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修語
以“漢語熱”為例淺析漢語言在中西文化交流中的作用和影響
胡修語
在當今世界,英語作為使用最廣泛的語言,幾乎壟斷了世界。但是隨著中國國際地位和世界影響力的提高,中西方的文化交流也在與日俱增,自然而然“漢語熱”也在世界范圍內持續升溫。本文就“漢語熱”發展現狀、漢語言在中西方文化交流中的作用和影響兩方面展開論述。
漢語熱 文化交流 作用 影響
語言作為文化的有力載體,在中西方交流中起到了關鍵的作用。據統計,現在全世界大約有一億多的外國人在學習漢語,“漢語熱”的升溫,為中西文化交流產生了巨大的作用和影響力。
目前的時代仍以英語為主要信息交流,語言流行的背后是國際影響力的支撐。現如今,我國不斷地發展,不斷地加強中西方文化交流,這樣在全世界就掀起了一場“漢語熱”的狂潮。為了推進和發展漢語教學,國家也制定了相關的措施。但仍舊存在一些問題。比如說:現在一些漢語學習系統不夠完善、漢語教學質量不高,還有漢語本身難度的存在。這些問題的存在說明了我國“漢語熱”發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相關政府要不斷地制定制度,結合當下時代的要求,不斷發展漢語的教學方式。
(一)漢語言在中西方文化交流中的作用
1、有利于對比文化差異
隨著中國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人想要了解中國,但是因為中西方在生活環境、宗教信仰、思維方式等方面存在著巨大的差異,這樣就會使得很多想要了解中國的外國人望而卻步。語言作為文化傳播中重要的工具,就可以幫助外國人在中西方文化交流中了解中國的文化,并且和自己國家的文化進行對比,借鑒中國好的文化,將自己國家文化和漢文化結合起來,更好地了解中國。
2、有利于縮小交流障礙
隨著中國國際影響力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想要了解中國。但是因為缺乏對漢語知識的掌握,就會在了解中國的道路上遇到很多障礙。“漢語熱”的興起,讓這些想要了解中國的人有了學習漢語的渠道。當這些人對漢語有了一定的掌握,在和中國人交流的時候,就會輕松很多,減少了因為語言不通帶來的障礙。
3、有利于吸引更多的學者
隨著中國經濟和對外貿易的快速發展,世界各國對通曉漢語的技術人才的需求量有了較大增加。加上中國文化本身歷史悠久和“漢語熱”狂潮的掀起,就會宣傳到有很多外人想要學習的東西,這樣就會吸引更多的人來探索中國的文化。
中國在國際影響力逐步提高,同時在海外的工作大方面的展開,就為海外的年輕人提供了更多的就業機會,這樣的工作的前提就是要了解中國文化,懂得漢語。這一部分工作的開展不僅促使中西方文化交流順利地進行,而且可以吸引到更多的外國學者,這樣非常有利于中國的進步。
4、有利于傳播中國文化,提高國際地位
“漢語熱”的興起,就會有更多的人學習中國文化,這樣就非常有利于中國文化的傳播。同時伴隨著中國經濟走向世界,中國文化就受到了越來越多的人的追捧,這樣學習漢語的人數越多,中國就會有更多的人才加入,非常有利于中國文化的傳播,也有利于中國的進步和提高中國的國際地位。
(二)漢語言在中西方文化交流中的影響
中國的國際影響日益擴大,使得全球范圍內的民眾更想直接了解當代中國。這樣中西方文化交流就成為當代重要的任務。同時持續升溫的“漢語熱”給全球推廣漢語教學帶來了良機。漢語在國際上的影響力越來越大,比如在英語中涌出不斷涌現漢語式英語新詞,大部分采用了直譯的方式,有很多的文化受到外國友人的追捧,“孔子”、“莊子”漢語式英語詞匯的出現,更加方便了中外文化的交流和結合。
中西方文化交流中,少不了漢語的搭橋,“漢語熱”也受到更多人的關注。一方面表明漢語的重要性正在增加;另一方面,漢語產生的價值也在與日俱增。正是因為有了漢語言的注入,才使得中西方文化交流更加方便。同時漢語作為一種歷史悠久的語言,就會讓更多的人產生學習的興趣,這樣就擴寬了文化傳播的范圍,以至于非常有利于中國各項工作在海外的開展。中國的文化不僅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一個國家要想進步,就要去吸收別的國家的優秀成果,也要將自己國家的優秀文化放在國際交流的這個平臺上,這樣不僅有利于文化的傳播以及中外文化的交流,也有利于提高中國的國際地位。“漢語熱”的產生就是為國家的發展帶來了契機,為中外文化交流提供了平臺和工具。
綜上所述,“漢語熱”的掀起,在國際上具有深遠的影響。不僅有利于文化傳播以及交流,更有利于愛好漢語的人得到一個學習漢語的好機會。在當代中西文化的交流過程中,我們要抓住機遇,不斷改進不好的文化,也要培養更多的海外人才,將這一部分新鮮的血液注入到中國的發展體系中,更好地發揚中國文化,學習國外的文化。
[1]李敏.淺析中西文化差異和漢英語言的關系[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2(34):178~178.
[2]張騰.近代中西文化交流中的沖突及其作用[J].長江大學學報,2010(33).
(作者單位:昆明市第十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