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懷藺
藝術借鑒
鋼琴音樂的民族化風格研究
張懷藺
我國民族音樂在歷史、文化和民族性格方面與西方音樂表現出明顯的差異,并且西方鋼琴音樂藝術在我國發展過程中不可避免的受到民族音樂的影響,表現出一定的民族化音樂風格。基于此,新時期對鋼琴音樂藝術進行研究的過程中,應該綜合分析民族音樂對鋼琴音樂藝術的影響,探索鋼琴音樂的民族化風格,對我國鋼琴音樂藝術的發展形成更為明確的認識。
鋼琴音樂 民族音樂 民族化風格
音樂風格是音樂藝術中綜合性因素的具體表現,是音色、旋律和節奏等多種音樂要素的結合體,并且不同音樂要素的組合必然會表現出不同的音樂藝術效果。在不同地區音樂藝術的發展過程中,演奏者和創作者對音樂藝術的理解往往會受到地區民族音樂的影響,鋼琴音樂藝術在我國的發展就表現出明顯的民族化風格特征。所以要想對我國鋼琴音樂藝術形成更為明確的認識和深入的了解,就應該對其中的民族音樂風格進行挖掘,探索民族音樂內涵。
在中國鋼琴演奏家的演奏過程中,由于演奏家受到傳統民族音樂的影響較為明顯,因此他們往往會將民族音樂元素與鋼琴音樂進行有機結合,促使鋼琴音樂藝術在發展過程中表現出一定的民族音樂風格特征,在這一過程中,不僅鋼琴音樂藝術得到了極大的發展,而且我國民族音樂也得到了進一步傳承,對我國音樂藝術的發展產生著重要的影響[1]。從這一角度進行分析,可以看出鋼琴音樂中表現出的民族化創作和演奏風格,是音樂創作者和演奏者共同作用的結果,他們在我國社會上進行創作和演奏,希望所創作和演奏的樂曲能夠得到認可,因此會有意、無意的在鋼琴創作和演奏中融入民族音樂元素,凸顯鋼琴音樂中的民族化風格,為鋼琴音樂藝術的良好傳承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由此可見,在我國鋼琴音樂藝術的發展過程中,民族化風格的形成是必然發展趨勢,鋼琴音樂的創作者和演奏者也應該正視這一發展趨勢,從多角度探索促進鋼琴音樂民族化發展的措施,增強我國鋼琴音樂藝術的個性化特征,為民族音樂藝術的良好傳承創造條件[2]。
在我國音樂藝術系統中,一般將單聲作為主要表現形式,而鋼琴音樂卻具有明顯的立體聲特點,是多聲樂器,因此從這一角度看,我國民族音樂藝術與鋼琴音樂之間存在一定的沖突問題。在我國鋼琴音樂創作中,一般會采用西方傳統的作曲方式,而后為了凸顯鋼琴音樂的民族性和民族化風格特點,會適當的融入民族元素對音樂作品進行改造。在中國民族音樂中相關研究者和創作者往往傾向于使用滑音和顫音的方式完成音色的修飾,所以在當前我國流行的鋼琴音樂作品中,受到民族音樂的影響,也廣泛的使用了傳統音色表現形式,呈現出民族音樂中的音色表現效果。在音樂藝術體系中,音色對作品的藝術感染力和情感渲染力產生著直接的影響,中國民族樂器中往往以具有明顯民族特色的音調和音色呈現作品,進而彰顯出一定的本土文化氣息,適當的反映出本民族的審美情趣。而在鋼琴音樂作品的創作中,為了凸顯民族化風格,也往往會選擇對民族樂器中的特有音色進行模仿,讓欣賞者在欣賞鋼琴音樂的過程中產生對民族音樂的聯想,實現對民族音樂藝術的表現。
對鋼琴音樂藝術進行系統分析,能夠發現鋼琴是具有固定音高的樂器,因此音色和潤腔的表現受到極大的限制,形式相對單一,與中國民族樂器中對音色和音高等的細微劃分存在明顯的差異,無法獲得等同于民族音樂的巨大音樂藝術表現力。在鋼琴音樂呈現出民族化發展態勢的情況下,如果鋼琴音樂創作和演奏時要想實現對民族音樂的傳神模擬,則需要借助特殊的演奏技巧配合來完成,從而促使鋼琴音樂藝術也呈現出特定的民族化風格特點。對鋼琴音樂藝術和民族音樂進行綜合研究,發現二者之間的差異還有很多,要想真正將民族音樂中的音樂藝術元素融入到鋼琴音樂創作實踐中,在鋼琴音樂中展現出民族音樂的獨特風格魅力,就需要對鋼琴音樂藝術和民族音樂藝術進行系統的了解,探索二者的契合點,進而進行科學創作,保證創作成效,凸顯鋼琴音樂的民族化風格。例如我國民族鋼琴樂曲《百鳥朝鳳》就將傳統民族音樂中的嗩吶曲進行了適當的改編,借助鋼琴的音樂表現技法完成對多樣化鳥鳴音色的逐步展現,在整個鋼琴演奏過程中都表現出歡快、輕松的特點,鋼琴音樂的感染力得到進一步凸顯,讓欣賞者在欣賞過程中能夠感受到蓬勃的生機。而鋼琴曲《夕陽簫鼓》也在原有琵琶曲的基礎上進行適當的改編和創作,將原有的演奏風格保留下來,并在演奏過程中對不同的民族樂器進行模擬,在融合多樣化創作手法的基礎上表現出獨特的民族化音樂風格,能夠將欣賞者帶入到特定的場景中,凸顯鋼琴音樂民族化發展的藝術價值。由此可見,在對我國鋼琴音樂藝術進行研究的過程中,應該高度重視其民族化風格的形成,以便于對鋼琴音樂藝術形成更為全面而深刻的認識。
綜上所述,現階段隨著鋼琴音樂藝術在我國的發展和傳播,受到民族音樂風格的影響,鋼琴音樂藝術已經表現出明顯的民族化風格特征,對鋼琴音樂藝術在我國的進一步發展產生了重要的影響,有助于促進我國特色鋼琴音樂藝術的形成。所以要想促進鋼琴音樂藝術在我國獲得更好的發展,就應該對鋼琴音樂的民族化風格進行系統的研究和探索,以便制定合理的傳播和傳承策略,凸顯鋼琴音樂藝術的民族文化價值。
[1]聶萌慧.郭志鴻鋼琴音樂的民族化風格探析[J].大舞臺,2015(6):156~157.
[2]劉苡兵.中國鋼琴音樂作品的民族化特征[J].北方音樂,2016,36(3):20.
(作者單位:西華師范大學音樂學院)
張懷藺(1991-),女,四川瀘州人,本科生,研究方向:音樂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