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迎新
試論“漢學”對日本文化和文學的浸潤與涵養
趙迎新
漢學是日本文化和文學的母體,日本古代的很多精神都與漢學之間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系。只有在充分了解漢學的基礎上,才能夠真正了解日本古典文學的基本內涵和深刻意義。語言在不同的環境下發展必然也會形成不同的特色。在一段歷史時間,通過各個文學之間通過僅有的聯系來互相補充營養,豐富彼此的內涵,由此而培養出來的文學就會基本定型,其體格不會在發生很大的改變。
文化母體 漢學母體論 顯在影響 潛在影響
在日本,漢學是在平安三朝期間真正興起并發展壯大的,而在此后的時間段,它并沒有像之前一樣,而是若隱若現。2003年,宇野精一先生提到:作為一種傳統文化,它主要包含語言文字,文學等,對于良好人格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有打好了這個基礎,才能幫助人形成一個良好的人格。而漢學和日本古典文學已經融合 并且形成了一個整體。
(一)日本古代的“漢學”思想
在日本古代,其漢學思想和我國的佛學并無很大的差別,它主要是以佛學為基礎,然后增加了老莊哲學 得相應思想,從而使得在精神上面達到完善, 不斷滿足自己精神上面的追求。總的來說,它可以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首先,以陶淵明的生活為主要追求,盡情的享受閑情逸致,欣賞山水,而不追求名利,把社會繁華拋于身后,簡單的概括為陶淵明型。其次,當自己擁有偉大的抱負而沒有機會施展時,就會產生一種郁悶的情緒。有時候,因為權臣當道,自己的仕途不是一帆風順的時候,承受不了心里的壓力,而要尋求一種解脫。然而在其內心深處,仍然對整個世界有著非常深的留戀,這種內心簡單的概括為郁悶不得志型。最后, 當自己經歷了很多事情,經歷了挫折與坎坷之后,對整個世界的態度已經變得很坦然。不管何時何地,不管遇到何種事情,都能對整件事情作出非常理性的分析,做出正確的決定。
(一)散發著濃郁漢風的古代詩集
筆者對日本的一些文學和詩詞進行了閱讀與鑒賞,由此發現,很多作品都帶有漢學的畫風,這也從側面表明汗學對日本文學有著非常重大的影響。就拿《萬葉集》來說,雖然這是日本第一部具有國風性格的詩集,然而,筆者在閱讀的時候, 仍然能從其結構、資料來源等方面感受到漢學的影子。為什么要給這部詩集命名為《萬葉集》,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想法,并且很多人都對這件事情發表了自己的看法。而牧野謙次郎認為:之所以這樣命名,主要是受《史記》的影響。
(二)流淌著漢學底蘊的女性文學
在日本古代,同樣有階級等級之分,對于貴族男子來說,漢文是他們才能使用的專利。而習字(假名)、和歌、彈琴等是女子經常會用到的。盡管有這樣一個規定,任然有不少女子會在漢文上花費一些時間和精力,自己暗中學習。女子學漢文向來是遭到反對的,然而,若是女子能夠把漢文學到精通,到時候也能像男子一樣,漢文也會 幫助她們出人頭地。就拿《源氏物語》的著者紫式部來說,之所以她能夠在同齡人以及同性當中脫穎而出,成為少有的女仕宮,主要原因就是因為他學習了漢學,具有相應的知識儲備。
(三)充滿男性力感的中近世文學
《忠臣藏》一直以來都被日本民眾歌頌,在這部文學經典里面,主要講述的是47位武士。當他們完成自己的義務之后,義無反顧的選擇剖腹自殺。通過太平記的記載我們也可以知道,當時選擇自殺的將士接近1000人,他們之所以這樣做,主要原因就是自己的義務無法實現。在宋代,很多女性的性格都是非常剛烈的,除了社會環境的影響,對她們影響最大的就是她們的貞節觀念。甚至在她們的思想意識中,貞節是比生命還要珍貴的。這個時代的女性與日本的平安女性形成了一個鮮明的對比,日本女性一般都是柔美型的。
(四)漢傳佛教與日本文化
在日本人的思想當中,母親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不管何時何地,都會對母親表現出尊敬。特別是在男性心中,母親的地位更為神圣,換句話說,以前古代文學作品中提到的戀母情結就是由這個時候而產生的。很多作家都會寫一些贊頌母親的文章,表現母親在自己心目當中的地位與重要性。
日本的很多文學作品思想等都受到了漢學的影響,這也對于我們研究日本提供了一個指路明燈,要想了解日本文學,首先就要了解漢學以及汗學對日本的影響。長期以來,汗水對日本的影響是 在潛移默化當中產生的。日本的很多作品,都帶有中華文化的影子,而他們一直以來都引以為豪,并且全然不知。可以說,漢學滲透到了日本文學的各個方面,我們只需要從漢學入手,就可以對日本文學作品有一個非常深入和全面的研究,從而達到一個更好的效果。
[1]胡稹,洪晨暉.紫式部筆下的“漢學”和“大和魂”[J].日語學習與研究,2015(4):95~102.
[2]鈴木敏弘,王鐵軍.日本中世后期關東地區的漢學研究[J].日本研究,2011(3):58~62.
[3]王升遠.越界與位相:“日本文學”在近代中國的境遇——兼及中國日本文學教育孕育期相關問題的探討[J].上海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2):90~97.
(作者單位:渤海大學)
趙迎新(1972-),女,漢族,遼寧錦州人,學士學位,渤海大學教師,講師,研究方向:日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