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華滿
淺談警察查緝戰術意識及其培養
王華滿
人民警察在執法過程中,我們經??吹椒缸锵右扇嘶蚍缸锓肿訛榱硕惚芊傻闹撇?減輕或避免刑事追究,總是想方設法地進行反抗和躲避,辦案人員對他們的追捕,或許以暴力的形式來抵抗執法,所以說查輯工作中具有太多的意料之外的不確定因素和危險性存在。針對查緝工作的特殊性,這就要求培養我們警員穩定扎實的心理素質和扎的戰術意識。在當前查緝行動中,面對變幻莫測的現實場面,不確定因素的隨時發生,拒捕與緝捕,反偵查與偵查的矛盾斗爭錯綜復雜,對于一名合格的人民警察來說,如果沒有過硬的查緝戰術意識,在辦案中是非常危險的。尤其是在社會矛盾日益突出的大環境下,面對兇狠、殘忍的犯罪分子,在維護社會穩定,保護人民的財產和生命安全為前提下,如何有效避免或減少警員在工作中的傷亡是我們需要解決的課題。
查緝戰術 戰術意識 行動 培養
警察在辦案過程中,通過采取對相關人員進行的盤查、緝捕和清查等一系列的行為,我們稱之為查緝。在查緝工作期間,對參與工作內容的人民警察來說是一種最常見的非常辛苦和繁瑣的工作。在經濟日益發達,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與繼續推進的過程中,影響社會穩定的各種矛盾也如雨后春筍般陸續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許多紛擾。在我們打開窗戶,進行現代化建設中,在迎進了“新鮮空氣”的同時,一些“蒼蠅、蚊子”也趁機跟著飛了進來。尤其是日趨成熟的網絡技術,誘發各種刑事犯罪因素增多,犯罪手段表現出科技化、團伙化的勢頭,很多職業罪犯的兇器趨于先進化,給警員在辦案抓捕工作中帶來了很高的挑戰性,雖然我們生活在和平時期,但是在面對犯罪分子的暴力反抗下,我們的人民警察流血犧牲的狀況頻頻出現。警察因公傷亡情況也是呈上升趨勢,因此在查緝辦案中,保證人身安全,減少人員傷亡,這是我們要解決的一項緊迫而又艱巨的任務。
查緝行動的目的是為了抓捕和發現犯罪嫌疑人員或違法犯罪者,其主要運用盤查、武裝捕獲和清查等方法,在特定的空間、時間內進行重點打擊違法犯罪的一項活動。用謀略勝戰勝敵人,是查緝戰術中的最提倡和推崇的方法。在實際查緝活動過程中,緊急關頭突然出現了被動和失控的局面,憑借過硬素質與敵進行斗智斗勇,把控局面的主動權,以四兩撥千斤的能力扭轉局面,化險為夷,順利完成任務。及時有效的將違法犯罪分子一舉殲滅。
第一,危險評估意識。由于查緝行動有著較大危險的一項特殊性工作,這就要求每名警員在工作中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和高度的敏銳性、警惕性,充分估計和預判犯罪分子的真實情況。戰術分析是設計戰術方案的前提條件,其主要內容就是進行危險評估,在執法過程中,往往是特別難以進行全面準確的把握且最容易忽視的一個重要環節。危險評估是否客觀、充分將直接決定著警察在行動中的戰術效果和配置警力。因此,在進行查緝活動時,收集和掌握信息的全面情況,根據案情對潛在的和現實的危險進行預判評估。
第二,安全保護意識。安全是實現成功的保障和前提。在參加查緝的時候,任何時候都與危險相伴,全面估判現在面臨的和馬上就要發生的情況的危險性和復雜性,在任何場合和任何時候都要提高警惕,在真正完成任務之前沒有絕對的安全。在行動中要始終本著合法、合理、有效、安全的原則。把安全和有效貫穿整個行動始終。在執行行動期間,不管遇到何種情況,都必須保持強烈的自我保護意識和高度的警惕性,在沒有結束行動之前,無論形勢如何變幻,一刻也都不能放松戒備心理,保證行動的安全圓滿的完成。同時,有充足的戰術防范措施和思想準備來應對隨時發生的突發事件。
