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小華
科技展覽對提升公民科學素質的重要作用
喻小華
科技館中科技展覽是傳播科學技術思想,普及知識的重要手段,在提升國民素質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后,科技館應該加強對科技展覽的重視,以科技展覽活動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構建提供相應的支持,為我國國民素質的提升提供堅實的保障。本文從科技展覽對提升公民素質的重要作用入手,探索了優化開展科技展覽的措施,希望能夠為公民科學素質的提升提供良好的支持。
科技展覽 公民科學素質 重要作用
科技展覽是我國普及科學文化知識、向社會大眾傳播科學技術思想、弘揚科學精神的重要手段,在促進全面科學文化素質提升方面產生著極其重要的影響。一般來說,科技館開展科技展覽活動,主要是為了促進公眾科學文化素質的提升,為我國精神文明建設提供良好的支持。特別是在當前科學技術呈現出日新月異發展態勢的背景下,科技館中科技展覽活動在開發大眾思維、培養創新思想、打造優質人才方面的作用日漸凸顯,文化服務水平也有所提升,為我國公民科學素質的強化提供了重要的保障。所以在當前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新時期應該積極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目標后,科技館科技展覽在提升公民科學素質方面的作用也得到了極大的認可。因此新時期更應該保持對科技展覽的重視,結合科技展覽的重要作用探索優化科技展覽活動的措施,為科技展覽效用的發揮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自《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普及法》實施以來,我國公民科學素質建設方面的社會責任得到了極大的明確,而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化,國家進一步加大在科普事業方面的投入,科普工作不斷開展,有效促進了我國公民科學素質的整體性提升。然而,雖然在國家的支持和相關部門的配合下,我國公民科學素質建設工程取得了階段性成果,但是綜合分析,我國公民科學素養仍然有待提高。2010年開展的中國公民科學素養調查顯示,我國具備基本科學素養的公民比例極低,僅占3.27%,與發達國家相比仍然存在較大的差距。調查研究顯示,在我國勞動人口群體中大部分勞動者在離開校園后都不會再繼續接受科普文化活動,自身科學文化素質難以有效提升。同時,研究發現我國公民科學素質呈現出城鄉發展不平衡的狀態,農民群眾的科學素質更低,與城市存在極大的差異。此外,當前我國社會上仍然存在一些迷信思想,部分迷信觀念和迷信行為對公民科學素質建設工作也產生了極大的不良影響[1]。可見,在當前社會背景下,我國公民科學素質還保持在相對較低的水平,遠遠無法與當前我國經濟現代化建設需求相適應,甚至對我國綜合國力的提升也產生了極大的不良影響,所以新時期必須保持對公民科學素質建設工作的高度重視,充分發揮科技展覽的作用,為公民科學素質的提升提供良好的支持。
眾所周知,公民科學素質的提高與經濟建設和物質生活水平的增強之間不存在直接的聯系,也就是說在當前我國經濟進一步發展、人們物質生活得到極大滿足的社會背景下,公民科學素質的提升仍然需要政府和社會的共同努力。所以在當前我國公民科學素質仍然偏低的情況下,由于科技館中的科技展覽活動是提升公民科學素質的重要手段,應該充分發揮科技展覽的作用為公民素質的提升提供良好的支持。相關調查研究顯示,現階段我國科技類博物館、教育基地、科普活動站、科普專欄和宣傳人員的數量不斷增多,并且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和網絡的普及應用,科普網站也隨之建設起來并在推動科普活動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從數量方面分析,我國科普方面基礎設施建設在基層相對集中,設施量相對較多,但是規模一般較小,借助科普工作在潛移默化中促進公民文化素質的增強[2]。