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導讀
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新目標、新舉措
作者/王崇敏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日益強調法治建設在國家各項事業中的重要地位,并在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為新時代法治建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黨的十九大對于法治中國建設的藍圖涵蓋了依法治國、依法執政與依法行政,涉及了組織機構、制度規范與文化素養等諸方面內容;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關于法治建設的精神,需要對法治建設進行整體規劃與頂層設計,需要多措并舉,充分調動社會各階層、各領域的力量,需要全社會的支持與配合。
社會主要矛盾轉變的原因、內涵與解決思路
作者/郝宇彪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三十六年來,我國的社會主要矛盾發生了重大變化,其背后反映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質的飛躍,已經步入新的階段,面臨新的問題。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不僅對物質文化生活的“質”提出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長。“不平衡”主要表現在實體經濟內部發展的不平衡、實體經濟與金融房地產業之間的結構失衡、經濟發展與民生事業發展之間的不平衡、物質文明建設與精神文明建設失衡、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之間的不平衡等方面;“不充分”主要體現為行政體制改革不夠充分、社會法治建設不充分、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不充分、經濟體制改革有待充分推進等方面。解決矛盾的思路就在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切實貫徹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方略。
習近平共享發展理念的立法建構
作者/馮祥武
習近平共享發展理念落實到法治領域,其實就是習近平共享發展理念的立法建構問題,也就是在立法活動中通過追求良法之治、崇尚科學立法、遵循漸進立法來踐行共享發展理念,將權利和資源更多地分配給人民群眾,制訂出更多的、具有共享發展內容的良法,以達到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目的。
海南在周邊外交中的角色與潛力
作者/畢研韜 邵鵬鳴 王 芳
海南獨特的地理位置決定了其在周邊外交中的特殊作用。在過去五年中,海南在周邊外交中已發揮了重要作用,較好地服務了國家總體外交和地方發展。未來,海南如要在周邊外交中扮演更加積極的角色,就需要遵照中共海南省委第七次黨代會的要求,“以新時期特區人的勇氣擔當,解放思想,突破一切束縛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在機制創新、提升內力上下大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