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仕凱
從水族文化習俗中走出來的民族精神
◎韋仕凱
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水族人民創造了豐富多彩的具有顯著地方特色的習俗。本文探討如何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提高整個水族地區人民的綜合素質。
一個民族的傳統文化習俗需要當地政府主導來搶救與保護,但是歸根到底還是需要靠這個文化擁有者的民族成員熱愛它、崇敬它,并由衷地傳承它,保護它才能實現根本的搶救保護。不能流于形式,不能紙上談兵。水書文化習俗的搶救、保護、傳承正當如此!那么,這些水族文化習俗如何進行搶救、保護、傳承呢?
這就用到了文字━━水族古文字。就要我們挖掘出水文字(水書),精選出善本。最新的考古研究表明,水族文字與河南偃師二里頭遺址夏陶上的符號有相通之處,水書師甚至可以大致解讀其含義,這引起了考古學界的重視。進而提出了水族先民來自北方和夏陶符號是一種文字的可能性。水書即水家人的泐睢(le1sui3),又稱“鬼書”、“反書”。其一是指其結構,有的字雖是仿漢字,但基本上是漢字的反寫,倒寫或改變漢字字型的寫法。“水書”文字為何與漢字不一樣,其寫法與漢字相反,這些問題令世人百思不得其解。其二就是在古代,水族先民因受統治階級所迫害,相傳其祖先“陸鐸公”創制“鬼書”以反對和報復統治者。
水書到底有多少個字?1986年出版的《水族簡史》稱有四百多個,《中國水族文化研究》稱有五百多個字。而專家在查閱的2000余卷水書中,發現異體字主要集中在12地支、春夏秋冬、天干、九星等單字上,例如,目前發現"寅、卯"等字的異體字已各有30多個。對于水族古文字的異體字,保守地推測,如果每個水文字單字至少有一個異體字計算,那么水文字總量約有一千六百個。2002年3月,“水書”已經納入首批“中國檔案文獻遺產名錄”。
水族是一個崇尚鬼神的民族,有著獨特的文化習俗。水族人民認為:無論是祖先亡靈,是動物、植物, 還是一些自然物和自然現象,包括山、石、洞、水、風、雨、雷、電等,由于有某種“鬼”或“神”附體,都具有靈魂,這些靈魂永遠不會消亡,當某種物體不存在時,它的靈魂就會附其他物體身上。水族的崇拜對象,從宏觀上講,主要分為兩大類,一類是鬼,另一類是神。凡陰暗的、落后的、消極的、對人民不利的靈魂 就是鬼;凡光明的、先進的、積極的、對人民有利的靈魂就是神。總的來講,神既可以施福于人類,也可以懲罰犯錯誤的人,而鬼往往只是加害于人類的。水書就是各種鬼怪魂靈、各種禁忌事項及各種避邪驅鬼方法的集成,水族人民喪葬、祭祀、婚嫁、營建等都受水書的制約。因此,在水族的社會生活中,水書具有廣泛的作用和舉足輕重的地位。
水書,是一種類似甲骨文和金文的古老文字符號,具有極高的文物價值和文獻價值。“水書”的古老文字,為鬼師占卜之用,用數量不多的文字表達五行生克、生死吉兇、八卦、二十八宿和天干地支之類。 現代文明對水族傳統文化習俗沖擊太大了。我自己是做水族文化研究的,我們在家都說水語,但有的小孩已經不會說水語了,更不用說識讀水書。三都水族自治縣地處貴州省的最南部邊緣,中國四十多萬水族人民有一半多聚集于此,這兒是水族的大本營。水族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民族,也是中國為數不多的既有民族語言又有民族文字的少數民族。而水書是水族的一種古老的文字,不僅記載了水族古代天文、地理、宗教、民俗、倫理、哲學、美學、法學等文化信息,而且,現在水族人的喪葬、營建、出行、過節、占卜、農事等社會活動中,水書至今還起著很重要的作用。
有人說,“水書”相當于漢族的《易經》,內容博大精深,是水族的百科全書。其實水書的珍貴還不僅如此。據水族研究專家石國義先生介紹,由于有關中國古代的原始宗教習俗資料和遺物實在太少,關于中國古代的宗教探討,只能依靠殷商以后的文字記載。而產于殷商時代的水書,所記載的內容可稱為“殷商時期巫文化的活化石”。類似“甲骨文”和“金文”的古老水族文字,主要靠手抄、口傳流傳至今,隨著時間的推移水書正面臨失傳的危險。據調查,在中國唯一的水族自治縣貴州省三都水族自治縣水族聚居地區,七至十六歲的水族子女已無人能識讀水族文字;中青年中僅僅是極少數讀書人對水書略知一二。
近年來,在政府部門的高度重視下,對水書習俗進行了大量的搶救工作。目前共征集搶救到六千多本珍貴水書原件;以前僅知水族古文字僅有四百多個,目前已發現水書文字共一千四百多個;經過兩年多的研究,開發了“水文字輸入系統軟件”;2007年韋世方先生還出版了中國首部《水書常用字典》等等。
水書僅僅是水族文化中的其中一種,水族文化宣揚的精神是:“孝”“善”至上,虔誠為本,因果報應的理念。要以“孝”“善”為中心,對人格進行重新塑造。世代相傳,讓水族人民培養出獨特的民族精神。
作者單位:貴州省三都水族自治縣民研所 558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