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鎮縣:
開設“鄉村課堂”為群眾“解渴”
天鎮縣以黨員群眾文化需求為切入點,由縣委組織部牽頭組織開辦“鄉村課堂”,架起了干群溝通的“連心橋”,受到廣大群眾的一致稱贊。
下鄉開講。縣委要求全縣各單位、各鄉鎮深入基層群眾,結合各自業務工作開辦“鄉村課堂”, 本著“缺什么,補什么,需什么,學什么”的原則提出培訓大綱,發放征求意見表,讓廣大干部群眾根據需求來選定培訓專題,開展“時事政策課堂”、“文明禮儀課堂”、“健康知識課堂”、“子女培養課堂”、“學法守法課堂”、“交通安全課堂”、“社保政策課堂”、“和諧家庭課堂”等12個講堂活動,堅持每月一講一主題,通過與群眾面對面的交流、點對點的宣講,用簡單質樸的語言把抽象的理論變為群眾現實生活的體驗。
干群共講。各村和社區所在鄉鎮黨委從干部群眾所“點”的內容中篩選出最有代表性和貼近實際需要的專題進行統籌搭配,并切實做到人員、內容、時間、地點、經費“五落實”。縣直各單位、各鄉鎮抽調黨員干部、業務骨干、農村致富帶頭人、典型模范戶、文化人才、道德模范成立“形勢政策理論、科學技術知識、傳統美德教育”三級宣講隊,從2月開始,每周精選一個主題開展宣講活動。此外,根據群眾學習需求,不定期邀請法律、醫學、農技專家和黨校教授到村居開設講壇,有針對性地解答群眾疑難。
快樂聽講。授課教師根據需要,深入農村、社區了解情況,豐富宣講素材,拓展講堂內容,采取流動課堂形式,在各村(社區)黨群活動中心開講,授課內容除了農業、科技、文化、醫療、法律等理論知識以外,還穿插交流互動、知識競答等趣味活動,做到所講內容貼近基層干部群眾生產生活實際,以輕松愉悅的心情學習有用知識,擴大講堂的實效性和影響力。今年以來,全縣已舉辦“鄉村課堂”20余場次,聽眾1萬余人次。
(張 東)
(責編:郭寧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