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 耿
淺談薩特境遇劇的哲學內涵
易 耿
薩特稱自己的戲劇作品為“境遇劇”,這種類型的戲劇,是將人物放在特定的情境中,來展現人物面對特殊的境遇的時候如何來做出選擇的過程。薩特在積極參與各類社會政治活動的同時,還不遺余力的用他的戲劇作品來宣傳他的“人道主義的存在主義”理念。可以說薩特的劇作是將哲學思想與文藝作品巧妙結合的絕佳范例。
薩特 存在主義 境遇劇
讓…保爾…薩特是法國著名的存在主義哲學家,他的思想在當代世界有著重大影響。薩特能有巨大的聲譽不僅僅是因為他的哲學,很大程度上是與他的文藝作品有密不可分的關系。正是通過他的文藝作品,薩特那些深奧艱澀的哲學思想才大眾所理解。薩特涉獵的范圍極廣,他不僅從事哲學研究,進行文學與戲劇的創作,同時還積極的參與社會活動,但無論其哲學思想還是文藝作品,有一個貫穿始終的中心論題便是討論個人的自由。薩特主張“人的問題才是哲學的根本問題,必須把人召回來并作為哲學的研究對象加以研究,從而解釋現實世界。”[1]薩特終其一生一直在追問的一個主題便是:人是自由的,但是自由又何以實現。薩特一直不遺余力的用他的戲劇作品來宣傳他的“人道主義的存在主義”理念。可以說薩特的劇作是將哲學思想與文藝作品巧妙結合的絕佳范例。
薩特稱自己的劇作為“境遇劇”,這種類型的戲劇,是將人物放在特定的(往往是極端矛盾)情境中,來展現人物面對特殊的境遇的時候如何來做出自己的選擇過程。
薩特的境遇劇最大的特點,就在于“境遇”二字,薩特要在戲劇舞臺上展現人物所面臨的特定處境,以及劇中人所進行的“自由選擇”,以此來表達他的哲學觀念。因此“境遇劇”和西方傳統戲劇,即以人物的性格的表現為主要目的的“性格劇”有很大的不同。在傳統戲劇中,人物形象的塑造依賴于人物性格的顯示,戲劇中心人物性格的沖突往往也是戲劇沖突的主要來源,在性格劇中情境的設置往往是以塑造人物性格為目的,反過來人物性格的沖突往往又推動了戲劇情節的發展。薩特的境遇劇則與此不同,在他的劇作中,境遇的設置往往是戲劇趣味的主要來源。薩特在構思情景時,總是把主人公放在一個危機四伏,左右為難,充滿危機感和負罪感的極端環境之中。而這一類的環境有一個明顯的特征——荒誕。在劇本《阿爾托納的隱居者》中,主人公弗蘭茨十三年來一直生活在一間封閉的房間里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除了自己的妹妹,他拒絕接觸任何人,包括自己的父親,哪怕他們就住在自己的隔壁。劇本《恭順的妓女》中女主人公麗瑟,在參議員的誘勸下,喪失了自己的立場,由一位充滿正義感的女士稀里糊涂變成了“恭順的妓女”,《魔鬼與上帝》中主人公格茨兩次在行善與從惡間作艱難的選擇,都以失敗而告終,讓他徹底放棄了當惡魔或當圣人的道德自主權。而在劇本《禁閉》中,主人公們面對的是一個奇怪的地獄,既沒有硫磺、火燒、烤架,還有愛我的人和我愛的人……這些情境的設置,無不向我們展示了一個荒誕的世界,或者說是無意義的世界,即如此,那又該如何安頓我們的人生呢?薩特的戲劇給我們展示了他的哲學體系的第二個核心思想——人生是自由的。
人生是自由的,而自由源自于選擇。作為一個存在主義者,薩特認為存在(宇宙)是偶然的、荒誕的。對于人來說,人的先存先于本質,人的本質則通過存在自然顯現出來,人可以通過自己的選擇去決定自己的本質。所以,人有絕對的自由。在薩特的劇作中,人的自由總是通過在境遇中做出一系列的抉擇來顯現。雖然薩特判定人的本質是自由的,但是在他的戲劇作品里,主人公在面對困境或者迷境時,往往不是那么自由,很多時候其實是別無選擇。這事實上就成為了一種悖論。
薩特在《為了一種境遇劇》一文中寫道: “境遇是一種召喚;……由我們自己選擇,……當必須將有限的境遇搬上舞臺時,就是說必須表現人類的二擇一 (死亡是其一)時 ,境遇就召喚我們表現人類的總體性。”[2]事實上薩特的目的就是要將這些人們生活中普遍遇到的難以抉擇的境況搬上舞臺,加以夸張和變形,引起人們的對于自由的思考——既然人的本質是自由的,人的確有自由選擇的權利,那么為什么劇中的這些主人公往往會陷入極端的窘境,到底是什么在限制和影響我們的自由選擇的權利。這些都是發人深省的拷問。
薩特在他的《提倡一種處境劇》中明確地提出以“境遇”作為戲劇中心問題的觀點,而他之所以要將“境遇”放到劇作的中心位置,則是因為他希望用戲劇作品明確向世人宣示一個理念:限制人本質的實現實則是因為人與他人的沖突。表現在他的劇作里面就是人與處境的沖突,而這處境就是來源于他人。薩特認為,人在現實中常常身不由己,這個阻礙就是“他人”的目光。每個人在他人的目光中不斷失去自我,逐漸被異化了。
總的來說,薩特的“境遇劇”具有存在主義哲學思想的載體功能,他善于把抽象的哲理具象化為具體的戲劇沖突。“境遇劇”作為薩特獨創的一種戲劇類型,在世界戲劇史上同時在世界思想史上都具有特殊的意義,值得我們去研究和學習。
[1][法]讓-保羅…薩特.存在主義是一種人道主義[M].周煦良,梁永寬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88.
[2]薩特.為了一種境遇劇[A].薩特文學論文集[C].施康強譯.合肥:安徽文藝出版社,1998.
(作者單位:四川文化藝術學院)
易耿(1982-),男,漢族,四川綿陽人,四川文化藝術學院傳媒學院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