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橋“八步成像、四重分析”推進干部綜合研判
■ 去年以來,浙江省臺州市路橋區探索實施“八步成像、四重分析”干部綜合研判法,通過對能力、性格特點等各方面的綜合考量,對每一個領導干部進行分析研判,使干部畫像更加突出實時“微觀察”,選人用人更加體現考量“集成化”,有效提升了干部任用和管理工作水平
地方工作交流
作者:范衛東(浙江省臺州市路橋區委常委、組織部長)
“八步成像”定性定量,提升研判精準度
按照發布預告、自我小傳、單位評價、個別談話、實地踏看、查閱資料、分析研判、約談反饋八步工作法,一層一層還原領導班子、領導干部真實面貌。一是“小傳+自評”做細研判前期準備。在開展實地研判前一周,由研判組向研判單位發布研判預告,明確研判的時間、內容、方法步驟,要求領導干部根據自己實際經歷撰寫5 0 0字左右的“個人小傳”,并結合近年業績、運轉成效等進行初步自評。二是“談話+調查”做實研判考察程序。由副部長找領導干部談心談話,了解干部近期思想動態和工作狀況,并注重宣講如《路橋區調整不適宜擔任現職領導干部實施辦法》《路橋區超職數配備干部問題整改計劃方案》等區內干部“能上能下”新政策。同時,采用實地考察、查閱資料等方法,對干部的工作狀態、工作進度、能力素質等進行零距離觀察,掌握干部完成重大任務、重點工作情況。三是“研判+反饋”做精研判關鍵步驟。對班子研判時,重點圍繞班子結構、政治表現、團結協作、戰斗力等1 8項內容進行評級,對班子的年齡結構、優勢互補等狀況進行綜合“把脈”。對領導干部研判時,把工作魄力、人崗相適度、創新能力等2 0項內容以1顆星到5顆星的星級指數評定方式予以具體量化,結合干部“個人小傳”,細化干部處事風格、能力類型等特征。對后備干部研判時,更多關注其能力特長、機關群眾口碑等要素。
“四重分析”立體印證,提升研判可信度
采用數據分析、民意分析、比較分析、條件分析四種方法,更全面、直觀、準確地體現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的特點、亮點、優點、缺點。一是數據“說話”。加強與督查室、紀檢監察、審計、經信等部門的聯動,多維度收集信息數據,強調“數據縱比”,客觀比較工作實績和成效,切實考準班子和干部。二是民意“衡量”。全面了解干部的工作圈、生活社交圈,從服務對象評價、群眾口碑中分析領導干部的品行才能。三是比較“優劣”。通過同類型班子之間、班子成員之間橫向比較來評價班子的運轉情況和干部的工作能力。四是條件“剖析”。在研判中強化“顯績”與“潛績”的統籌分析,并且充分考慮干部主觀努力與客觀條件的差異,理清個體努力與集體作用兩者之間的關系,做到既看數量質量又看方式方法,既看硬件成果又看軟件效應。
“多維運用”動態管理,提升研判效用度
運用大數據理念建立專項研判信息系統,對各類信息資料進行全程錄入,形成有數據指標、案例分析、多方評價的立體研判機制,并以餅狀圖、柱狀圖、數據表格等形式體現,使領導班子存在的隱性不足及干部的潛在特點得以進一步顯化。研判“大數據”系統還具備“適崗培養”和“精準查找”的功能,并且及時開展班子整體和干部個體研判結果反饋。在此基礎上,強化研判結果與干部選拔任用、班子調整配備、隊伍管理監督的關聯性,對群眾公認、實績突出的干部優先給予提拔重用,對群眾反映意見大且整改不力的干部予以免職。
(注:原文4895字,已收入中國政務信息網·地方領導文庫,投稿郵箱: bjb@ccgov.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