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賀佳
我國醫療照護保險制度構建研究
王賀佳
社會日益發展,國家能源分配和機構的建立也日趨完善。經濟現代化發展之下,失能人員也隨之增加,關于失能人員的醫療照護保險制度的構建和完善也逐漸成為現今醫療保障體系的一大重點。本文就現今我國醫療照護保險進行相關分析,了解我國醫療照護保險制度構建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
失能人員 醫療照護 構建
由于年齡,身體狀況等方面因素導致其喪失生活自理能力的即為失能人員。醫療照護保險的主要實施對象是失能人員,為失能人員提供一種比較良好的保險制度。在這方面美國、德國、日本等都建立了長期醫療照護保險體系,我國現今在醫療照護保險制度構建上還處于初步建設階段,存在著很多的問題。
(一)人口老齡化加劇
據我國研究調查顯示,截至2015年底,我國老齡人口已達到2億以上,占全國總人口的16.1%[1]。我國老齡化日益加劇,其中失能人員數目也逐漸增減,預計2015年年底,我國部分失能和完全失能老年人將達四千萬人,占總人數的比例也比以往要高。
(二)“空巢家庭”增多
我國經濟發展之下,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去外地工作。空巢家庭的出現,對滯留在家的老齡人的生活和精神上會帶來一定程度的影響[2]。而今,隨著現代經濟和城市化進程的發展,空巢家庭越來越多,這也就意味著對醫療護理的要求也就越來越適應時代的需要,傳統的家庭護理模式存在著不足,新的護理方式的出現也是迫切的。
(三)醫藥護理費用昂貴
失能半失能人員所需要的醫療照護資費需求極大,普通家庭或者是普通的醫療保險根本就很難負擔。由于失能和半失能人數基數的增加,會造成需要護理人員的基數的增加,這對醫保基金帶來了巨大的壓力,而由于護理的醫療設備和水平條件的限制,費用也比較昂貴,作為普通的家庭無法輕松承擔這筆費用[3]。
(一)醫護機構和醫護人員供不應求
據統計,我國在醫療護理利機構并不多,就是老人的護理方面,全國并非每一個地區都配有敬老院,水平參差不齊,環境差異大,且醫護人員的數量和服務的水平也存在著一定的差異,失能人員得不到比較好的照料。
(二)醫療護理保險制度處于初步階段
我國現階段,醫療護理保險制度尚且處于初步階段,關于失能人員的醫療護理服務也才剛剛起步,目前為止關于老年人的護理由于傳統的家庭觀念等因素的影響使得對老人的護理主要是由家庭人員負責,少數涉及到醫療護理機構。
(一)建立健全相關的法律制度
針對我國國情和具體的區域,有策略的對其進行法律法規的頒布。首先,可先對部分經濟良好的地區進行試點,推出具有商業性的醫療照護保險[4];其后,推出商業照護保險和社會照護保險相結合的方式,進一步擴大其醫療照護保險的群眾范圍和對象。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要時刻根據具體的實際情況對其進行的調整。
(二)擴大籌資渠道,以發展醫療照護機構
我國在醫療招呼保險上也應該集思廣益,擴大籌資渠道,以完成我國醫療照護機構的多樣性發展[5]。具體實施上,我國需要根據國情,因地制宜的按照相關地區,政府承擔一定的醫療照護費用,同時也可以鼓勵相關企業和醫務單位加入到醫療照護機構的行業來,讓醫療護理機構不再是規模小,水平低的。
(三)全面提升照護人員的綜合能力
目前,由于我國現有的照護人員總體素質和工作技能還普遍較低,要想大力發展失能人員的照護事業需要大量多方面、綜合性的照護人才。現階段,由于我國快速進入老齡化社會,不僅需要掌握不同服務等級的優質照護人才,還需要各個方面的復合型人才。這就要求我國應對醫療護理專業人員進行綜合素質提升。
總之,我國現今醫療照護保險制度還處于一個初步的階段,對其的研究和構建也有很多種方式。目前從宏觀的角度上對其進行相關的研究有利于我國醫療照護保險制度的構建。
[1]厲瑛,張靜.國外護理保險現狀及對我國護理發展的啟示[J].護理管理雜志,2004(06):23~25.
[2]支晨,皮紅英,章潔,胡夢夢,孟文文,趙婷.國外長期護理保險的現狀及對我國老年護理服務保障的啟示[J].護理學雜志,2015(11):95~98.
[3]鄧大松,郭婷.中國長期護理保險制度構建淺析——以青島市為例[J]. 衛生經濟研究,2015(10):33~37.
[4]袁彩霞.青島市長期醫療護理保險制度述論[J].勞動保障世界(理論版),2013(08):4~5.
[5]牟曉偉,孫宇.借鑒日本護理保險制度,構建我國護理保險體系[J].特區經濟,2012(06):82~84.
(作者單位:長春工業大學)
王賀佳(1991-),男,漢族,吉林通化人,碩士,長春工業大學,研究方向:保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