現企業發展和扶貧工作雙贏,幫扶成效提升明顯。
分類指導加強產業培訓,提高貧困村自我“造血”能力。為從事農業生產和服務業的貧困戶提供種養殖、農產品加工等方面的生產技能;針對貧困戶中的主要勞動力,開展就業技能培訓。都蘭縣察汗烏蘇鎮北園村扶貧工作隊積極協調香巴拉開發有限公司,在察汗烏蘇鎮北園村建立手工藝生產基地,雇傭該村部分具有刺繡手藝的婦女,對其進行培訓,并建立長期雇傭關系,增加農村婦女同志的收入。截至目前,各聯系點單位黨組織為幫扶村協調項目發展資金759.73萬元,幫扶資金981.9萬余元,捐助價值186.21萬余元的幫扶物資,慰問金額65.67萬元,解決就業2237人。
認真開展“雙幫”工作的檢查監督和指導工作,定期對全州各機關和干部聯系點幫扶情況進行督查工作,對“雙幫”工作中務實管用的、可持續性較強的好做法、好經驗、典型事例,通過多種形式進行宣傳報道,進一步為“雙幫”工作的深入推進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對部分單位幫扶措施不實,工作臺賬缺失,機關干部不進村、不入戶等問題,及時調整督促未按要求開展“雙幫”的單位黨組織和黨員干部,根據“雙幫”工作任務適時開展檢查,并建立通報、誡勉談話制度,確保單位黨組織結對共建幫村、黨員干部結對認親幫戶工作能夠按照“雙幫”工作機制方案的既定目標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