第三,整體配合意識。在每次進行行動之前,對參加行動的警員都要區分責任,明確分工,安排好參與行動人員相互間的配合。在行動時,各個警員在受領了自己的任務范圍及所扮演角色后,就是要開動腦筋,在任務中如何勝任好這個角色。要使這個角色在完成任務中出色完成好,必須做好相互配合,實現角色之間的正常轉換。由于在行動中涉及的對象、環境和案情等情況相對比較復雜,矛盾突出,任務艱巨,只能依靠人員相互之間的密切配合,團結協作才能取得勝利,因此在一項行動中往往需要不同的警種、各種類型的戰斗集團或多人同警種、運用各種武器裝備,合為一個綜合性的整體力量到達查緝現場。通過多層次、多人一起組建的有機整體,因此參加行動的各個警員必須相互配合,這是提高打擊力度和作戰能力的實際所需。在戰斗中,通過人員之間的聯合作戰、相互策應、相互聯絡和協調,確保命令暢通無阻、協調一致、及時配合有關指令,形成整體作戰態勢,呈現整體打擊能力。
第四,執法程序意識。查緝行為是在國家法律規定內實施的一種執法行為,在行使過程中也是在執行法律的有關活動,不管運用哪一種方式,采用何種手段都不能超越法律規定的權限進行,要嚴格依照國家法律法規的前提下開展工作內容。警察在查緝活動中的運用和設計查緝戰術時,其形式和內容必須要合理、合法,絕不能凌駕與法律規定之上,嚴禁采取非法手段進行辦案。就是說在符合法律規定的基礎上,正當地開展各項工作,使查緝結果達到合法、客觀、有效為目的。
第一,現實情況和實際需要提升警員的自身素質。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發展的不斷深入和科學技術的闊步前進,我國治安形勢也伴隨這社會的不斷進步出現了一些新問題、新情況,違法犯罪活動呈現出新方法、新手段等特點。一方面是持槍殺人、爆炸殺人、持槍搶劫、綁架人質等惡性群體性、有組織性暴力案件日漸頻繁;另一方面是警員與犯罪分子之間不斷惡化、加劇和升級的暴力對抗,矛盾比較突出,犯罪分子,暴力襲警、開槍拒捕等嚴重犯罪案件出現常態化。警察作為有效維護國家安全穩定的重要中堅力量,擔負著打擊犯罪和維護社會治安穩定的重任。目前,我國的現代化建設正面臨著一個特殊階段,新的任務和形勢對我們警察隊伍在查緝戰術素養方面提出了更高的標準和挑戰。提高查緝戰術意識就是為了有效應對當前社會治安面臨的新變化、新情況、新形勢對警察素養的提出的新挑戰所表現出來的。人民警察在與犯罪分子斗爭中難度加大,斗爭升級,挑戰日趨嚴峻。公民的人身財產安全和社會公共安全受到了犯罪分子的干擾,警察的生命安全也受到了影響。因此,在面臨如此嚴峻的情況下,下大力解決和提高警察的查緝戰術意識刻不容緩。
第二,警察的職業特殊性,要求必須提高自身的查緝戰術意識。由于查緝工作內容繁多,比較復雜多變、工作壓力大,風險因素較多,有一定的危險性。在盤查搜身、捕殲案犯、解救人質、清查搜索和追輯堵截等時機和場合中經常會出現與犯罪人員的暴力對抗現象,因此警員的人身安全時常會受到暴力襲擊,傷亡情況頻出不斷。,據全國公安系統統計,因公傷亡民警在2013年下半年共計4282人,其中因公負傷3714人,因公犧牲568人;被暴力襲擊而犧牲的198人,負傷1927人。造成傷亡的主要原因是民警在案件處理、交通違章和查緝執勤時遭受暴力襲擊造成的,因此,確保我們警員人身安全,最大限度地使其發揮作用,為國家現代化建設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更好地保駕護航,就必須從培養和提高警察查緝戰術意識方面抓起,為人民警察的生命安全保駕護航。
