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
“三措并舉”力促“兩個責任”落實
高平市新一屆市委班子上任后,牢牢抓住黨風廉潔建設的“牛鼻子”,以上率下,示范帶動,認真履行主體責任。對領導干部提出了踐行“三個一方”的具體要求,為四大班子成員立起了“五條規矩”,確立了“三重三看三優先”的干部導向,對16個鄉鎮黨委書記進行了專題約談,向基層“一把手”持續傳導壓力。同時,市委常委會積極支持市紀委履行監督職能,重點督查常委單位和副處級單位落實“兩個責任”,取得了明顯成效。高平市紀委每季度召開一次紀檢監察工作例會,聽取基層紀檢組織履職匯報;年終召開述職述責大會,聽取各級黨組織負責人履職匯報,督促推動“兩個責任”層層落實。為全市副科級以上干部發放《履職紀實手冊》654本,對“兩個責任”落實情況實施全程留痕管理。在全市鋪開了40個“挺紀在前”試點工作,9個點成效明顯,特別是培樹了韓家莊“四條規矩正村風”、北陳村“微信公開探新路”等正面典型,為全市“兩個責任”落實起到了示范作用。同時,高平市紀委還實施“三查一督導一通報”監督檢查辦法,通過單位自查、專業普查、紀委抽查和巡回督導、典型通報,對全市各級、各單位落實“兩個責任”情況開展巡回督查、問責追究,倒逼責任落實。2016年1~11月,全市共查處落實“兩個責任”不力案件17起,處理黨員干部22人,以問責倒逼負責,推動了“兩個責任”有效落實。
(呂偉偉)
涉紀信訪量呈現“七連降”
陽泉市盂縣紀委針對涉紀信訪量連年居高不下,信訪壓力不斷加大的形勢,從信訪這個“總入口”下手,運用“五賬工作法”,組織全縣14個鄉鎮紀委和信訪、黨風、案管、審理以及各紀檢監察室,對問題線索和信訪存量進行大起底、大清查,排查出未辦理線索,及時轉交相關科室和鄉鎮辦理。在每半月一次的紀委工作例會上,各紀檢監察室和鄉鎮紀委按照總任務量、已辦結量、存量、正在辦理量和辦理時間上的要求逐項匯報,由縣紀委確定工作進度。按照既定工作目標,各紀檢監察室和鄉鎮紀委定期到縣紀委案管室對當月辦結的案件集中銷案。縣紀委從時間和進度上掌握總體進程,并不定時督辦。同時,縣紀委出臺《包案責任制度》,制訂《重信重訪和越級訪治理包案到人責任表》,把市紀委分解的39件重復訪和越級訪案件(事項)責任落實到人。截至目前,已辦結上報39件,辦結率100%。此外,縣紀委將主動排查出來的15件重信重訪件,一起并入重信重訪專項治理活動。目前,已化解13件,化解率86.7%。自2016年6月以來,該縣涉紀信訪量呈現出連續7個月逐月遞減的良好態勢,為盂縣經濟社會健康快速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李榮霞)
該縣對所有信訪舉報件的分流和結案審結都嚴格要求經分管副職簽字,最后由“一把手”簽字審結,對處理意見和處理執行情況直接把關。同時改變過去重函詢、輕談話的做法,函詢對象除了填寫函詢文書外,按職務還需由分管副局長、副書記、書記對其進行談話提醒,加大對函詢對象的警示教育力度,做到了抓早抓小。要求信訪室的工作人員,在接待群眾來訪、接聽群眾來電時,要注重細節,講話文明、態度和善、服務熱情,用真情幫助群眾解決問題。而對每件來信來訪都要登記在冊、建檔立卡、備案完善,及時了解辦案情況,及時反饋處理情況,做到“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
(蒲縣紀委)
扣緊家風建設 促進黨員干部廉潔從政
長治市城區紀委將家風建設作為幫助黨員干部筑牢拒腐防變防線的切入點,通過“五個一”活動,結合發揮家庭、社會、群團組織的重要作用,通過家風建設促進黨員干部廉潔從政。一是采取群眾喜聞樂見的廣場舞、上黨落子、自編歌舞等“接地氣、有味道”的鄉土藝術形式,宣傳身邊的廉潔家庭、文明家風,引導大家見賢思齊、見德思義,形成崇廉尚廉的良好氛圍。二是邀請30余名書法家揮毫潑墨,并在全市范圍內開展家規家訓懸掛活動,號召更多的家庭傳承好家風,以家庭文明和諧帶動社會的全面發展。三是積極帶動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群眾團體,結合自身特點,組織推進家風建設。區婦聯向全區黨員干部家屬發出“爭做賢內助,把好家庭關”的倡議書;團區委積極開展“傳承好家風”親子志愿服務活動,讓孩子與家長一起成長鍛煉,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塑造;基層社區邀請專家進社區講讀經典家訓,為青少年開設家庭文化誦讀班,讓群團組織、基層組織成為講家風、樹新風的良好平臺。四是充分發揮黨員干部父母、配偶、子女的監督作用,推動350余名科級干部的家屬普遍作出家庭廉潔承諾,簽署了承諾書,擔負起家庭監督的重要責任,做到常念廉潔治家的“緊箍咒”。五是以“弘揚家庭美德,傳承優良家風”為主題,尋找“最美家庭”,并把“最美廉潔家庭”評選作為重要環節,融入良好家風建設。組織全區50戶“最美家庭”和60名志愿者在北董村桃花林栽種下200株綠植,展示最美家庭“和諧、文明、廉潔、關愛”的良好面貌。
