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莎 李 鵬
淺談高校檔案工作的重要性
王麗莎 李 鵬
高校檔案具有檔案內容多樣性、檔案信息開發的持續性、文化示范性與傳播性的特征。國家對檔案工作的日漸重視及高校檔案較強的服務效能,決定了高校檔案工作舉足輕重的地位。
高校檔案 重要性
高校檔案是高校日常管理工作活動中形成的具有保存價值的文件資料,是高校發展的歷史記錄和見證,有著很強的服務效能,在全校工作中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然而,據筆者觀察,檔案工作一直不被重視,檔案意識淡薄現象普遍存在,甚至出現“失位”、“失語”、日益邊緣化等現象。本文從高校檔案的特征入手,談談高校檔案工作的重要性。
高校檔案是隨著高校的成長和發展而逐漸形成的,記載著學校各個時期的管理工作、教學工作、科研工作、學生工作等等,有其獨特的特征。
(一)檔案內容多樣性
高校檔案通常包括文書檔案(文書檔案包含各黨群、行政部門檔案)、教學檔案(教學檔案包含教師業務、學生學籍成績檔案)、科研檔案、財務檔案、基建檔案、外事檔案、出版物檔案、人物檔案、設備檔案、實物檔案。涉及面比較廣,涵蓋內容較為豐富,數量龐大,種類齊全。此外,檔案載體形式多樣,有文本形式、圖像形式、聲音形式和影像形式等。
(二)檔案信息開發的持續性
高校的發展是一個持續的過程,檔案的信息開發便具有著持續性。高校檔案不僅僅記載著學校的歷史,還在未來源源不斷的信息開發中傳承。例如,我校以六十周年校慶為契機,舉辦了六十周年校慶校史展,在此過程中,無論是通過老領導、老同志的口述歷史,還是多方多途徑的搜集整理,最終挖掘出了大量從前不曾知曉的歷史檔案資源,形成了新的檔案史料和編研成果,檔案信息得到了新的開發。可見,檔案的信息開發不是一次就終止的,是持續進行的。
(三)文化示范性、傳播性
高校是研究學問、傳播知識、培養人才的學府,所謂傳道受業解惑,人類文明的結晶通過大學傳播四方、綿延萬載。高校檔案因此具有著很強的文化示范性和傳播性。如:文書檔案反應了高校的管理水平;科研檔案傳播了高校的科研成果;教學檔案示范了教師的教學水平;學生檔案反映了學生的文化水平。可見,高校檔案承載了大學的文化傳統,規范了大學的制度,彰顯了大學的精神,其檔案的具體內容就是就代表了大學的文化內核。如歷年年鑒、檔案編研、查閱并復印檔案原稿,利用館藏進行文化宣傳等。
一所高校對檔案工作的重視程度,體現了這所高校對自身工作的認識程度,體現了這所高校是否能夠從歷史中總結經驗、發現問題,從而提高日后工作的質量和效率,保證學校各項日常事務的管理有序進行。而現狀是高校對檔案工作的重視程度不容樂觀。新形勢下,高校檔案的重要性應當得到應有的重視。
(一)國家對檔案工作的日漸重視,體現了檔案工作的重要性
檔案工作日已漸得到了國家的重視。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等中央領導同志多次對檔案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指明了檔案工作的前進方向;經過多年努力,《檔案法》修訂終于列入了國務院和全國人大常委會2016年立法工作計劃預備項目。去年國家頒布的最新版《職業大典》,首次將“檔案業務人員”更名為“檔案專業人員”,這一新定位,體現了國家對檔案專業化的強調和考量,體現了國家對檔案專業人才隊伍建設的關注和重視。
(二)高校檔案較強的服務效能,決定了高校檔案工作的重要性
服務是檔案工作的生命線,也是檔案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高校檔案服務于學校各項事業的發展建設,有著較強的服務效能,具體體現在它具有重要的參考作用、憑證作用、整合能力和紀史價值。
(1)參考作用:高校檔案從多方面為學校建設起著重要的參考作用,例如文書檔案為高校領導決策提供重要參考;教學檔案為學校的教育教學評估服務;科技檔案為科學研究提供可靠資料等等。
(2)憑證作用:儲存檔案要求保留原稿原件,可見檔案是原始的記錄,是記載了發生過的史實,上到學校人事干部的任免,下到會議通知,大到學校重大政策方針、規章制度的公布與實施,小到各單位報備的數據表格,都成為高校工作的歷程,使高校工作有據可查、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文可表。
(3)整合能力:高校教學檔案詳細記載了各階段專業課程的設置、安排情況,包括教學研究、教學方案、課程改革等。教學檔案管理有利于高校整合教學資源,提高高校的整體教學水平,保障教學工作順利進行。
(4)紀史價值:高校檔案記載和傳承著高校從建校以來至今的校史,有著一定的紀史價值。
隨著時代進步和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高校檔案工作創新發展、提質增效時不我待。我們應抓住機遇、順勢而為,激發創造活力和發展動力,實現高校檔案工作水平的躍升。
[1]畢娟,孫連香.拓展服務功能,深入挖掘高校檔案價值內涵[J].北京高校檔案學術論文匯編,2006(7):134.
[2]陳小磊.歷史的刻錄機現實的播放器——淺析高校檔案管理的重要性[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2(7):140.
(作者單位:1.沈陽農業大學黨政辦公室;2.中國刑事警察學院公安基礎教研部)
王麗莎(1985-),女,黑龍江大慶人,碩士,文藝學,研究方向:文學理論;李鵬(1983-),男,遼寧錦州人,博士,文藝學,研究方向:文學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