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佳
淺析門羅《逃離》中的敘事時間策略
劉 佳
愛麗絲·門羅的短篇小說常常以安大略省中的各類小鄉鎮作為故事背景,用冷靜、精準、甚至無情的紙筆,撕開小鎮生活中瑣碎沉悶的外表,將人們心中難以面對的情緒:困惑、無奈、脆弱、虛偽、妒忌、殘酷、決絕和對與命運的反抗一一呈現在讀者面前。在門羅的著名作品《逃離》中,通過利用切換性的敘事結構和時間順序向讀者展示了一個情節簡單的故事中所蘊含的復雜內涵。
《逃離》 敘事節奏 敘事時間
《逃離》是一本非常針對女性視角的書。如果男人的命運是有篇章感的,而女人似乎就只有一兩個重要支點撐起大部分的人生面貌。命運早已由那幾個決定性瞬間設置好,那個跳脫當下的開關一旦按下、失控的張力拉扯著你,生活按下快進鍵,你無法停止,按照它的程序而來,不回頭并不復原。
卡拉的女性身份使這一逃離主題有了更為深刻的意義。卡拉代表著某一類女性,她們具有一定的思考和感受能力,與周圍環境格格不入,易萌生女性自我意識的覺醒和反抗的勇氣。但由于自身脆弱和依附性,她們在男權主義環境下難以實現精神或經濟的獨立,往往陷入兩難的掙扎之中。她們不像有的人愚昧不化,從未意識到自身的處境和存在價值;也不如有的人成熟,有堅定的精神支撐和掌控自身命運的能力,因此也往往比他人承受更深重的痛苦。
卡拉的逃離始終是源于感性上對現實難以忍受的痛苦,第一次出走是逃離乏味的中產階級家庭,第二次是逃離不愉快的婚姻生活,而非理性上有關價值判斷的抉擇,因此具有脆弱性和不穩定性。這種意識瞬息萬變、難以捉摸,輕易就能被更改和扼殺,甚至是她坐在大巴上的觸景生情,看到富有生機的鄉村景象便幻想她與克拉克的婚姻是否還有新的可能。“她現在逐漸看出,那個逐漸逼近的未來世界的奇特之處與可怕之處,就在于,她并不能融入其間。她只能在它周邊走走,張嘴,說話,干這,干那,卻不能真正進入里面。”對于未知世界的恐懼和漂泊無依之感就足以讓她心生退意。“需要過一種更為真實的生活”更像是一個漂亮的借口,事實可能正如卡拉母親所說,她“并不知道自己拋棄的是什么”,也從不知道自己要追尋的是什么。卡拉的逃離并非為了追尋某種意義,而是她因對生活無力掌控而被迫做出的唯一選擇,是為了逃離而逃離,為了逃離而追尋。
卡拉所追尋的一切,無論是吉普賽情郎還是多倫多的自由生活,都是被她美化的想象,是一種縹緲的幻影,令人激動、沉醉,而一旦真正碰觸就會消失殆盡。她將自己的命運完全交托于克拉克無疑是危險的,因為克拉克以及他所給的未來不可能完全符合卡拉的想象,美夢終有幻滅的一天,而生活的矛盾與困境無處不在。
還有一個值得注意的細節,就是禿鷲只食腐肉,就是說小白羊是先死了,尸體才被禿鷲吞噬。而兇手是誰? 克拉克的控制欲?卡拉的懦弱?還是西爾維亞的虛榮?其實他們每個人都是兇手。
門羅在這部作品中敘事的進程在兩條時間和線索中不停地交錯,在文章敘述的對象之間不停地變換,敘事時間也往返于過去和現在,但情節和思想卻絲毫沒有混亂。在故事中門羅悄悄地將讀者引入故事的情節,而后突然間的一個段落,將讀者甩到其他的位置,因此讀者在不同的方向和未知中看到了全新的東西[1]。這也印證了門羅的美學思想:“小說不像一條道路,更像一座房子,在屋子里面待上一會,走走轉轉,看看房間內部的關聯,然后再望向窗外,在這個角度上,外面的世界又有什么不同。”
《逃離》的小說中敘事的節奏多由時間差距的變化而引起,故事中的時間與敘事時間的關聯,構成的時間差距在卡拉的平凡故事中刻畫了耐人深思的韻味[2]。在敘事的過程中不能通過對不故事時間與敘事時間的變化來定義時間的差距,因為在小說中沒有一個恒定的時間點,即故事時間與敘事時間的交叉點。但敘事時間和故事時間可以突破時間線或時間軸的機制,形成網狀時間,通過敘事的快慢和故事情節發展的停頓相互結合,恒定故事時間的網絡結構,靈活運用場景、概要、省略和停頓,推動故事情節和許是過程的發展,使故事張弛有度,從而彰顯出不同時間中小說思想的發展和改變。
《逃離》就是利用上述寫作手法,沒有按照時間的發展描述故事情節。表面上看故事時間雜亂無章相互糾纏,但在這種混亂的時間順序當中故事的發展卻可以自由的穿梭于敘述的空間當中,進而達到從過去到未來之間的自由切換。通過作者獨特的時間發展邏輯和敘事結構的組成,進而深化小說中“現在”流失于麻木和瑣碎的生活,在真實與虛幻的矛盾中逐漸衰老的邏輯思想。
《逃離》雖然是短片和中篇小說,讀起來卻要花上很大的心思去理解,反思。《逃離》中每一個角色都不是完美的主人公,都有著人性的弱點,她們的弱點、優點有最終導致了她們命運的走向。小人物的命運也是大多數人的人生折射。愛麗絲·門羅的作品,不注重描寫人物心理,但是圖讓讀者跟隨著她獨特的敘事時間策略,從外部去了解人物內心,揣摩他們的起伏變化。
[1]趙軍濤.門羅《逃離》中的敘事時間策略[J].外國文學,2016(04):69~76.
[2]林小群.對艾麗絲·門羅《逃離》的后現代主義的解讀[J].貴陽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4):75~90.
(作者單位:武漢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劉佳(1983-),女,大學本科,武漢工程職業技術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