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水光有河長還不夠,智慧人大要出手
全國人大常委會6月27日表決通過的關于修改水污染防治法的決定增加了河長制的相關內容。 “河長制”正式入法,作為最高權力機關,人大代表的作用就顯得更為重要。在這方面,杭州市已經率先探索,創新監督手段,助力治水剿劣。今年4月,杭州市首創智慧治水APP,讓人大代表積極參與“剿劣”監督活動。
人大代表有了治水監督“神器”。杭州市人大監督治水APP全稱為“杭州河道水質”,APP平臺中設有“代表監督”模塊,人大代表注冊認證后,既能在上面實時監控全市1800多條河道的水流水質情況,也能上傳照片反映問題,河長和治水辦必須在5個工作日內反饋代表,監督效力大大提升。
河長制落實好壞難逃“法眼”。治水監督APP的使用,打破了代表履職的地域和時間局限,主要實現了四個功能,包括河道信息查詢、代表監督履職、代表履職統計和標準規范收錄。通過這些功能,河長制落實情況都逃不過代表的“法眼”。
下一步,杭州市還將實現大數據定時推送河道水質的監督服務,大數據助推監管水環境執法服務,大數據監督促進系統與跨行政區域協同治水的服務,大數據監督河長、環保局長、治水辦主任的履職服務,大數據評價人大代表監督治水建議辦理的服務,使代表監督與河長工作形成合力,推進五水共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