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何勇海
政府食堂開放好
◎文/何勇海
據《現代快報》報道,2016年12月12日中午11時30分,江蘇省泗陽縣政府食堂準時開飯,來自史集街道的王維奇等3名農民工各自端著盤子,跟縣里的機關干部一起排隊打飯,然后與干部們坐在一起用餐。這個機關食堂價格實惠,9元就能吃飽吃好,而且對社會開放,大大方便了附近的農民工和居民就餐需要。
長期以來,政府機關食堂都是為公務人員提供質優價低的就餐服務,在外人看來頗為神秘:它到底什么樣?吃頓飯有多便宜?一日三餐是家常菜還是豪華餐?現在,泗陽縣政府食堂對農民工和附近居民開放,打破了神秘之感,傳遞出一種親民愛民的好風氣,有利于老百姓與機關工作人員增進了解、互動交流。
開放政府機關食堂,也便于老百姓監督機關領導干部,減少奢侈消費和特權消費。自從中央出臺“八項規定”等禁令之后,去機關食堂吃飯的人多了,但一些公職人員仍然追求吃好喝好,在機關食堂開設領導“包間”,繼續講排場、擺闊氣,敗壞官場風氣。將機關食堂向公眾開放,則是勇于破除特權意識、勇于接受群眾監督、主動將轉作風從承諾變為行動的表現。
機關食堂向老百姓開放,也是在探索機關后勤服務市場化的路子。多年來,機關食堂被養在體制內,不僅環境好,飯菜質量不錯,價格還必須經濟實惠,有的食堂因長期虧本經營讓公共財政背負上沉重包袱,也有一些機關食堂浪費嚴重,在一定程度上導致食堂成本上升。向老百姓開放可減輕財政負擔。
正因機關食堂向公眾開放是多贏之舉,期待有更多的體制內食堂,以開放之姿擴大自己的影響范圍,促進資源共享、資源節約,增加客流、降低成本。
本欄編輯/張麗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