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萌
學習陶行知教育思想 探索活動教學模式
孫 萌
青少年兒童處在語言學習的“黃金時段”。他們非常需要通過充滿生命力的多樣化的活動來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和刺激記憶效果。利用孩子們活潑好動的特質作為教學中的突破口,通過種種有效手段讓學生在英語學習中動起來,往往可以取得讓人意想不到的學習效果。
英語 活動 學習 興趣 小組
陶行知先生是我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早在上個世紀三十年代初,他就對當時的教育改革提出了許多真知灼見。今天,在新課程改革的浪潮中,我們重溫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不難發現陶行知先生對教育改革的精辟論斷,有的與新課程理念十分相似,至今仍然熠熠生輝。因此,學習陶行知教育思想,借鑒陶行知教育改革的做法,用科學發展觀的精神,結合新課程改革,更新教育觀念,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觀,與時俱進,真正落實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十分有益的。本文就借鑒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推進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談談自己的幾點思考。
隨著新課程標準的實施,對課堂教學的評價主要著眼于學生能否生動地學習,師生能否互動,學生是否自主學習,教學能否體現過程和方法,教師是否關注學生高尚情感和價值觀的形成。根據這一新課程的理念,構建以活動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將成為小學英語教學所追求的理想境界。活動是兒童的天性,是兒童個性發展的根基,那么我們怎樣才能組織好英語課堂的活動化教學呢?
小學階段的兒童處于7-11、12歲之間,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在身心發展有著思維的具體性、可逆性和守恒性以及去自我中心的特點。他們需要在課堂中有鮮明的、具體的形象和經驗引導,這就要求小學課堂一定要生動有趣,才能吸引學生的注意,激發學習興趣。同時這個階段的學生開始在意老師同學對他的評價,是形成自信心的關鍵期。他們在接受別人的評價中能發現自身的價值,產生興奮感、自豪感,對自己充滿信心;有的還表現出強烈的自我確定、自我主張,對自己評價偏高,甚至有時“目空一切”,容易導致自負的心理。。所以這也是培養良好的心理品質和行為習慣的好時期。作為老師,我們應該抓住孩子成長的關鍵期,使我們的教學對他們產生最大的影響。
英語活動教學法,能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學生在活動課中學有所樂,學有所得。活動課中讓每個學生充分表演、交流,并盡可能多的讓學生上臺展示自我,給學生個性發展留下廣闊的空間,使學生個性特長得到發展。在有趣的學習過程中不僅減輕學生負擔,而且提高了學生運用英語的能力,尤其激發了少數差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活動課要堅持“活”而不亂的原則,面向全體學生。注意學生的個性差異和興趣愛好的區別。老師對整個活動中表現突出的個人,小組給予肯定、表揚,充分調動全體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利用各種方法,使全體學生都有所進步,能力有所提高,真正體現活動教學法的巨大魅力。
好奇心是培養兒童創新意識的起點。語言學習興趣是一切的根源,保持好奇心,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積極、主動的去面對挫折和克服困難。對知識的探求產生濃厚的興趣,強大的動力,并點燃學生的創新思維的火花和新鮮感。當問他們學會“hello!how are you?”等問侯語并進行實踐交際活動時,學生因體驗到學英語的成就感而激動不己,內心無比喜悅,渴望再多學一點,使學生不斷產生好奇心,推動英語學習進程。
小學階段的學生逐漸形成自我意識,在意老師對他們的評價。同時也是培養良好的心理品質和行為習慣的關鍵期。因此,在英語活動化教學中,如果教師的語言含有對學生的尊重,表揚,信任,鞭策等激勵因素,常能給學生一語三春,語半功倍的力量。如“Who will try?Good !Very good ! How clever! ”等。這些肯定語言能催人奮進,是孩子樹立自信心的動力和源泉。教師一句由衷的贊美能給他們帶來信心和快樂。教師賞識學生就是信任學生,并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心,讓孩子們相信“I can do!”。作為一名英語教師要求降低到最低點,耐心地體會、去欣賞、去等待,對孩子們的每一次開口,每一個動作,每一次嘗試,每一點進步都持一種贊賞的心態,在教學活動中始終堅持“多表揚,少批評”的原則,用微笑和善的表情、親切生動的語言、形象活潑的手勢、溫柔和藹的態度來共建師生互動的平臺。一個“good”,一個“ok”,一個“super”會使學生受到極大的鼓舞,學生就會產生一種愉快的積極向上的求知、表現欲望,并能在輕松、和諧、自然的氛圍中習得英語。
合作學習要求人人參與,因而合理配置人員,達到最優化組合是首要條件。惟有這樣,才能充分發揮合作學習的效應。活動教學法重視的是過程,過程就是活動,活動的組織者是教師,教師的作用就顯得十分重要了。 中國課堂教學中人數多,班級基數大,主要活動方式是“大合唱”、“小組唱”,整齊劃一,書聲朗朗。活動教學法認為chorus是必要的,但不能只是大合唱,要大力開展小組活動和對子(pair)活動,以提高個體參與率。
首先,學生學習的過程也是遺忘的過程,及時的知識再現對知識的鞏固和記憶是非常必要的。師生可以共同總結本課學習的主要知識點,為以后學習打好基礎。其次,課堂需要的是鮮花、掌聲、鼓勵和期望,這是學生進步的最大動力。著名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說過:人性最深切的渴望就是獲得他人的贊賞。小學生最喜歡得到教師的表揚和贊賞,他們尚未形成對自己穩定的評論,他們對自己的認識和評價大多數是依據他人對自己的評價而得來的,
總之,活動激趣,樂中求學,開發智力,培養能力是實現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的關鍵。因此。我們小學英語教師必須對英語活動化教學進行不斷的探索和研究,使英語的教與學取得更好的效果。
(作者單位:徐州市侯集實驗小學)