第三,警察隊伍素養普遍偏低的現狀需要提高人員的查緝戰術意識。造成警察傷亡的這一現狀的最主要的因素就是在于警察隊伍大多數人員素質偏低,從而造成原本可以減少或可以完全避免的傷亡事件接二連三的出現?;鶎右痪€單位,人員編制較少,任務較重,沒有足夠的時間去參加學習、訓練,久而久之,使得民警普遍缺少系統的學習培訓,很難滿足查緝工作的現實需求。
第一,增強警察的責任感和事業心,激發他們的工作熱情。事業心是一個人內在的理想和精神追求,它主要表現為依據自身特點做大限度的發揮個人能力,通過個人積極進取來達到成就自己的一種理想和目標。責任感是為實現個人理想目標的一種自我約束。責任感和事業心是一名合格的人民警察職業道德的兩個重要方面。認真學習、刻苦鉆研業務知識,在學習中逐步積累實踐經驗,不斷提高業務工作水平,依靠頑強的工作態度激發自己堅強不服輸的意志,以自己實際的行動,為實現自己制定的目標,克服難題,排除各種紛擾,迎難而上。
第二,查緝戰術訓練和教育要實現系統化。知識是我們了解社會、改造社會的基礎,警察只有掌握過硬的戰術技術和戰術基本理論,才能真正的去準確掌握和深刻理解查緝戰術的內容精華,才能拓寬自己的視野,豐富和積累自己的業務素質??朔字芎妥砸詾槭堑莫M隘思想,不斷提高戰術修養,在查緝工作中實現游刃有余。因此,通過有效培養和提高他們的戰術知識的學習和各種技戰術的訓練,強化他們在查緝活動中的戰術意識,需要我們建立完善一系列的教育培訓制度,通過教育和學習,提高警察的素質能力。
在當前查緝行動中,面對變幻莫測的現實場面,不確定因素的隨時發生,拒捕與緝捕,反偵查與偵查的矛盾斗爭錯綜復雜,對于一名合格的人民警察來說,如果沒有過硬的查緝戰術意識,在辦案中是非常危險的。尤其是在社會矛盾日益突出的大環境下,面對兇狠、殘忍的犯罪分子,在維護社會穩定,保護人民的財產和生命安全為前提下,如何有效避免或減少警員在工作中的傷亡是我們需要解決的課題。現階段,我國正處于歷史轉折期,社會的發展和穩定離不開高素質的警察隊伍保駕護航,因此,提高警察隊伍的素質,對于國家發展不僅十分必要,而且是一項迫在眉睫的政治任務。一個經濟發達的國家,一個文明昌盛的民族,在任何情況下、任何時候都不離不開一個具有高素質的維穩警察隊伍。因此,在新的歷史時期,面對出現的新情況,我們要及時學會有效應對,當務之急就要求我們以時不我待的責任心和使命感抓好警察隊伍在查緝戰術意識方面的學習、在學習。在今后維護國家穩定和保衛人民利益方面,提高自己的業務素質,保證自身安全,減少或避免財產損失,發揮積極的作用。
[1]趙相國.警察戰術模塊教學的探索與實踐[J].教育與職業,2006(17).
[2]王海源.警察體育與警務技能辨析[J].江蘇警官學院學報,2006(01).
[3]陳博.公安本科院校警體學科體系建設之思考[J].軍事體育進修學院學報,2006(01).
[4]劉古華.我國警察實戰技能的形成和演進[J].江蘇警官學院學報,2005(06).
[5]趙長明.法治理念下新時代刑警隊伍人才流失問題研究[J].福建質量管理,2016(05).
陜西警官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