而城市地區的科技展覽活動主要依靠科技館進行,科技展覽陳列規模大、資源豐富,為科技展覽作用的發揮提供了重要的保障。在諸多科普基礎設施的建設和支持下,科技展覽逐漸發展成為我國最重要的科普宣傳手段,成為提升公民科學素質的重要途徑,在普及科學文化知識,促進全民科學素質整體發展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所以新時期在全面推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背景下,相關部門應該高度重視科技展覽在促進全民科學素質發展方面的重要作用,進而積極采取一定的措施為科技展覽活動的優化開展提供良好的支持,充分發揮科技展覽的作用,實現對科學文化知識的普及,進而為我國公民科學素質的提升創造良好的條件。
隨著當今社會科學技術發展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在參與社會建設的過程中對科學技術知識的需求也日漸增多,科技展覽活動在普及科學文化知識方面的作用日漸受到重視。第八次中國公民科學素養調查顯示,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國公民獲取科技方面知識的意愿逐漸增加,公眾參與科技展覽活動的積極性有所提高,并且參與比例也呈現出上升的發展趨勢,可見在當前社會背景下社會大眾已經表現出對科普知識的強烈需求。所以新時期為了適應社會大眾對科學文化知識的新需要,促進全民科學素質的增強,科技館在組織開展科技展覽活動的過程中就應該積極轉變觀念,對展覽方式和內容進行適當的創新,進而有效加強自身建設,為科技展覽水平的逐步提升提供重要的保障。
(一)積極轉變傳統的科技展覽工作理念
我國傳統科技展覽一般堅持唯科學主義的哲學思想,并且利用“缺失模型”引導公眾逐步樹立正確的科技館,因此在開展科技展覽的過程中將科技知識的普及作為基本目標,在工作中由具備一定科學知識的人向缺乏科學知識的人傳授相關科學知識,但是在科技知識的普及過程中卻對科學研究方法、科學研究思想、科學精神以及科學社會關系等普及教育相對忽視,并且在科技展覽活動中嚴重忽視了公眾的主體性需求,沒有對公眾科學素養的多維度需求形成正確認識,科技展覽活動存在明顯的模式化傾向,所能夠取得的科普效果相對較差,基于此,新時期要想充分發揮出科技展覽的重要作用,就應該在總結傳統科技展覽活動弊端的基礎上重新審視科技展覽活動的目標,并引入新的工作理念,促進科技展覽作用的發揮[3]。具體來說,科技館工作人員在開展科技展覽活動的過程中應該構建以“公眾理解科學、運用科學”為基本思想的工作理念,將促進公民科學素質的提升作為工作目標,在科技展覽活動內容和方式方面不斷探索新的思路、構建新的模式、打造新的平臺,從多渠道實現對科技展覽活動的開發,有效促進科技展覽活動作用的發揮,逐步提升公民科學素質。
(二)對科技展覽的內容和方式進行合理創新
科技展覽活動作為一種特殊的公益科普事業,在連接公眾與科學技術方面發揮著重要的橋梁紐帶作用,也是我國普及科學文化知識的重要載體,在促進全民科學素質逐步提升方面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而科技展覽內容和方式對其科普作用的發揮產生著重要的影響,所以在當前社會背景下,要想進一步提升科技展覽水平,促進公民科學素質建設工作的整體性發展,就應該對科技展覽的內容和方式進行合理創新,有效促進科技展覽作用的發揮[4]。
1、加強與新聞媒體的聯系,增強科技展覽的陣地性影響
眾所周知,文化宣傳在促進某項事業或者活動普及發展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所以要想提升科技展覽的效果,就應該對科技展覽活動進行有效宣傳,增強科技展覽活動的影響力。所以在開展科技展覽活動的過程中應該與電視臺、廣播報紙等傳統媒體以及網絡和手機等新興媒體建立緊密的聯系,進而借助多種載體宣傳科技展覽活動,通過信息推送,讓公眾能夠及時了解科技展覽活動的最新動態,進而按照自身需求參與科技展覽活動,促進科技展覽活動的針對性得到有效強化。同時,也應該聯系新聞出版、文化機構等承擔起向未成年人宣傳的工作,吸引未成年人參與到科技展覽活動中,提升未成年人的科學素質[5]。這樣借助合理的宣傳,科技展覽活動在充分尊重社會大眾主體性的基礎上開展展覽工作,科技展覽的針對性和系統性有所增強,科技展覽作用能夠得到進一步發揮。