(長治市城區紀委)
用鐵的紀律保障精準扶貧順利實施
平順縣紀委聚焦“監督執紀問責”主責主業,加強對精準扶貧的監督檢查,以精準監督為全縣脫貧攻堅提供強有力的紀律保障。一是加強宣傳教育,利用警示教育宣傳片和扶貧領域職務犯罪典型案例等資料,對涉及脫貧攻堅工作的單位和人員開展法制教育、廉潔教育、警示教育,提高扶貧部門工作人員廉潔用權,依法履職的自覺性,營造風清氣正良好氛圍。二是加強監督檢查,從脫貧資金管理使用情況、扶貧項目廉潔情況、黨員干部在位不為情況、是否存在損害群眾利益情況開展監督檢查,圍繞關鍵環節,緊盯薄弱之處,主動發現問題,及時糾正不實問題,確保監督全覆蓋、無盲區。三是強化問責處理,對涉及脫貧攻堅的違紀問題零容忍,發現一起,嚴肅查處一起,堅決把紀律立起來、嚴起來。對濫用職權、吃拿卡要、弄虛作假、虛報冒領、截留私分、揮霍浪費、以權謀私等問題進行重點查處,強化震懾作用,繃緊扶貧紀律高壓線,發揮查處一起,教育一片,整治一方的作用,用鐵的紀律保障精準扶貧工作的順利實施。
(平順縣紀委)
“三強化”做好紀檢監察報刊學用發行工作
為認真貫徹中央紀委、山西省紀委和朔州市紀委關于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倡廉宣傳教育工作有關要求,切實做好《中國紀檢監察報》《中國紀檢監察》《先鋒隊·黨風廉政版》的學用發行工作,朔州市朔城區紀委采取“三強化”措施,確保學用發行工作順利進行。一是強化思想認識。組織全區紀檢監察干部召開會議,深刻認識《中國紀檢監察報》《中國紀檢監察》和《先鋒隊·黨風廉政版》在反腐倡廉宣傳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統一思想,認識到紀檢監察機關報刊是黨報黨刊,是紀檢察機關的喉舌、窗口和陣地。二是強化宣傳教育。采取以會帶宣、信息宣傳、報刊宣傳等多種方式宣傳黨風廉潔建設和反腐敗教育,使廣大黨員干部充分認識到紀檢監察報刊是學習、教育、警示的好教材,促進了學用發行報刊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三是強化工作方式。朔城區紀委宣傳部工作人員經常深入基層,與黨員干部一起探討利用黨報黨刊推進本單位黨風廉潔教育和反腐敗工作的經驗,提高了基層紀檢監察干部學報刊、用報刊的積極性。
(金志新)
發揮反腐敗協調小組作用彰顯反腐敗綜合效應
2016年以來,絳縣紀委積極發揮縣委反腐敗協調小組的組織協調職能,各成員單位做到信息互通,協調一致,嚴格按照中辦發[2015]10號文件和運反腐協(2016)1號有關精神,切實做好黨員干部問題線索的及時移送(通報)和處置工作。2016年1~12月,縣委反腐敗協調小組成員單位之間通報、移送案件及案件線索122件次。其中通報線索37件次,移送案件線索85件次,涉及黨員70人,國家工作人員36人,黨員和國家工作人員雙重身份27人。除通報類線索外,生效判決書、違反治安處罰法、檢察院不予起訴等案件線索全部進行了處置。其中,范圍外移送類案件線索10件已報送市委反腐敗協調小組辦公室,范圍內移送案件線索69件,已給予52人黨政紀處分、6人免于處分、組織處理(取消預備黨員資格、批評教育、通報批評)5人。
(喬 玲)
開展集體廉政談話敲響節前“警鐘”
不久前,沁水縣衛生和計劃生育局召開局機關集體廉政談話會,對干部職工進行集體廉政談話,敲響了廉潔“警鐘”。
局黨組書記、局長李衛京在談話時要求,一要堅持挺紀在前,樹立規矩意識。把嚴明紀律要求作為鞏固衛計行業作風建設成果的重要舉措,周密部署,明確要求,做到早打招呼、早提醒。廣大黨員干部要嚴格自律,堅守底線,不觸紅線,不折不扣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和省市縣委有關要求,堅持做到“十嚴禁”,嚴格執行衛生行業“九不準”規定。二要堅持常抓不懈,嚴格落實責任。把學習貫徹《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等黨內法規與省紀委和市委關于廉潔過節的有關要求結合起來,持之以恒抓好落實。黨員領導干部要切實肩負起“第一責任人”和“一崗雙責”責任,自覺抵制低俗奢靡之風,厲行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自覺做守紀律、講規矩的表率,使節儉文明過節蔚然成風。三要加強監督執紀,形成高壓態勢。局紀委要切實履行好監督責任,堅持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認真做好監督檢查工作。同時,要充分發揮群眾監督作用,收集問題線索,對“兩節”期間監督檢查中發現的“四風”和行業“九不準”問題,發現一起,嚴肅查處一起,堅決做到零容忍、嚴懲戒,不留情面、不搞例外,確保衛計系統風清氣正、廉潔過節。
(李濤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