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闕 政
活力之城,動起來
記者|闕 政
只要你有心參與,上海一年四季每個月都可以有“競賽一把”的舞臺,任你揮灑。
1973年,鄧小平同志分管體育工作時就曾提出“中國體育主要是群眾體育,體委應該主要在這方面搞好”。
時至今日,上海的居民都會發現,身邊的小公園、小綠地越來越多了——隨著上海4D立體綠網的全面建設,家門口的“口袋公園”如雨后春筍一般拔地而起,更贊的是,這些公園綠地里,不止有綠草茵茵,還多了一條紅跑道!
記者從上海市綠化和市容管理局了解到,近年來,許多只有幾公頃大小的社區公園,逐漸弱化了游藝功能,轉而為周邊市民的體育鍛煉需求服務,加強了健身功能。許多游藝設施開始從社區小公園里退出——80后童年時玩過的木馬鐵船滑滑梯,悄悄變成了一個個健身步道——原盧灣區的“南園”,從前是環衛所的碼頭,世博會后被改建成了綜合性公園,擁有一條沿江的健身步道。而楊浦區的“霍山公園”,也一改往日門前打氣球、捏糖人的玩鬧,變得幽靜起來,走進公園,就是一條環形健身步道,每隔100米會有提醒字樣,鼓勵市民日行萬步。
哪怕你家附近還沒有公園,想必也有許多的中小學吧?近年來,中小學體育場館的“破墻”而出、服務社區居民,也已成為上海市民的又一大福利。
在“上海教育網”上,記者看到了“上海市各區學校體育場地向社區開放信息查詢”的頁面,全市200多個街鎮,每個都有面向市民開放的中小學體育場館。以黃浦區為例,隸屬老西門街道的“敬業中學”,在暑假期間對社區居民開放了操場,隸屬半淞園街道的“大境中學”,則在每個雙休日上午8點半至11點半,對社區居民開放操場和籃球場;“大同初級中學”則在每個雙休日上午8點到11點開放操場,“向明初級中學”更是在每個雙休日9點到17點開放操場和乒乓房。
記者發現,中小學體育場館向社區居民開放田徑跑道,一般會選擇在早晨學生上學之前或下午學生放學之后,而羽毛球、籃球、乒乓球等室內場館的開放,則多會安排在雙休日及寒暑假。不同的學校有不同的規定,市民可在學校門口貼出的告示前細加了解。據記者親身體驗,位于楊浦區的遼陽中學,雙休日預約羽毛球場館不需要任何手續,還有球拍租借服務;而位于普陀區的延河中學的跑道開放,則有更細致的時間安排,并且要求附近居民先行到居委會辦卡,刷卡才可進入學校。
社區體育的配送到家,還遠不止紅跑道鋪到家門口那么簡單。
去年10月,由上海市體育局主辦,上海市社區體育協會、上海體育學院承辦的首屆社區體育(上海)論壇在上海體育學院隆重召開。國家體育總局群體司巡視員兼副司長范廣升出席并作開幕講話,足見上海對于社區體育的重視,和它走在全國前列的示范帶頭效應。

每年的上海馬拉松吸引了大量跑者。
這次社區體育論壇吸引到了數百位國內外專家學者齊聚一堂。論壇上,上海市體育局副局長趙光圣作了題為《“社區主動健康計劃”助推“健康上海”建設》的主題報告,他指出:“上海將推出‘社區主動健康計劃’。這一計劃將預防保健的‘靶點’前移,把健康促進納入到社區發展中,培養居民的健康理念和衛生習慣,促進居民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據悉,“十三五”期間,上海的健身環境將不斷優化,同時將推行“社區主動健康計劃”助推健康上海建設。
截至2016年底,上海人均體育場地面積為1.76平方米。而預計到2020年,上海將建成區級體育中心23個,新建市民多功能運動場150個、市民足球場100個、市民健身步道300公里和市民自行車綠道610公里,上海體育場地面積將達6100萬平方米,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到2.45平方米。屆時,40%的街鎮建有社區市民健身中心,通過科學規劃,統籌利用綠化空間、樓宇、學校體育設施,將重點新建一批便民利民的市民健身活動中心、中小型體育場館、戶外多功能運動場、健身步道和自行車綠道等體育設施,逐步形成15分鐘社區體育生活圈。
據記者了解,目前,上海的社區體育已經形成了一套系統化的配送方案,包括健身講座、技能配送、社區賽事、青少年培訓等等,每年都為上海市民配送千余場社區體育項目。以健身講座為例,上海交通大學的姚武會為市民講授“健身苑器材使用方法”“日常健身項目的指導與練習方法”;上海復旦大學的陸根秀會為市民講授“健身鍛煉的理念、養生學”;上海體育學院的老師還會針對不同人群的健身需要,分別講授“脂肪肝患者的體育健身運動”“高血壓病人的體育健身運動”“冠心病患者的體育健身運動”等課程,不僅要運動,還要科學運動。
而在技能配送方面,就更是豐富多彩,只有你想不到,沒有配送不到。
近年來,上海在市民運動會和市民體育大聯賽的基礎上,堅持政府主導、社會主體、市場配置,推進政府、社會、企業“三輪驅動”,整合優質辦賽資源,逐步建立了體系健全、層級清晰、數量豐富、項目多樣的上海城市社區業余聯賽體系,進一步增加了市民身邊的賽事活動供給——洋涇社區體育健身俱樂部舉辦的“洋涇杯”上海市24式太極拳,徐家匯社區體育健身俱樂部舉辦的“徐家匯杯”城市定向賽,半淞園路社區體育健身俱樂部舉辦的半淞園路社區陸上劃船賽,淮海中路社區體育健身俱樂部舉辦的淮海中路社區門球賽,靜安寺社區體育健身俱樂部舉辦的“靜安寺社區杯”圍棋比賽……堪稱琳瑯滿目,只要你有心參與,上海一年四季每個月都可以有“競賽一把”的舞臺,任你揮灑。
9月20日上午,由朱家角鎮人民政府主辦的“朱家角鎮第四屆運動會木蘭拳比賽”就在朱家角鎮影劇院舉行。全鎮16支木蘭拳操隊、近200名運動員參加。比賽中,身著艷麗服飾的運動員精神抖擻,手持金銀扇、雙環等道具,以剛柔相濟、整齊劃一的表演展示各自的拿手好戲,充分展示了廣大中老年人良好的精神風貌,博得了觀眾的陣陣掌聲。活動期間,朱家角鎮木蘭拳隊、各健身氣功站點還進行了木蘭雙扇舞、健身氣功五禽戲展演,將嫵媚的木蘭雙扇舞與行云流水般的氣功來了一次完美的“碰撞”。如今,木蘭拳賽已成為朱家角鎮“老牌”賽事。
而在楊浦區,“楊浦新江灣城10公里跑”活動也即將舉行第四屆。往年,數千位中外跑者都會聚集到新江灣城,拔足躍動,跑出一天的好心情。即使體力不足以支撐10公里長跑的長者、孩子們,也可以選擇“2公里歡樂跑”來共享這一健康的生活方式,一起來體驗國際生態社區的活力。雖然沒有獎牌,但每位選手也都可以領到一塊完賽牌以作紀念。活力、拼搏、進取,既是體育精神、人文魅力,更能讓市民在健身中增進了解、深化友誼。
上海,真不愧是一座活力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