2、聯系社會組織的力量,構建科普組織體系
在開展科技展覽活動的過程中,科技館應該注意與社會上相關文化部門和教育部門進行有機聯合,通過建立共建單位等方式加強科技展覽活動與學生、工人階級等群體的聯系,逐步構建科普組織體系,進而定期組織相關學生和工人等參與到科技展覽活動中,為科技展覽活動的全面優化奠定群眾基礎。這樣在社會力量的支持下,科技展覽的作用也能夠得到進一步發揮,為公民科學素質的提升提供重要的保障。
3、關心弱勢群體,服務社會熱點
關心弱勢群體是全社會應該共同承擔的重要責任,在提升公民科學素質的工作中,也應該認識到弱勢群體科學素質的不足,進而針對弱勢群體開展特殊類型的科技展覽活動,如殘疾人科技展覽、智障患者科技展覽等,讓他們能夠對生活中涉及到的相關科學知識形成直觀認識,滿足弱勢群體的參與需求。同時,針對社會熱點問題,也可以在科技展覽活動中設計專題板塊,專門針對核輻射、食品添加劑等科學知識進行科普,滿足社會大眾的需求,增強社會大眾對科技展覽活動的認同感,有效提升科技展覽效果[6]。
(三)以科技館建設為科技展覽活動提供支持
科技展覽活動的優化和展覽作用的發揮與科技館的建設也存在緊密的聯系,所以在當前社會經濟呈現出繁榮發展態勢,公眾精神文化需求進一步提升的背景下,我國科技展覽相關工作人員要想促進科技展覽在提升公民科學素質方面的作用得到充分發揮,就應該去那面認識到科技館作為科技展覽主陣地方面的作用,進而加強科技館建設,為科技展覽活動的全面優化提供良好的支持。在具體操作方面,首先應該定期組織科技館中的科普輔導員參與相關專題教育培訓工作,有效提升輔導員的科普知識面,強化其科普服務能力,進而有效促進科技展覽工作的開展,為科技展覽作用的發揮提供人才保障[7]。其次,定期組織科技館中的科普輔導員參與學術交流和科普文化交流活動,開拓輔導員的眼界,保證其在后期科技展覽活動中能夠以更好的精神面貌為公民提供高質量的科學知識普及活動,促進科技展覽在提升公民科學素質方面作用的發揮。再次,結合科技館工作人員的實際情況和具體需求制定合理的激勵措施,構建長效激勵機制,充分調動科技館中相關工作人員參與科技展覽、普及科學技術知識的積極性,有效增強科技展覽效果。最后,應該進一步加強科普展品創新研發能力,在不斷的研究和創新中為科技展覽活動的持續發展提供不竭的動力,有效促進我國公民科學素質的提升,為我國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
綜上所述,科技展覽活動的開展在提升公民科學素質方面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新時期我國要想全面改善公民科學素質建設現狀,就應該保持對科技展覽工作的高度重視,積極探索相應的措施發揮科技展覽活動的重要作用,為公民科學素質的培養提供良好的支持,唯有如此,我國公民科學素質的培養才能夠進入到新的發展階段,公民科學素質得到整體上的提升,為我國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提供相應的支持。
參考文獻:
[1]王康友.專題·2015年中國公民科學素質調查[J].科普研究,2016(11):3.
[2]耿欣.公眾科學文化素質提升中科技館的作用分析[J].科研,2017(2):00137~00137.
[3]李娜.天津市濱海新區公民科學素質特征研究[J].科技傳播,2015(15).
[4]雷淦予.關于科技館提高公民科學素質水平的研究[C].全國科普理論研討會,2013.
[5]佟賀豐.公民科學素質建設背景下的科技館發展研究[J].科普研究,2009(6):49~52.
[6]徐錫蓮.淺析小型科技館科普人才能力提升與素質培養[J].科技展望, 2015(12).
[7]陳學敏.科技館在培養學生科學素養中出現的問題和對策[J].山東工業技術, 2015(5):215~215.
(作者單位:浙江科信文化發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