鄔玉花
音樂
——孩子心間最美的種子
鄔玉花
音樂作為美育的一種重要形式,在孩子教育中,是與孩子心智同步開展的。本文從音樂活動之形式豐富性促進孩子審美體驗、音樂活動之題材合適性促進孩子情感陶冶、音樂活動之思維形象性促進孩子智力開發、音樂活動之生活融合性促進孩子身心愉悅四個角度論述了孩子音樂教活動的優勢,旨在內容多樣化的音樂活動,使孩子得到全面的陶冶和發展,所以說音樂是孩子心間最美的種子。
音樂 審美體驗 情感陶冶 智力開發 身心愉悅
作為教師,應充分利用、優化音樂活動的特殊功能,讓每一個孩子各方面素質在原有的基礎上全面提高。而音樂活動發揮著怎樣的優勢,在對孩子進行著怎樣的審美體驗、情感陶冶、智力開發和身心愉悅,促進孩子全面的素質發展呢?
音樂教學無疑是一門審美活動,孩子在美妙的音樂中獲得審美體驗。我們在設計活動時要注重讓孩子在玩中學,使孩子們樂于學,我們將歌曲,音樂游戲,律動,打擊樂,歌表演,音樂欣賞,舞蹈等諸多形式帶進日常教學中,融入音樂基本技能訓練與唱,玩,敲,動之中,引導孩子參與音樂實踐活動 。這就要求活動中教師不只要簡單地教歌與動作,應重視調動孩子,引導其主動、愉悅地體驗音樂藝術的美,并鼓勵孩子把自己內心的體驗用自己的方式表現出來。而審美能力的培養,是通過具體的音樂活動活動實現的,只有掌握了粗淺的音樂知識技能、有一定的音樂素質與能力,孩子才能在具體的音樂活動中運用學過的音樂技能表現自己的感受。如:在欣賞音樂的同時輔助以搖擺拍手的動作,用之體驗音樂所表達的情感色彩,在他們的心中播撒興趣的種子;打擊樂用以培養孩子的音樂直覺,促進音階和節拍掌握能力的提高,可以讓孩子一邊演唱一邊打擊樂器為樂曲伴奏多聲部的節奏;讓孩子們嘗試多種形式的音樂實踐活動,這樣不僅增強了孩子的參與意識,而且能更好地挖掘孩子音樂潛能,感受音樂帶來的美感。
音樂活動滲透情感活動,能達到一定的情感陶冶,這從來就是音樂活動的重要任務之一。在音樂活動中首先要遵循孩子音樂活動的規律和特點,恰當地選用教材,細心地研究教材,從中挖掘有助于培養能力的活動因素,切合孩子實際情況進行音樂活動,這樣便于孩子感受音樂形象,產生與其相一致的情感共鳴。教材可以是生動、形象的孩子歌舞,也可以是老少皆宜的音樂電視,經典的歌舞片斷。比如歌舞《秋天多美好》,可以讓孩子感受到秋的氣息,激發孩子尋找秋天的意愿,更激發孩子對大自然的熱愛。而音樂電視《歌唱祖國》,則讓孩子們認識祖國的壯麗河山,意識到祖國的偉大,從而豎立起民族自豪感。當然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以情育情,首先自己應有豐富的情感,然后才能感染孩子。
在音樂活動中,教師要特別注重師生之間情感的交流,努力創造一種平等、寬松、和諧的氣氛,不論是唱歌、跳舞、器樂演奏等,都應該充滿感情,做到有控制地表現和渲染,和孩子一起分享音樂的美感和自己的體驗。
無論是音樂游戲、合唱,對于培養和發展孩子們相互尊重、團結互助、遵守紀律、協調配合的精神,形成人與人之間密切合作的群體意識,都具有重要作用。
音樂活動雖然主要承擔美育的功效,但偏重于形象思維,包含智育的因素,兩者相輔相成,相互作用。
音樂活動過程主要是形象思維的運用和發展過程,同時也是多種思維方式參與的過程。各種音樂實踐活動都需要聽覺、視覺的積極活動,需要敏銳的反應能力和相應的協調能力。這種多向性思維的交替運用,可調節大腦的興奮與抑制功能的平衡。
首先學習器樂演奏可以促進孩子多種思維的協調發展。演奏樂器是一種需要全身心來投入的音樂活動,它一方面需要有較強的識譜能力,掌握力度、速度、節奏、節拍、音準、時值、演奏技法等知識。另一方面還要眼、耳、手、腦、口,甚至腳的高度協調配合。這種思維的多向性和動作的協調性,使大腦兩半球的功能得到鍛煉,協調發展。
孩子們不一定個個成為音樂家、舞蹈家,但應該培養他們的音樂素質和能力,用音樂來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不斷發展他們的智慧。事實證明,孩子們能理解音樂、想象音樂情緒,創造即興動作。音樂使孩子們的情緒反應靈敏了,音樂的節奏、速度、力度也通過孩子們的動作反應出來了,即用身體動作、創造性地把音樂再現出來。
常聽音樂,能使人身心愉悅,使人身體健康,使人精神愉快,因此音樂有益于身心健康。如果體育是健與美的結合,那么音樂就是心靈的“體操”。如果在孩子園一日活動的各環節中播放音樂,使孩子與音樂充分接觸,讓孩子在有意無意中感受音樂,久而久之孩子的身心會與音樂相融合。
孩子早晨起床與入園時可以播放富于跳躍感節奏和活潑純真旋律的樂曲,如《四小天鵝舞曲》《洋娃娃》,可以幫助孩子清新頭腦,以最佳的狀態迎接一天的生活。
孩子游戲時,可以播放輕松、詼諧氣氛的樂曲《幽默曲》《小奏鳴曲》,幫助孩子無比輕松、自由嬉戲。
孩子進餐時,可以播放鄉村音樂或外國情調鋼琴曲,可以使孩子增強食欲、促進消化。
孩子安寢時,可以播放旋律優美流暢的樂曲《森林的夜晚》、《小夜曲》,幫助孩子全身放松、早入夢鄉。
總之,適當的選擇與孩子身心相融的音樂,讓孩子真正生活在音樂世界,從而達到身心健康。
音樂有審美功能,能給予孩子美的享受。音樂有陶冶情感的功能,使孩子獲得高尚的情感。音樂有益智的功能,促進幼兒智慧發展。音樂也是孩子心間最美的種子,在素質發展的道路上綻放著最美的花朵!
(作者單位:昆山市實驗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